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2章 一切有我

那地方的魚片粥和烤河鰻是一絕,他幾年前來吃過一次就唸念不忘。

千歲聽了,二話不說拖著燕三郎跟過去,一試之下也是讚不絕口。

鐵太傅因此多留了兩天,才踏上北去的歸程。

他這趟出來嚴重時,家人不知道怎樣著急。宣國內部的矛盾同樣影響著鐵家,還有許多麻煩需要他趕回去處理。

對鐵釗的謝意,燕三郎同樣請他代為轉達。鐵太傅次子鐵釗在宣國南部帶兵剿叛,儘管安淶城王宮下令伐青雲境,他也想方設法拖延,給燕三郎爭取了更多時間來擺平千渡城的麻煩。

送別這幾方助力,七月上旬就已過半,青雲宗隊伍也要回山。

燕三郎卻沒有馬上回去,而是到逐浪灣走了一趟。

這是望桑湖和蜈河的下游,人跡罕至,附近只有一個村莊,居民不足六十人。

莫說沒有官道兒了,就是小路和獸徑都很模糊,沒有當地人帶路的話,很容易就走丟了。

燕三郎當然不為遊山玩水而來。他要到本地看一座舊壩

逐浪壩。

百餘年前,地方官在這裡修築逐浪壩,工程浩大,希望調節蜈河水量,造福四方百姓。不過後頭改朝換代,逐浪壩年久失修,慢慢也被遺棄了。

燕三郎現在看見的,不過是道殘跡,已經不再揮作用。

饒是如此,他仍然親自帶著小金下到河床,去看沉在水底的大壩殘體。

這頭猛獸有分水之能,可以分開水流,以免主人渾身精溼的狼狽。

待燕三郎上岸後,杜時素就道“我們考察過,這是建壩的好地方。原本蜈河到了這裡浪急灘險,建起大壩後就可以走船,並且引蜈河水入惠江,又能澤被東部的平原。”

燕三郎也問得不客氣“那為何沒建起來?”

“原本遭到顏城主……唔,顏慶反對。說建起這壩耗費人力財力過巨,又會引起宣國不滿。”杜時素輕咳一聲,“其實水壩建起之後,北邊的商船就可以取道逐浪灣往東南進入望桑湖水系,不必非要經過千渡城不可。想來這也是顏慶反對的主因。”

“他說得沒錯。”燕三郎話鋒一轉,“但我們得建,而且建得越快越好,最好在宣國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就完工。”

“……”為何?

燕三郎也不解說,只吩咐道“集結青雲境內經驗最豐富的水工待命,半個月後,我們要重新修起逐浪壩!”

直到這場仗打完,千渡城還是整個青雲境最重要的城池、是青雲宗的命脈所在。這種極度不健康的情況,必須儘快改善。

半個月後就開始?杜時素奇道“這樣著急麼?”

“我已經找人過來幫忙了。”燕三郎笑了,“蜈河汛期快要結束,也有利於修壩。”

事實上,不是青雲宗著急,而是他趕時間。

千歲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

復五日,燕三郎返回青雲山。

依舊是金魈馱著他攀山越嶺,直達白雲最深處。

那感覺仍然驚心動魄,一低頭就見萬丈深淵。眾長老都下山來迎,陪同他一起上山。

時至今日,燕三郎也有頗多感慨。

初上青雲山,他對本宗來說還是個值得戒備的外人,身負顏烈遺命而不敢聲張;

再上青雲,他卻已經是一宗之主,前呼後擁,盛況空前。

他深吸一口氣,高山獨有的寒凜沁入心脾。

千歲笑問“權勢的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