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六章 好看的從不是戲

這邊四人吃完牛肉麵,聊完天,時間已經指向六點四十了。

演出七點開始,這會兒就該進場了。

曹舒歆她們的票是集體票、特價票,所以座位比較靠後排和姜山、董宣不在一塊兒。

臨入場前老同學互相留了下各自的手機號和寢室電話,約好有時間再聯絡後,緊接著曹舒歆這才同自己學校同學匯合集體檢票入場。

“行了,別看了,咱們也該進場了。”

董宣推了姜山一把提醒道。

一開始她以為這會次完美的約會,沒想到中間出了這麼檔子事。

你說嫉妒吧?

人家是老同學,相處方式也沒毛病,然而就是感覺心裡膈應得慌。

再說了,自己嫉妒個毛線?

以什麼身份去嫉妒?

看了眼身邊檢票的傻大個兒,要不是看在他長得還可以的份兒上,董宣早就一巴掌呼上去了。

藝考那會兒為什麼會多留意他?

還不是因為他長得比較帥?

董宣緊跟在姜山身邊心想道。

入場、找座、等待。

芭蕾舞劇不同電影,要不是因為劇場規定不準再加上週圍也沒賣的,姜山都準備抱桶爆米花進來了。

所以才說他本人和芭蕾舞不搭嘛!

芭蕾舞在國內的受眾很小,真要比較起來的話,比話劇的受眾群體還要小。

非要拿個劇種做比較的話,京劇是比較合適。

看到這兩者來對比,估計不少人會驚呼,怎麼能拿京劇來比較呢?

在國外芭蕾有幾百年的歷史,不就像咱們的京劇嗎?

因為不論什麼洋玩意兒進到國內都會顯得時髦。

國外人看京劇和咱們看芭蕾其實差不了多少。

在來看芭蕾舞劇前,姜山還是做了點功課的。

相比起戲劇和電影看重故事情節的表達方式,芭蕾的重點不是在講故事,而是要從舞者的腳尖上體會到人體和生命中純美的那部分東西,這種獨特的美在別的藝術門類中是享受不到的。

芭蕾作為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用肢體和腳尖的藝術表達純美的情感,更偏向於抒情。

都說了導演要去學會欣賞美,懂的如何體會其中的情感,在演出正式開始後,姜山就盯在了人家女演員的大長腿上。

那叫一個美喲!

度過開頭的1sp階段,姜山的目光便著重看起這齣劇的舞美設計來。

只能說老謀子不愧是老謀子,搞美術出身的就是不一樣。

普通觀眾看到某一幕後可能只會覺得美,而姜山更著重去找出‘為什麼’。

就像剛開場那一幕幾排整齊的大紅燈籠統一亮起,除開舞美裝飾性外,更給人一種強烈的衝擊,讓‘大紅燈籠’直接關聯的‘點燈杖’,象徵老爺乃至當時社會權勢的無上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