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

寧楚君臣在煤山上祭祀崇禎皇帝的行為,在京城掀起了一股驚濤駭浪,因為這件事本質上透露出一點,那就是寧楚在對待清廷的問題上,不存在任何的緩和餘地。

同時,這也意味著對漢奸和旗人的清算並沒有真正結束,而京師百姓或多或少都跟八旗沾點關係,特別是很多人跟漢軍旗之間本身就是不清不楚。

畢竟‘我大清’的奴才還是挺多的,他們在京師的影響力也相當大,雖然沒有辦法在明面上反抗寧楚,可是背後私底下的小動作不斷,所謂身在大楚心在大清,他們還是能夠盼望有一天,重新做回大清的奴才。

當大清的奴才好啊!平日裡只要討好了主子,自己也就變成了其他漢人的主子,特別是像內務府這種地方,更是有享不盡的好處,可是復漢軍一來,這些都一去不復返,甚至還要被拉去挖石頭。

因此,寧楚入住京師,只是在明面上成為了北方的主人,可是距離真正掌控直隸乃至於整個北方,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在煤山上的槍聲響起之後,這些人就真正慌了神,他們開始想著各種辦法撇清跟清廷存在的關係,像原本不想剪辮子的、還有那些用滿洲名字的,如今都已經開始戰戰兢兢割去辮子,更改自己的姓名,還興起了一股尋根風潮。

什麼叫尋根?其實就是想辦法證明自己是真正的漢人,跟北面的韃虜沒有半分錢的關係。

在京師一片亂糟糟的時候,寧渝也召開了針對關外的會議,一連串的內閣官員以及復漢軍高階軍官列席會議,他們的神情都帶著幾分興奮,很顯然這一次針對關外的軍事行動,將會徹底斷絕八旗的幻想。

樞密使寧忠義依然是照例給大家介紹了目前的現狀,他指著掛在牆上的輿圖,輕聲道:“八里橋之戰結束後,山海關在大軍配合下也很快拿下,如今禁衛師、第十五師、第十六師、第二十三師與第二十四師已經進駐錦州,等到三月份就可以直接攻盛京。”

寧渝微微點頭,這些都是之前已經擬定的軍事計劃,實施得也非常順利,因此倒也不用特別叮囑什麼,不過相對來說,關內關外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百姓的心裡,對於遼東的認知始終存在著偏差。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一想起遼東,基本上都會認為那裡是北方苦寒之地,比不得關內的沃土與宜人的氣候,因此只有罪犯,才會往遼東方向發配,尋常的好老百姓是絕對不會去遼東那個荒涼之地。

可實際上呢?只要對於遼東稍微有一定認知的人,都會清楚那裡是多麼一片肥沃的土地,種下什麼都能成活,而且存在大量的可開墾區域,可以說除了氣候稍微冷一點,沒有其他的任何問題。

按道理來說,對於漢人這麼擅長種地的種族,遼東之地應該早就牢牢握在手裡了,可是為什麼從戰國時期,直到大清這麼久的時間裡,都沒有牢牢控制住呢?

原因很簡單,漢人的選擇太多,相對而言,遼東其寒冷的氣候本身就限制了一些人前往遼東生存的決心,除非實在活不下去,否則是萬萬不能闖關東的。

可是如果在關外沒有充足的漢人作為基礎,那麼寧楚想要徹底掌控遼東,很顯然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或者說經略遼東,需要考驗的也不僅僅只是軍事水平。

寧渝望著眾人輕聲道:“徵遼東,絕不僅僅只是在軍事上打敗八旗,如果不能在遼東建立成熟有效的統治,那麼即便消滅一個八旗,將來也會再出現一個八旗。因此如何控制遼東,才是重中之重。”

崔萬採微微點頭,他很快就聯想到了之前寧渝所說對遼東的移民之事,或許便是為今天的會議提前做的鋪墊,只是一想起遼東方面的問題,就感覺有些頭疼,上千年都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如今該怎麼解決?

寧渝望著眾人迷茫的神色,當下輕聲道:“復遼之事事關重大,咱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在軍事方面,徹底擊敗八旗,並且佔領遼東的戰略基點,這個無需多議,其次就是要徹底毀滅八旗在遼東的基層政權,並奪其子民、田地。”

“這兩點有什麼區別嗎?”眾人聽得有些迷茫,只得望向寧大皇帝解惑。

寧渝解釋道:“遼東治理與關內治理截然不同,反倒與將來的青藏、蒙古之地的治理有些類似,像原先只是消滅對方的軍隊還不夠,還需要徹底消滅他們的基層政權,包括原有的八旗制度一套,實行漢家王道,才能徹底掌控遼東。”

“因此仗要打,土地也要拿,人口也要進行換血,簡單來說,就是將遼東原有的百姓都遷往內地,特別是那些旗人都要遷入關內,並打擊消滅關外的野女真以及各部,從根基斷絕八旗的再生之路。”

聽到這裡,眾人不由得感覺到有些不寒而慄,像這般的手段,簡直就是斷根之舉。

寧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輕聲道:“光是這樣做也不行,如果遼東一直存在勢力空缺,遲早也會被外人所侵佔,因此咱們還需要招募關內無地百姓,給他們分關外的田地,然後在關外實行屯田策,寓兵於農,兵農合一,以戰耕之策略廣建營地,從而實現對遼東的徹底佔據。”

崔萬採有些猶豫,“分田地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是重新建立衛所制度,只怕過不了多久,也會徹底腐化。”

沒錯,根據寧渝前面的介紹,的的確確變成了大明的衛所屯田制度,因此也不免引起他人的疑慮。

可是寧渝自然知道衛所制度的缺陷所在,當即輕聲笑道:“世人都以為衛所制度乃壞制度,可是也要看怎麼用,遼東之地後勤糧秣轉運困難,建立衛所制度能夠最大程度實現自我供給,從而確保在遼東之地生存下來,這是它本身的固有優點。”

“當然,衛所制度也有其不可掩蓋的缺點。”

寧渝轉過了話頭,輕聲道:“大家都明白,衛所兵由於身份職業都被繫結在衛所上,其戰力下滑速度非常快,且日常偏向於屯田,弱於戰鬥屯田,因此在面臨外界威脅容易崩解,因此朕也不會原模原樣照搬。”

寧忠義點了點頭,他輕聲道:“前明衛所制度衰敗,與其本身過於死板也有關係。”

寧渝笑了笑,“樞密使這話到點子上了,其實縱觀府兵制度也好,還是衛所制度也罷,本質上的區別並不算大,它們都是在王朝前期發揮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到中後期開始衰敗,原因就在於人口與田地之間固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