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上冊 第3章

宋嘉語給辛竹箏做了新衣裙,其實似宋嘉言宋嘉語姐妹的衣裙,便是尋常衣衫也要繡花鑲邊兒精工細做的,等閒半個月能做好一件已是手藝嫻熟的裁縫了。

不過,辛竹箏有所不同,她正於熱孝期間,顏色稍稍鮮亮的衣裳都不能碰,何況繡花之類,更不能見一絲一毫。故此,只要有好料子,趕一趕工,三兩日也能做好幾身呢。

宋嘉語說話向來輕柔舒緩,拿捏足了架子的:“先得了四套,我就先給表姑送來了,餘下的再有五六日也便得了。”

其實,辛竹箏感覺跟宋嘉言比較投脾氣,關鍵是宋嘉語說話的語氣姿態,真不若宋嘉言接地氣。辛竹箏剛自鄉下過來,她頭一遭見到如宋嘉語小紀氏這般精緻優雅的女子,心下很有一種高不可攀的自卑與羨慕。辛竹箏聽宋嘉語繼續不緊不慢地說著:“另外這幾匹料子是母親命我帶來給表姑的,表姑只管收著。我們學女紅,自己繡個花兒啊朵兒的、私下小物件兒之類,用著也方便。”

辛竹箏忙道:“麻煩語兒了。”心裡再次咋舌表兄家的富貴,她以往做帕子荷包,都是用裁衣裳的下腳料,哪裡會如宋家這般,直接將上好的緞子送來任她使用呢。

宋嘉語微微一笑,小小的臉上已可見些許清麗之色:“並不麻煩,我早想過來找表姑和大姐說說話兒呢,只是母親這幾日身子不大妥當,就趁著給表姑送衣裳的時候過來了。”

辛竹箏忙問:“表嫂的病要緊不?可請大夫來看過?”

宋嘉語幽幽一嘆:“都是舊疾了,有現成的方子,已經熬了藥。”

辛竹箏忙對宋嘉言道:“言兒,咱們去瞧瞧表嫂吧?”

宋嘉言泰然自若,笑問:“二妹妹,太太吃了藥,可休息了沒?”

宋嘉語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只是,她漸漸長大,已經學會掩藏心思。於是,宋嘉語繼續輕言細語道:“表姑莫急,母親已經歇下了。等咱們放了學,表姑跟我一道去瞧瞧母親就行了。”

宋嘉言笑而不語。宋嘉語在她這裡向來施展不開自小紀氏那裡學來的小心思,如果宋嘉語說小紀氏喝了藥未安歇,宋嘉言自然要去瞧一瞧小紀氏,不過,她也不會叫宋嘉語好過。屆時,宋嘉言便會說:“二妹妹好糊塗,衣裳有什麼要緊,著哪個丫頭送過來不成?你不守在太太身邊……”云云。

倒不是宋嘉言就這樣得理不饒人的刻薄,實在是小紀氏以往就幹過裝病叫她伺候的事兒。小紀氏是名正言順的母親,她花言巧語地非要宋嘉言伺候,宋嘉言也不能不伺候,不然便是不孝。不過,宋嘉言當時便把宋嘉語拉來,將宋嘉語使喚得團團轉。結果,小紀氏那病,第二日便好利索了。

如今宋嘉語又拿著小紀氏的身子說事兒,宋嘉言便刺她一刺,看她可長了記性。

宋嘉語坐了約莫一刻鐘,便起身告辭。辛竹箏還要留客,宋嘉言笑道:“表姑,二妹妹必然惦記著太太呢。可惜太太性子喜靜,不喜人多,不然,我定與二妹妹一道去太太院裡伺候太太呢。”

宋嘉語望著宋嘉言如花笑靨,險些失態。不過,宋嘉語的忍耐力長進不小,她微微僵硬地笑著:“不勞煩大姐姐了。”

宋嘉言送宋嘉語出了屋門,望著宋嘉語與丫頭們一道走了,方轉身回屋。

辛竹箏有些忐忑不安,問:“言兒,咱們放了學去瞧瞧表嫂吧?”

“好啊。”宋嘉言面兒上功夫總會做全。

辛竹箏又問:“言兒,可用帶些禮物?”

“成日住在一處,不必如此的。表姑也聽二妹妹說了,太太是舊疾,並不要緊。”宋嘉言笑,“一會兒我跟表姑說說家裡人的生辰,只要過生辰時,送些針線或是自己尋來的壽禮就成了。”

辛竹箏放下心來,她琴棋書畫不怎麼樣,不過,女紅廚藝都是通的。便是如今的包袱裡,也有幾個精工細作的荷包,若是送長輩,也拿得出手。只是一樣,與宋嘉語今日送來的料子相比,她的荷包,做工夠精細,就是用料顯得糙了。有宋嘉言提醒,辛竹箏已思量著什麼時候偷空,好做些針線預備著呢。

說了幾句話,兩人各自回房午睡不提。

宋嘉語滿肚子怒氣地回了主院。

知女莫若母,小紀氏一瞧女兒的容色,便知是給氣著了,連忙問:“可是你那大姐姐又欺負你了?”

宋嘉語眼中迸出怒色,跺腳罵:“大姐姐就是個潑婦!”

對於宋嘉言,有宋榮與宋老太太看著,小紀氏也沒什麼好法子,摟了女兒在懷裡細細安慰:“咱們不要理她。看她那張狂的樣子,以後有吃虧的時候。”

宋嘉語氣咻咻地噘著嘴巴嬌聲嗔道:“總有一天叫她好看!母親不知道,我就略提了一句母親身子不好,大姐姐說話便陰陽怪氣的。”

“你理她呢。”小紀氏道,“等放學後,你叫著你表姑過來,我看你表姑老實懂禮,很是不錯。你們一起學習,你表姑是剛來的,她若有什麼不懂的,你幫著她些。她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的,你回來告訴我,咱們給她送去。”

宋嘉語點點頭:“表姑還是不錯。”關鍵是有宋嘉言反託,這對母女看誰都好。

小紀氏見女兒怒氣漸消,輕拍著女兒的脊背道:“好了,去歇會兒吧,下午還得唸書呢。”

宋嘉語道:“先生下午教彈琴,我先去看看樂譜。”

小紀氏欣慰一笑:“別太勞神,你大姐姐遠不如你呢。”

功課上,宋嘉語的確足夠自信,她唇角上翹,嘲諷道:“就是把頭牛綁在琴上,也比大姐姐彈得好聽呢。”

小紀氏笑出聲來,宋嘉語消了氣,起身說:“母親,那我去看樂譜了。”

“去吧。”又喚了綠雲來,吩咐道,“叫廚房做碗杏仁羹,一會兒你給二姑娘送去,別叫二姑娘太勞神。”

下午的功課,宋嘉言上了一半,宋嘉讓就來找她。宋嘉語與辛竹箏都是好學生,自然不會逃課,宋嘉言與盧先生說了一聲,便叫著宋嘉讓去了自己的小院兒裡說話。

宋嘉言問他:“哥,你們在太白樓吃什麼好的了?”

“這就多了,有一道醬燒豬蹄,燒得最香。下次我買回來給你嚐嚐。”

“那可說定了。”像豬蹄之類的東西,小紀氏、宋嘉語是絕對不會吃的,宋嘉言十分偏愛,她現在一人能啃一斤豬蹄呢。

梁嬤嬤捧上茶來,宋嘉讓十分懂禮,連忙起身接了:“怎麼倒讓嬤嬤親自給我送茶呢。”

梁嬤嬤慈愛一笑:“這有何妨,老奴許久沒見哥兒了。哥兒跟姐兒好生說話,老奴叫廚下做哥兒喜歡的粟粉糕來。”

“嬤嬤歇著吧,叫小丫頭們去就行了。”

梁嬤嬤笑呵呵地:“老奴樂意去的。”

與梁嬤嬤說了幾句話,待梁嬤嬤去準備糕點,宋嘉讓從懷裡摸出秦崢給他的字帖,遞給宋嘉言說:“這是崢小子找來的,說是拓本,以前他用過的,給你練字用吧。”

宋嘉言接過看了,笑著壓在書桌上,道:“哥,你替我跟崢哥哥道聲謝吧。”

宋嘉讓隨口應了一聲,問:“表姑還好嗎?”

“挺好的,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