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魔法始記 第350節

半個小時後,一切塵埃落定,出身當年議長麾下的城衛軍上校過來朝亞伯彙報道:“閣下,名單全部核對完畢,沒有錯漏。”

“收隊。”

第402章 去首都

諾亞王國貴族的存在根基,其實即堅固又脆弱。脆弱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的武力和對局勢的控制力。

堅固的地方在於,改制戰爭雖然極大削弱了貴族的權利,但仍然讓他們保留了最重要的土地。

南方產糧區的麥田,有三分之二掌握在這些人手裡。而糧食,正是諾亞這個國家最重要的命脈。

以商業為主體的國家,體制可以說相當脆弱。諾亞的富饒,是建立在東側以布蘭提斯為首的海上貿易渠道;還有西側途經凱隆、流入內陸的耶露朗河,給這個國家帶來關稅以及河流商道。

錢是賺了很多,但收入來源極不均衡。北方平原的城市只能生產礦產,南方城市依靠糧食過活,單一的生產力和龐大的人口,讓大多數城市不具備抗風險能力。

當年改制戰爭打到最後,之所以剩下這麼多貴族依舊存在,也是因為這點。

以議長和剛德列夫為首的軍隊,已經無力再打下去了。再打,這個王國必將因為長時間無法進行資源置換,而導致北方的人都餓死,南方的人同樣也吃不飽。

正好那時候貴族們也服軟了,於是議長等人便做出了妥協。貴族不再享有實質上的特權,議長等人也不再趕盡殺絕,但貴族派必須保證,無論什麼時候,諾亞南方都必須有穩定的糧食產出。

就這樣,作為吉祥物和國家象徵的王室派、多年來不斷崛起並在改制過程中資助大量金錢的商人派、自認做出極大妥協的貴族派、仿照歌明蘭帝國所培育的平民派,四大派系開始了聯合執政的旅程。

當初議長等有志改變這個國家的人們以為,議會這種相對民主而先進的社會制度可以讓這個國家走向光明的未來。

但三十年過去,他們發現想象和現實有著很大差距。平民派與貴族派的階級矛盾永遠難以消除,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當年亨利破的那個名震王國的溫莎夫人中毒案,其實就是平民派為毒死溫莎侯爵而做的,最後好不容易才讓議長等人強行壓了下去。

平民派和貴族派的矛盾在於,前者覺得人數極少的貴族們沒資格佔據那麼龐大的資源,後者則覺得能讓一幫原本的賤民和自己平起平坐,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他們別想要求更多。

他們最大的分歧是平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和自己的一片田地,可掌握南方的貴族們則吝嗇無比,死死攥著金磅和土地不放。

而在這兩者之間,依靠諾亞地理優勢而不斷崛起的資本派也不是個善茬。

他們一邊從貴族派手中搶奪資源,一邊同樣也在壓榨底層勞工。不過在這同時,資本派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將底層人民和他們綁在了一起。

最後再加上一個偶爾蠢蠢欲動的王室派,時不時也會冒出來刷刷存在感。

議長這些年來,一直在維持這四夥人的平衡,艱難的操縱著王國繼續走向繁榮。

但大陸局勢變化的浪潮,卻即將拍打在諾亞王國身上。外敵虎視眈眈,內部派系矛盾卻愈演愈烈。

貴族再次開始兼併土地、平民中也響起徹底推翻貴族的聲音、資本派不斷在王國身上吸血壯大,就連議長所領導的這幫立志維護王國的愛國者內部,也響起了‘重整山河’的聲音。

議長和剛德列夫元帥注意到了隱患和機會,他們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進行一次對王國內部勢力格局的徹底洗牌。

而這次洗牌中最主要的目標,則被定在了貴族派身上。這個決定是用排除法做出來的。

首先,平民派不能動,這是王國的根基,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其次,王室派沒必要動,他們還算老實,而且在王室派內部佔據很大一部分話語權的鄧肯親王一直很認同議長的理念。

那麼剩下的,只有貴族派和資本派了。這兩個派系的人,掌握了整個國家百分之七十的資源和財富,怎麼看都是應該下手的目標。

而在這兩者之間,資本派對王國社會整體帶來的回饋,遠高於貴族派這種在內部形成利益閉環的蛀蟲,後者在名聲上,也相當不好。

更關鍵的是,以王國這種體制,根本就沒有貴族派存在的空間了,王國不需要什麼狗屁的高貴血脈,來引領大家走向富強。

議長和剛德列夫定下主要的開刀目標後,下一步就是想著該怎麼實現。

貴族派對於他們來說有兩個難點。一是他們在南方經營的大片土地,糧食的產出和銷售對於諾亞來說無比重要,每年從貿易中賺來的錢有不小一部分要補貼給這方面,才堪堪保證民眾們的基本糧食需求,平衡十分脆弱。

所以如果要對貴族派動手,就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迅速接手整合他們的麥田,保證下一季收割能夠平穩進行。

否則只要讓貴族喘過來一口氣,哪怕只需要派人燒了那些麥田,都極有可能導致下一年爆發民眾起義。

還有一點,就是貝內特這個九級騎士。到了這個級別的強者,本身就是一顆可重複使用的核武器,依靠自身的破壞力,他們對人口密集的城鎮具備極其強大的威脅。

貝內特如果知道自己家族的人已經全部飲毒自盡,他甚至可以帶著幾萬、幾十萬人給家族陪葬。

王國除了他一共就三名九級騎士,其中的亞伯還打不過貝內特,所以這個人必須優先解決掉。

而殺掉貝內特的機會,正好也就是這場帝國發起的侵略戰爭,藉助敵人的手,處理掉王國內部的這個隱患。

由此可見,清理貴族派並非是議長等人臨時起意,而是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讓貝內特死得其所。

而當貝內特被成功解決掉之後,面對那些貴族們,就比較好解決了。這幾年來,議長指揮夜影這個情報部門,收集了大量貴族們的犯罪證據。

這些證據不難找,因為貴族們也沒怎麼特別遮掩。在他們這個層面,是否能繼續存在其實跟這些東西沒有半毛錢關係,所謂的犯罪證據,不過是為了證明清洗行動的法理性,並讓民眾們更加認同王國的決定,同時這也可以轉移戰爭對民眾造成的負面情緒,給他們找一個宣洩口。

根本上,從政治層面來看議長這次的行為,其實就是掀桌子式的撕破臉,動用軍隊力量強行消滅掉貴族派系罷了。

經過幾日的行動,王國內部的清晰計劃非常順利。夜影早已趁著戰爭導致的社會動盪和之前幾年的經營,在南方佈下了天羅地網,而王國的貴族們也因為北方戰事而都躲到了南方來,他們也以為議長打算放棄北方領土,正在觀望著是在南方紮根,還是跟隨溫莎侯爵他們跑到凱隆王國裝孫子,尋求庇護。

這自然給了議長一鍋端的機會,也減小了後續可能的反彈。一週以後,南方局勢基本平定。

大部分貴族被抓捕歸案,小部分在聚眾反抗中被殺。面對軍方參與的清洗,貴族們養著的那些中、高階騎士也只能說堪堪泛起一絲浪花。

緊接著,議會再次以全體議員的名義發表公告,準備重新分配貴族們在南方掌握的所有土地,並開始發放救濟金和糧食,給那些因為貴族商鋪關門而失去工作的民眾們,還保證他們將盡快獲得新的工作。

與此同時,因為貴族被抓所導致的政府部門職位空缺,也被早有準備的迅速填補上。

之後僅僅過了一天時間,議會又發出了兩條振奮人心的訊息。一個是帝國的侵略部隊被徹底打退,王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之前從北方城市被遷往中部地區的人們可以回家了。

這無疑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十分高興,他們終於不用再遭受避難城市那些本地人的鄙視、不用再住那些臨時搭建的簡易屋棚,被迫無奈的領著政府發放的救濟糧。

與這個訊息相比,後面那個‘琴康使團抵達王國首都,將在進行細節洽談後,正式簽訂結盟協議’的訊息,就顯得平淡無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