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蘄縣

如今在驪山,秦國的法律廢除一空,僅有有限的三條法律,驪山縣的運轉竟也如常。

失去了嚴苛秦法的枷鎖,驪山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生了很大的變化。

黃賀頒佈的許多新政,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這就好像工廠裡的工人,原本一天要工作十二個小時,現在每天只需工作四個小時,工資比原來還要多,而且少了很多剋扣工資的條款,你說這樣的工廠,工人會不會喜歡?

結社的老百姓,在組長的帶領下領取幹活農具,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收割小麥農忙中。

時間不等人。

這些老秦人可不知道老天什麼時候會下雨,颳風減半,下雨全完,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

黃賀雖然急,但要說誰真正著急在家田地裡面的莊稼,那非老百姓莫屬。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並不是紙面上的意思。

黃賀下達的這條“關於成立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的辦法實施”屬於強制性的規定,並非任由老百姓個人意願。

並不是說黃賀穿越了就變得獨裁了,而是他考慮到了人性。

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但是如果有人想考驗人性,那他一定會失望。

國人的思想,有不少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

還有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鄰居比自己有錢了,打的糧食多了,他就不開心,心裡詛咒。

看到親戚朋友落難了,有的人並不會伸出援手,反而會落井下石,橫加指責。

其實在黃賀下達成立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之前,就有不少農戶悄沒聲息,起早貪黑的割麥子。

你問他願不願意幫別人割麥子,那他肯定是不願意。

這樣的人不少,當然也不是很多。

大部分的農戶還是比較淳樸的,當然,前提是不能觸碰他的利益。

不管如何,驪山縣的夏收工作,依舊熱熱鬧鬧、如火如荼的開展。

這一次,黃賀沒有愛民如子,帶頭下場幹活。

身為一縣之令,農業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

而且有時候,黃賀並不會親力親為,他懂得放權給手下,如果所有的事情他都要大包大攬,那也會損傷手下人的積極性。

人只有處在那個位置上,才會充分揮自己的能力。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驪山縣,糧票局。

黃賀坐在主位,聽取糧票局局長瀟睿、副局長嬴陰嫚彙報這段時間,糧票局的工作情況。

糧票局如今已是人才濟濟,偌大的會議室裡面,坐滿了形形色色的女人。

為什麼說是形形色色?

因為在糧票局上班的,什麼階層、什麼身份、什麼年齡段的女人都有。

她們的服裝各異,打扮各異,妝容各異,甚至就連說話的口音,聽起來都大不相同。

黃賀抬抬手,“瀟睿,這幾天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麼進展?”

瀟睿穿著一身雪紡布衣衫,既幹練,又美麗,“回稟主人,糧票局初建,有沒有一個原有的章程,我和陰嫚姐姐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幾日一直在忙碌著職工稽核,優先錄取了一批識文斷字的女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