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斥候小隊

衣服、鞋子,廚師,裁縫,車伕,這裡的繁華程度雖然比不上咸陽,但是在秦國境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除了咸陽城,沒有哪個郡縣能像驪山這樣,聚集35萬青壯年勞工。

在驪山城裡,茶館、酒肆、飯店、旅館一應俱全。

甚至有不少人把驪山縣稱作“小咸陽。”

驪山的勞工有錢,他們有黃賀的糧票,這些糧票是最硬的硬通貨,真正做到了一票在手,什麼都有的地步。

要說哪裡的人民最不想打仗,那非的是驪山縣的百姓莫屬。

阿蘭是土生土長的驪山人,她的父親“山”是一個老獵人,都說靠山吃山,“山”就是靠著驪山這座寶藏,養活了一家五口。

阿蘭的母親做得一手好羹湯,她用丈夫在山中採的香料磨成粉,做成了一種類似於後世的胡辣湯一樣的食物。

阿蘭今年十四歲,跟著母親一起在驪山賣胡辣湯。

自打半年前,黃賀來了之後,她們家的生意就越來越好。

“山”只有阿蘭一個女兒,他還有兩個兒子,最近這段時間,來阿蘭家提親的煤人幾乎要將門檻踩平了。

阿蘭最終選擇了驪山鋼鐵廠的一個棒小夥,這個棒小夥同時也是黃家軍的一員,小夥名叫西亭智,出自隴西,當初也是號工地的。

阿蘭幫著母親磨香料,心思卻不在這裡,一不小心,將磨香料的小杵打翻,香料撒了一地。

“阿蘭,你又想他了?”阿蘭的母親沒有責怪女兒,將女兒摟在懷裡。

母女倆的關係很好,阿蘭也會將自己的事情告訴媽媽。

阿蘭點點頭道“阿孃,我心裡亂的很,總是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你說西亭智他能安全的回來嗎?"

阿蘭母親面如嬌花,身材豐腴而勻稱,姿色比女兒更是成熟許多,明明是三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卻更像是阿蘭的姐姐。

“傻孩子,有黃大仙保佑著他,小西肯定能安全回來。”

阿蘭把頭埋在母親的懷抱裡,想要尋求一些溫暖,但是她現自己的母親也在顫抖。

“這該死的秦軍,黃大仙對咱們老百姓多麼好,給咱們吃,給咱們穿,幹活還給糧票,天下間哪有這樣的好神仙?”

“我看這群秦朝的官吏,就是見不得老百姓過一天安生日子,這些貪官汙吏,叫他們不得好死!”

阿蘭的母親咒罵道。

阿蘭還沒有學會母親罵人的本事,只能在心裡暗暗祈禱,希望自己的西亭智哥哥能夠平安歸來。

阿蘭的母親罵的口乾舌燥,嘴邊冒著白沫,她忽而壓低了聲音問道“阿蘭,你實話告訴我,那些官老爺為什麼偏要打咱們驪山縣?是不是黃大仙得罪了什麼人?”

阿蘭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亭智說,好像是朝廷要向大仙徵收糧票,大仙不給,朝廷就要派兵來搶。”

“糧票?”阿蘭的母親愣住了。

糧票是什麼,她這個婦道人家最清楚了,那是比真金白銀還要值錢的東西。

那些花花綠綠,印著黃大仙頭像的糧票,就是驪山縣的硬通貨。

上至各大商行,下至販夫走卒,買賣東西,全都靠糧票。

在驪山,沒有糧票,簡直是寸步難行。

在這裡,秦半兩都不如糧票好使。

阿蘭的母親心裡明白,朝廷這是要斷她們的根,要把糧票變得跟秦半兩一樣。

秦朝因為青銅、鐵的短缺,製造出來的秦半兩銅錢,缺斤少兩,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一些商家甚至還不收破損的秦半兩,這就讓許多老百姓吃了虧。

“玉皇大帝、各路神仙,請求你們保佑黃大仙,趕跑這些該死的秦軍,保佑咱們驪山縣免受兵禍。”

黃賀的宣傳工作已經做到位。

大街小巷都張貼著秦軍即將攻打驪山的訊息,驪山縣城的各大人員聚集處,都張貼了告示,上面歷數秦軍三大罪、八大惡行,著重描繪了城破家亡的慘狀。

同時表明了黃賀的態度,告示上最後寫到

“我們的驪山縣已處在存亡絕續的關頭,驪山縣的各界、各軍密切的團結起來啊!

全縣一切不願當亡縣奴的同胞親密的團結起來啊!

實行一切必要的手段來戰勝一切困難。完成了這個任務,就一定能夠打倒來犯之敵!

只要我們努力,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驪山城中,寬大的街道上空蕩蕩的,不見半個人影,店鋪門頭上的燈籠孤零零的掛著。

往日的車水馬龍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寂靜,死一般的寂靜,彷彿暴風雨來臨前,沒有聲響的山谷。

驪山城外,魚池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