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一章 身份的轉變

導演系四試的結束也預示著2oo2年北京電影學院校招考試的結束,今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98oo餘名考生參加。

作為去年的參與者,今年的旁觀者,姜山對此深有感觸。

“小姜辛苦了!”領隊的老師拍了拍姜山的肩膀稱讚道,“回去好好休息。”

“好的。”

說完姜山步子的方向沒有朝向宿舍樓,反而朝校外走去,他有事需要出去一趟。

原因是陳佩斯那邊的答覆要比姜山想象的快很多。

電影學院這邊的藝考結束前一天,陳佩斯托關係找的那家位於上海的演出商在電話裡已經表現出對《夏洛特煩惱》極大的興趣,這是有合作的意向了。

主要還是有賴於中戲學院宣傳得好,話劇《夏洛特煩惱》增票的現象可能還是存在,但演出的28場的場次數不會造假。

畢竟誰會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選擇租用千人次的場地呢?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中戲學院也不是有錢燒的,更加不可能為了向社會推薦自己的學生而做出這種事。

所以,北京多家媒體報道的‘話劇《夏洛特煩惱》票房近4oo萬’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不太可能是假新聞。

票房4oo萬的成績裡或許摻有水分,但也絕不會太多。

對方打算以12o萬的價格打包接下來上海的1o場演出。

12o萬姜山拿去,剩下的別管對方開1ooo人也好、15oo人也好的話劇廳來演出,掙錢賠錢都與姜山無關,票務、上座率都不需要姜山自己去操心。

簡單來說省心省事!

一開始對方只打算以1oo萬的價格打包,後來姜山同他扯皮到了12o萬。

對於這個價格,姜山沒有過多的同對方再繼續扯下去,畢竟是巡演第一站姜山也沒底氣要高價,12o萬還是在他的心裡可以接受範圍內的。

託人註冊公司合理避稅,找了位會計臨時幫下忙,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姜山都在忙著同鄧朝的同學拉關係、投橄欖枝。

一個劇團最重要的還是人,所以當下最好的情況是儘可能的維持原團隊成員不變。

熟悉劇本、經驗豐富、還是學生、能吃苦、沒啥怨言,這不是最好的‘工具人’嗎?

越是這種下屬,老闆們越是喜歡。

反而是那種工作幾年的老油條,懂的上班如何摸魚混日子的是老闆最不願意碰到的。

唯一不太好的訊息就是《夏洛特煩惱》演出結束後,趁著還有幾天假期鄧朝大部分的同學都回老家了,這就讓姜山有些無可奈何,頗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

好訊息是鄧朝沒回去,剛好讓他幫忙聯絡一下自己班裡同學了。

《夏洛特煩惱》的演出結束後,鄧朝沒選擇回家而是影印照片簡歷給各個劇組投送,差不多是表演系每個學生的基本技能了。

從大二開始,鄧朝就經常演些小角色、跑個大龍套之類的,今年也不例外,就想著能不能撈個角色之類的。

理由除了‘鍛鍊演技’,更重要的其實還是錢。

“老闆好!”

倆人私下裡再一次見面,鄧朝剛一進來便衝姜山喊了這麼一句,喊完自己都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