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六章 電影學院的反擊

年前的北京話劇市場因為這部《夏洛特煩惱》被攪動的風生水起的時候。

中戲98級表演班指導老師田有良的這句話也以極高的頻率出現在了《北京晨報》《戲劇》《戲劇之家》等多家報刊雜誌上。

“‘該劇的演出成功是中戲教學成果的一次對外完整展示,也給有些死氣沉沉的戲劇舞臺投下了一顆小炸彈,帶給我們戲劇從業者們很多的啟迪’……”

可以說這是中戲在戲劇小圈子和群眾們面前極大的刷了一下存在感。

有關《夏洛特煩惱》這部中戲學子自排自演話劇在社會上引廣泛討論的新聞,北京電影學院這邊自然也有所聽聞。

一開始電影學院領導老師們的態度是不以為然。

北電中戲在招生、影視圈裡纏纏綿綿這麼多年,哪能靠著幾篇新聞報道就過電影學院的?

真正要靠的還是各自學校對影視人才的吸引力。

不過導演系的一位任課老師在一篇報道所配的《夏洛特煩惱》的宣傳海報中卻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編劇—‘姜山’。

o1導演班的姜山在眾多任課教授中還算小有名氣的,主要是聽課認真、回答積極、有自己的想法。

一開始他們是有些不信,以為是同名同姓的編劇。

好奇心的驅使下這位老師向幾位o1導演班的學生打聽了下這件事,他們的回答是,確實有聽說姜山為中戲98級表演班寫過一個本子。

事不宜遲,系裡的老師馬上找來了姜山求證這件事的真偽。

面對眼前系裡的副主任及老師殷切的目光,姜山點點頭,“那個本子確實是我寫的。”

聽姜山這麼一說,一位老師馬上擔心起來,一副生怕姜山不懂影視圈裡的套路而吃虧的樣子,“他們給了你多少錢?”

“我沒賣版權,現在他們的商業演出我是每場都要抽成的。”

姜山搖頭繼續道,“不多,一場也就一兩萬吧。”

一兩萬?

這還不算多?

剛剛還在擔心姜山的那位老師聽他這麼說當時就愣在了原地,滿頭的問號。

一旁導演系的副主任王瑞倒是馬上想通了這裡面的環節。

最近幾年劇作家的匱乏,與編劇作家大量流失到影視創作領域有關。

誘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先就是稿酬差距巨大,一個3萬字劇本的稿酬大約只有1ooo元左右,而一集電視劇的稿酬已經達到1萬以上。

另外,影視劇由於沒有舞臺的種種限制,編劇有很大的揮餘地,創作起來難度要小得多。

即便如此,單場抽成的模式在話劇中還是不多見。

估計中戲是為了能率先打出‘國內部商業化話劇’的旗幟,再加上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自排自演,想要靠著這兩個關鍵詞就是來宣傳突出中戲,所以才會答應這個條件。

王瑞最近有在緊密關注這部打著‘國內部商業化話劇’《夏洛特煩惱》的新聞,他暫時還不清楚眼前這個小夥兒跟中戲那邊怎麼商量的,反正這筆買賣按抽成來算絕對不虧。

金錢上是不虧,輿論戰場上電影學院這次就完全落了下風。

中戲領導、指導老師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完全倒向了自己那一方,編劇姜山更是提都沒提一句。

要是早知道這部劇的幕後編劇是自己學院的學生,北京電影學院自己說什麼也會找雜誌、報紙去宣傳一番。

不過現在也不遲!

第二天採訪就給姜山安排上了,記者先是採訪了一圈院裡系裡的領導老師,緊接著才輪到今天的主角姜山。

這篇報道中又著重突出了一番《夏洛特煩惱》在商業市場上的表現、北京電影學院對校內人才的培養建設,以及姜山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就是在說,《夏洛特煩惱》能夠火遍北京城,我們電影學院學生薑山編劇的功勞不可磨滅,同時這又與北京電影學院的人才培育模式緊密相關。

整篇報道中壓根兒就沒提‘中央戲劇學院’這幾個字。

電影學院為了宣傳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姜山這件事在導演系已經差不多傳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