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波洛的解釋

“波洛,你這個老東西,”我說,“我恨不得掐死你!一直欺騙我,你到底用意何在?”

說這話時,我們正坐在圖書室裡。令人激動的那幾天已經過去了。在下面的房間裡,約翰和瑪麗言歸於好,此時,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和霍華德小姐已經被拘留了。現在,我終於可以和波洛面對面,以減輕我那依然強烈的好奇心。

波洛起先沒回答我,後來他終於說道:

“我沒騙你,我的朋友,我最多就是任憑你騙了自己。”

“是嗎?為什麼?”

“嗯,一兩句話說不明白。你要知道,我的朋友,你本性坦誠、表裡如一,所以,不太可能隱藏自己波動的情緒!如果我把我的想法都對你講了,那個狡猾的傢伙——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先生看你第一眼,用一句讓你印象深刻的俗語來說就是“此事必有蹊蹺”,就會在你豐富的表情中——‘嗅到秘密’!然後,他就會腳底抹油,對想要逮住他的我們說聲‘拜拜’。”

“我認為我的外交手段比你口中稱讚的更高明。”

“我的朋友啊,”波洛懇求道,“請你別動氣!你的幫助在整個過程中是最有價值的。但的確,恰恰是你這種美好的品性讓我有所顧慮。”

“好吧,”我稍稍緩和了一些,嘟囔道,“但我依然認為,你可以給我一點點暗示啊。”

“是的,朋友,我給了你幾個暗示,你沒能領會。想想吧,我說過我覺得約翰·卡文迪什有罪嗎?正好相反,我不是告訴過你他一定會被宣判無罪嗎?”

“是的,可是——”

“還有,隨後我立刻說要想把兇手繩之以法比較困難,不是嗎?難道你不明白我說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嗎?”

“是的,”我說,“我就是不明白!”

“還有,”波洛繼續說,“從一開始,我不是跟你反覆說過好幾次,我不想讓英格爾索普先生現在就被捕?那應該給你傳遞了某種資訊。”

“你是不是想說早在那時你就開始懷疑他了?”

“是的。首先,英格爾索普太太死了對其他人可能都有好處,而得到好處最多的是她的丈夫。這個是他脫不了干係的。那天和你第一次去斯泰爾斯時,我對於這個罪行是如何實施的,毫無頭緒。但是根據對英格爾索普先生的瞭解,我意識到很難找到任何證據將他和這樁罪行聯絡起來。一進莊園我就明白了,是英格爾索普太太燒燬遺囑的; 說到這兒,順便插一句啊,你不能抱怨,我的朋友,因為我已經盡我所能來提示你意識到大夏天在臥室生火這件事的意義了。”

“對,對,”我迫不及待地催促他,“接著往下說。”

“好的,我的朋友,就像我說的那樣,我對英格爾索普先生有罪這個看法是非常搖擺不定的。事實上,有這麼多對他不利的證據,我反而相信他沒有幹過這些事了。”

“你是什麼時候改變這個觀點的?”

“當時,我感到我越是努力洗清他,他越是千方百計地讓自己被捕。接著,我發現英格爾索普和雷克斯太太毫無瓜葛,事實上是約翰·卡文迪什對那個女人有意思,我就非常確定了。”

“但這是為什麼?”

“這顯而易見: 要是英格爾索普和雷克斯太太有染的話,他的沉默非常好理解。但是,當我發現全村人說的是約翰被農場主漂亮老婆吸引時,他的沉默就生髮出完全不同的闡釋。他推說他害怕流言飛語,這是無稽之談,因為沒有任何流言飛語能讓他受到掣肘。他的這種態度強烈地推動著我去思索,我慢慢被動地得出這樣的結論: 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希望自己被捕。嗯,好吧,從那會兒起,我就做出相應的判斷,他不應該被捕。”

“等一下,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希望自己被捕呢?”

“我的朋友,這是因為貴國的法律規定,一個人如果被宣判無罪,就不能再以這個罪名被審判,嗯哼,他的這個主意——真是不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個很有手腕的人。你看啊,他知道處在這個地位肯定要受懷疑,因此構思出這個非常聰明的點子——準備一大堆假證據來控告自己。他想讓自己被捕,這樣就可以製造出無懈可擊的不在現場的證據——接著,你看,他就可以保住性命了!”

“不過我還是不明白,他用什麼辦法證明自己不在現場,然而卻去過藥店?”

波洛驚訝地盯著我。

“這可能嗎?我可憐的朋友!你還沒意識到去藥店的是霍華德小姐?”

“霍華德小姐?”

“肯定是她,除了她還有誰??這對她來說最容易了: 她個子高,嗓音低沉而男性化。另外別忘了,她和英格爾索普是表兄妹,他們倆有顯而易見的相似性,特別是在舉手投足之間。這件事情再簡單不過了。他們真是聰明的一對啊!”

“溴化物事件確切來說是怎麼回事?我還是有點糊塗。”我說。

“好吧!我將盡我所能為你重現事件過程。在這件事上,我傾向於認為霍華德小姐是幕後主使。你記不記得她曾經說她父親是個醫生?她可能為她父親配過藥,或者是從辛西亞為備戰考試而放在那兒的大量書籍裡的某一本中獲得了靈感。不管是哪個原因,她熟知這麼一件事,那就是把溴化劑加到含有士的寧的混合溶劑中能產生沉澱。很可能這個主意來得相當突然。英格爾索普太太有一盒溴化劑藥粉,夜間偶爾拿來服用。偷偷拿一兩包放到英格爾索普太太從庫特藥店剛買來的一大瓶補藥中,還有比這更容易的事嗎?實在是萬無一失。慘劇差不多要兩週後才會發生。要是有誰看到他們倆中的一個接觸到這種補藥,到那時候已經記不得了。應該是霍華德小姐自己策劃了那場爭吵,然後離開了莊園。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她的不在場,所有懷疑都將被否決。是啊,這是一個聰明的點子!要是他們就此止步,可能永遠也不能 確證他們犯下的罪行。可是他們畫蛇添足,想證明自己更聰明——這就導致了他們自取滅亡。”

波洛噴著細小的香菸,兩眼盯著天花板。

“他們制訂了一個計劃,到村裡的藥店買士的寧,模仿他的字跡在登記冊上簽名,把嫌疑轉嫁到 約翰·卡文迪什身上。

“星期一,英格爾索普太太會吃下她最後一劑藥。因此,在星期一的六點鐘,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故意讓很多人看見他去了一個遠離村子的地方。為了解釋他後來的沉默,霍華德小姐事先編造了一個關於他和雷克斯太太的荒誕不經的故事。六點,霍華德小姐扮成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走進藥店,說是狗的緣故而買了士的寧,並且模仿約翰的筆跡——她早已自信研究過了——寫下了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的名字。

“但是如果約翰也能提供不在場證明,就成功不了了。所以她給他寫了一張匿名字條——也是模仿他的筆跡——把他騙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在那兒有人看見他的機率極低。

“至此,一切都很順利。霍華德小姐回到了米德林厄姆,阿爾弗雷德·英格爾索普則回到斯泰爾斯莊園。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以任何方式威脅到他了,因為有士的寧的是霍華德小姐,畢竟只需要把嫌疑轉移到約翰·卡文迪什身上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出了岔子,那天晚上英格爾索普太太沒吃藥。電鈴壞了,辛西亞又不在——英格爾索普透過他妻子安排的——這些都白忙活了。於是——他犯了個錯誤。

“英格爾索普太太出去了,於是他坐下來寫信給他的同夥,他擔心她因為計劃失敗而驚慌失措。有可能英格爾索普太太回來得比他預期得早,因為怕被逮個正著,加上有些慌亂,他匆忙地停了筆並把信鎖進自己的書桌裡。他怕自己留在房間裡可能會再次開啟書桌,那麼英格爾索普太太會在他拿到這封信之前就看在眼裡。所以他出了門,去樹林裡散步,可他做夢都沒想到英格爾索普太太會開啟書桌,發現了這份證明有罪的證據。

“我們知道接著發生了什麼。英格爾索普太太讀了信,瞭解到自己的丈夫和霍華德小姐對自己的不忠,雖然不幸的是關於溴化物的那句話並未讓她警覺起來。她知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但她不知道這危險在哪兒。她決定什麼也不跟丈夫說,而是坐下來寫信給律師,讓他第二天過來,並且打定主意立刻燒燬她剛剛立下的遺囑。她把這份致命信件儲存了起來。”

“所以,她丈夫撬了檔案箱是為了找那封信嗎?”

“沒錯。而且從他甘冒這麼大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出他絕對意識到它有多重要了。除了那封信,絕對沒有什麼可以把他和犯罪聯絡在一起了。”

“只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他拿到信之後為什麼不立刻燒了?”

“因為他不敢冒最大的風險——帶在自己身上。”

“我不明白。”

“從他的角度來看一看。我發現他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來處理這封信——五分鐘後我們就進入現場蒐證,那個時間安妮正在打掃樓梯,如果有人去右側她就能看到。自己想象一下吧!他走進房間,用其他房間的鑰匙開啟了門——它們十分相像。他急忙走向檔案箱——鎖著的,鑰匙也不見了。這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因為這表示他在房間裡的事沒能像他希望的那樣隱瞞住。但是他很清楚,為了這張該死的證據他必須承擔所有的風險。他用一把小刀撬了鎖,翻了裡面的檔案,發現了自己要找的東西。

“但是現在有了新的麻煩: 他不敢把那張紙帶在身上。可能有人會看到他離開房間——他可能被搜查。如果在他身上發現了這張紙,就都完了。可能在這一刻他聽到了樓下韋爾斯先生和約翰離開了內室,他必須迅速行動起來。他能把這可怕的紙放在哪兒呢?廢紙簍裡的東西都被存了起來,而且肯定會受到檢查。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燒燬它,而且他也不敢留著它。他看看四周,於是他看見——你認為是什麼,我的朋友?”

我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