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五章 點數加成,沉心石照

丁耒不去多想,如今四種書籍,都被盡數兜售,比起松家那次武功販售,簡直不要大賺。

細細盤算,他如今有了67點功德值,看似非常多,但若是平攤到各大武功上,那便十分稀缺了。

67點功德,需要認真善用,先《舍漏功》不必考慮,因其已練成【清身】,提升甚快,幾乎日進千里,再次冒進,恐怕會引引修為不暢的情況。當然,若是自己已有把握,當然可以直接提升。

很多人往往貪多貪快,武功修為,直來直去,迅如雷,看似開頭並無問題,卻並不知道,心魔暗藏,禍胎遺結,終有一日,走火入魔,便就百馬難以拉回,追悔莫及,也無濟於事了。

因此,丁耒打算提升一下《三山劍法》和《沉心石照經》。

《沉心石照經》同為“拙”,對於他領悟“拙”的深刻道理,更具幫助。

同時,這門功法與《舍漏功》有些近似,需要沉澱心性,方能有成。

丁耒有《舍漏功》作為鋪墊,自然不會有差。

想到這裡,丁耒繼續閉上雙目,沉入虛擬介面,忽然點開《三山劍法》這一欄“三山劍法,目前488o,【略有小成】境界,是否需要用功德提升?”

“是!選擇加12點。”丁耒心念一動,這是一道光電,驟然閃現,落入丁耒的眼簾。

忽如一道暖流,刺激大腦,改善精神,這時丁耒舒爽地悶哼一聲,奇光隨著暖流,照耀腦門,如洞開了一片沃土,種下萌芽,種子芽,生千里,綠意橫生,激盪不已。

丁耒自然沉靜,如重歸故里,新舊交替,心態復甦。

這時,他對於“三山劍法”領悟更深一層,他本就得到了【真髓】,如今招式再次加強,對於【真髓】的把控,更為精道。就彷彿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開頭不是很會走路,但有朝一日,突然之間,他獲得了一個成年人的心態,對於行走,有了很好的理解。

丁耒也正是大徹大悟了,“三山劍法”從488o突然上升到了6o8o,看似提升不大,其實對於丁耒來說,已有了更多的建樹。

他本就在孩童學步一般的方式,現在突然領悟,也無不可,畢竟這門功法他修煉多時,不說功參造化,但也力能扛鼎,降服其心。

這一道光芒,繞入腦門,鎮靜良久,丁耒心中安然,如同脫胎換骨一般。

如今如果他施展“三山劍法”,未必不能贏那名卜凡。

“三山劍法”提升過後,丁耒就觀察向了《沉心石照經》。

這門功法沉心沉意,虛空坐定,靜謐如石,全然一番固化態勢。

丁耒守心如一,將其中的1o點功德值加在了《沉心石照經》上,頓時這門功法從1o8o,到達了2o8o,如此迅,他心底也衍生出一種空空如也感,但畢竟他之前有所徹悟,對於陽蹺、陽維兩脈,把控了得,因此當被灌頂,內氣突如其來的時候,他並未感覺到壓力,反而一身輕鬆,如沐浴在春潮裡,心意跌宕,浪裡白條,空明之心,隨內氣旋走,接著匯聚了又一個小周天,之後就如靜水溫婉,迴歸自然。

一般之人,若是直接點上點數,沒有修煉的話,就如同密宗“灌頂”之法,只聞其形,不通其意,往往會生澀無比,甚至於產生一種虛無之感,彷彿這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精神與經脈,無法做到溝通交織,便就容易在一段時間內,洩露內氣,衰弱精神,這就是“灌頂”的弊端。

不過“俠義榜”的灌頂,可是安全許多,先,它的“灌頂”,是虛空納氣,不會衍生出人體特有的性質,而是虛空元氣,直接沒入,沒有性情,沒有精神,但偏偏又順著功法軌跡,連通經脈丹田。

這就十分神奇了,沒有性質精神,往往是死物,既然是死物,卻又如何靈活?

丁耒忽然想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佛門的“非生非死”,生與滅,世間常理,《楞伽經》有云“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恆清涼不變。”如來佛祖,就是非生非死之人,雖然這個世界沒有如來,但丁耒無事的時候,看過別的世界流傳出來的雜學,就知道,如來定然是比延師還要厲害之人。

這樣的人,早就越了生死之觀,肉身非物也非虛,虛質與肉質合一,達到了某種無法想象的境地。

開悟三道關“先生後死”、“死而後生”、“非生非死”。

先生後死,很容易理解,若是與佛有緣,開悟入門。不過開始會有著天真的想法,琢磨如何練習神通,渡亡靈。後來看完書,只能一笑扔掉,因為渡亡靈哪會這麼簡單?他們只是想讓自己不死,看有沒有辦法度自己而已。這個階段對生死的認識叫“先生後死”。

懵懵懂懂,讀遍諸經,慢慢想通。生命無聊,就算再來一世又有什麼意思?就算能記得前世,又能如何?多一世記憶,就多一堆煩惱,想想就覺人生無聊悲慘,更不如死了算了。恰好佛陀說,“六道之中皆能成佛,但獨屬人類最容易。”佛門弟子們聞道之後,對此生的意義有了新的現。而這個階段對生死的認識叫“死而後生”,走到這一步,已經是改頭換面了,但不是完全的開悟。

勤奮好學,善於思辨之人,堅持讀破萬卷,修身養性,才能對佛法有全面的認識。

原來在佛陀以前,就有一些覺悟者,而佛陀的偉大,就在於他覺悟到“最究竟”的地步,終結了一切佛法。他現,人從來不會真正死去,也沒有所謂“新生”。既然沒有死這回事,又何必去找什麼歸宿、涅盤?每一刻都是新的,每次覺悟時,就既身成佛。何必介意涅盤的形式,以及佛法的套路?這個階段對生死的認識叫“非生非死”,佛門弟子能走到這一步的,已屬不易。

這個“俠義榜”,看似非人非物非虛非空非非受想行識,但實際偏偏都有之。

這種境地,甚至比“非生非死”還要可怕,它已經越了所有“有”與“無”的境地,已經不可名狀,卻又不可或缺。落入人間,就是紅塵。飛入天上,就是神明。對薄天地,就是因果。如此境界,丁耒想象不到什麼詞彙能形容它。

或許只有達到【破碎】這等境界時,才能悉知,其中奧妙。

他收回心態,繼續看向《沉心石照經》,這一門功法也是三重境界,卻境界跨越極大,第一重“心沉如磐石”,第二重“牽一全身”,第三重“不動亦萬動”。

丁耒初次接觸第一重,便覺得其中至理非常奧妙。

不同於《舍漏功》的釣魚學問,這門學問,講究“定”、“恆”、“固”、“空”、“凝”。專注是基本,守心是要義。

丁耒形如枯槁,又如壘石,若有人在現場,哪怕是用巴掌扇他,恐怕丁耒依舊不會動彈。他現在已經徹底化為了頑石,即便是雷打,雨淋,刀霹,掌斷,他也固化如斯。

在這種專注的狀況下,他只能在安全地方修煉,而且講究絕對寂靜。

內氣不絕,衝入陽維、陽蹺,兩大脈絡,鎖住精華,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長他的經絡。這兩大經絡本來閉塞,卻想不到被這洶湧的內氣,清洗、遍刷。如果把內氣比作水流,而他的經絡就是管道,水潤萬物,澤被身軀。

陽蹺、陽維本是兩座石橋,溝通周身各大穴位,穴位在內氣滋潤下,也逐步被清洗,一些原本的淤血淤青,都被清理個遍。一些氣血被鼓動出來,漫灌進入周身的關鍵部位,原本如玉的軀體上,突然微微紅————這些紅部位,盡是兩大經絡透過的要穴附近。

不多時,紅潤漸消,此刻外界星月已隱,時光如飛,恍恍惚惚中,丁耒竟有隔世之感。

古代有“劉晨遇仙”。在另一個世界,東漢永平年間,劉晨和阮肇國二人入天台山採藥。遇二仙女,招至成親。半年後二人回家,方知子孫已過七世了,時已過百年。無人認識二人,二人返山找仙女,終找不到原路,於是二人追悔莫及。

時光不再,光陰荏苒,當要珍惜眼前之事。

丁耒如風過清明,獨見真意,想到過去的點點滴滴,再回想這一夜的修行,忽有一種斷念的想法,可還是當斷不斷,洛鶯和師孃,始終在他心頭繚繞,久久難以止息。即便如此,他的心靈也度契合到了極點,可以說,他現在運轉內氣,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夠溝通,比起以前,肢體帶動,何止快了數倍。

這是《沉心石照經》的功效,把人看作頑石,石頭本是無情之物,靈性蘊在內,有時候就如同璞玉一般,只要剖開,眼前就是花花世界,剔透琉璃,玉香環伺。丁耒這就是逐漸開啟心中的頑石。

2o8o點,等於還是第一重的初期,丁耒的修為卻並未鬆動,似乎是出現了一道瓶頸。或許是心中念頭不純,或許是內氣本不屬於他,而是灌頂得來,總之,他若要進一步,就須得自行熟練,任何狀況下,依靠“俠義榜”總歸不是好事。

喜歡俠義榜請大家收藏俠義榜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