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

臘月二十二,大雪紛飛,整個漢口碼頭和沿邊街道都已經被封鎖住了,數不清的復漢軍士兵十步一崗持槍守衛著,往日裡人潮湧動的港口上,瞬間變得清靜了起來,就連同碼頭上的船隻,也都被暫時轉到了其他的碼頭上。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復漢軍大都督寧渝回來了!

在武昌城內,無數人的命運因為他的存在而發生了改變,有人敬畏他,有人崇拜他,甚至也有人憎恨他,可是等到寧渝的戰船到了武昌之後,所有人都變得有些沉默了。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緒,只會隨著時間漸漸發酵到越來越深重。

碼頭上除了復漢軍士兵以外,還有一大群穿著紅衣的官員,為首的兩人分別是政事堂右參議寧忠景和左參議崔萬採,剩下還有許多或舊或新的面孔,依次排開,對寧渝的歸來翹首以待。

這種場面其實還是第一次,主要是因為前幾次寧渝回來的時候,都是處於比較關鍵的時候,行動自然也會比較隱秘,而如今復漢軍馬上就要開創一國根基,因此寧渝自然是光明正大的回來,將氣勢從而拉到頂點。

碼頭上的數十艘戰船依次排開,從上面走下來了許多都督禁衛府的官兵,他們都是寧渝的親衛,過了片刻之後,寧渝便在眾將的陪同下,正式登上了碼頭,他穿著一身鎧甲,身上還披著一層猩紅色的披風,看上去相當英武不凡。

“屬下等見過漢陽公。”

寧忠景和崔萬採帶著眾人前來長揖一禮,他們在這裡已經等候了許久,見到寧渝時,心情也有些振奮。

“免禮……諸位也有好些日子沒見了,如今新年將至,萬物革新,將來的擔子也會更重一些,大家可要好好保重身體……”

望著眾人略帶幾分疲憊的眼神,寧渝不由得有些感慨萬千,過去的一年用風雨變幻形容並不為過,年初的時候打了一場決定復漢軍生死的大戰,下半年便開始收復江南,這些雖然離不開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可是跟他們這些幕後的每一個人也都有很重要的關係。

所幸的是復漢軍打贏了,未來屬於復漢軍的大幕也將緩緩掀開。

“屬下職責所在,不敢言功。”

一套流程走完了以後,寧渝也就坐上了準備好的馬車上,崔萬採將在一旁作陪,而寧忠景則去安排隨寧渝一道回來的都督府官員,其中很多人還沒有在復漢軍內部走完程式,因此為了避免產生混亂,將在年前進行相應的安排。

上了馬車之後,二人雖然算君臣,可也是師生和翁婿,相應的禮儀尊卑不能不顧,只是一番禮節過後,崔萬採倒是先嘆了口氣。

寧渝注意到崔萬采頭上的白髮多了許多,心裡明白,崔萬採位居中樞之位,費心的事情自然也少不了,想對來說反倒是畢竟辛苦的。

“渝兒你遠道回來,原本有些事情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去跟你說,可是眼下事關緊急,因此老夫卻不得不給你提個醒……”崔萬採臉上帶著幾分猶豫之色,顯然有些事情是畢竟為難的。

“可是先前的田畝政策?”寧渝仔細想了想,差不多也就是這個理由了。

崔萬採凝聲道:“咱們現在復漢軍勢頭一片大好,很多人都以為這坐天下享福的日子到了。可是你之前在江寧制定的火耗歸功、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這些政策,讓這些人的利益受損,現在他們開始到處造勢,說咱們這麼說會傷了老弟兄的心……”

寧渝心裡微微一凜,他知道內部的反撲勢力終究是忍耐不住了,前番還有父親和長輩們壓制著,應該出不了什麼大事,可是官紳一體納糧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他們便開始抱團反對,當然目的並不是為了對付自己,而只是為了逼迫自己讓步……

問題是眼下的寧渝沒法讓,新朝建立之初肯定是要出一批新法的,只有現在堅持把這幾個條款給塞進去,將來才會好辦事,若是現在服軟了,將來反而更不好修改。

“父親是什麼意思?”寧渝先問了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將決定他後面的方向。

“楚王的意思是,長痛不如短痛,戰場上該下決心時就不能猶豫。”

崔萬採有些欣慰,他當然明白寧忠源說這一番話所需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可是他依然堅定地成為了自家兒子的後盾。

“這件事情裡面,程家和鄭家牽涉地深不深?”寧渝又問道。

“程家老太公老奸巨猾的人物,此時自然不會跳出來冒然出頭,程家牽涉進來的也不多。鄭家不容樂觀,鄭先說當下先要顧全大局,不能太摳這些細節末節,反倒會誤了大事……”

寧渝輕輕舒了一口氣,他最怕的情況都沒有發生,只要程家還沒有下場,這件事就不會鬧得無法收拾,儘管內部有反對的意見,可是總比雍正眼下的處境強得多。

“改革一事,事關我復漢軍之將來,更關係到天下黎明百姓的福祉,因此絕不能妥協,否則丟的是人心,也是將來。”

寧渝堅定說道,他先就這件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著低聲道:“這件事情我會盡快處理好,老師不必擔心,只是有一點,咱們得先把勢造起來,得讓下面的人都清楚,咱們現在做的事情,是有利於他們的,有了下面人的支援,很多事情就好做了。”

崔萬採臉上帶著幾分微笑,他滿意的不是寧渝的處理方式,而是他那一顆為百姓著想的心,只有心懷天下,才能成就大事,一味專注於陰謀,並不能長久。

“造勢,這倒是個好主意,咱們得先把更下層的人心爭取過來,將來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寧渝輕輕點頭,隨後道:“明天……政事堂需要安排兩百人吏員,人手不夠可以從軍中抽調,只是需要做到人人懂新的田畝政策,能夠通俗易懂地將政策宣講出來,然後再安排兩千通曉粗略文字計程車兵,以此分成兩百隊,每隊十人,分別由這些吏員統領,然後深入到湖廣兩省的縣鄉,宣導田畝政策。”

“妙,實在是妙……”崔萬採略略思考了一番,瞬間便能明白過來,這個做法的關鍵之處,透過這種工作隊的方式,最大的目的其實還是一點,那就是保證中樞的政策到了下面以後,不會變味。

在這個年代裡,為政者最難的其實不是政策的制定,而是政策的執行,往往很多出發點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以後會變得面目全非,像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政策執行的偏移,導致民怨四起。

關鍵是這種政策的偏移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就好比寧渝提出計程車紳一體納糧制度,表面上看已經做到了沒了漏洞,可是到了下面,很可能原來向士紳收取的賦稅,會被士紳們給轉移到了普通百姓的頭上,到時候反倒會成為一項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