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殿試排名

李鈞不知道自己還能得個"傳臚",樂的一直在傻笑,看的李茂不忍直視,真不想承認這個沒有城府的傢伙是自己的堂侄.

趙聃和另外一位十八歲的進士因為年紀最小,被御點為"探花使",將在明日宮中舉辦的"探花宴"前去京中各戶人家的名園裡採來鮮花,送到探花宴上賦詩.

而狀元齊邵在領著所有進士拜謝皇恩之後,由禮部官員披紅掛綵,手持著皇帝對於這次科舉的金榜聖詔,足跨金鞍朱鬃馬,頭戴狀元冠,領著騎著白馬和棕馬的榜眼與探花,前呼後擁,旗鼓開路,一路瀟瀟灑灑的去東城裡的"龍棚"張榜去了.

皇宮當中的正門,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宮之時,也可以從正門進入一次.而其他人等,除非是殿試中考中鼎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方可在領著金榜聖詔的時候從正門出去一次.

這就是讀書人能得到的最高禮遇了,就算是皇親貴族,勳貴權臣,想要從正門出入,都是妄想.

齊邵,陳修和趙聃都是年輕人,年紀最大的陳修也不過才二十七歲,三人可以說是春風得意,滿心饜足,在沿路百姓的擁簇之下,一直行到東市的"龍棚",將聖詔交予禮部官員張布,又經過唱名,才又騎著馬,再從西城穿過,繞行一圈再回到宮城之外,和其他學子一起匯合,去禮部進行儀典.

殿試的三日後,皇帝會在上朝前召見新考中的進士.考取的進士身著公服,頭戴進士巾,恭立紫宸殿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大臣一起進紫宸殿裡.能進入紫宸殿,就表示有任官的資格了,他們將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傳臚"完畢過後,一甲三人會有皇帝親自指派去處,二甲第一有時候也會破格指派,這才是重中之重.

李鈞得了二甲第一,總覺得在夢裡一般,走路都是笑嘻嘻的.張寧見李鈞那個樣子,笑著和李茂說道:"李大人那堂侄,倒是有趣的很."

李茂自從聽了紅娘子的話,對張家有了極大的防備,此事他已指派了吳玉舟細細查探,那叫做"紅顏"的鋪子也被控制了起來,就等著收網了.這張家到底什麼目的,他的大嫂張靜又是什麼身份,現在還不能得出結論,但他能肯定的是,對這張寧,不可交心.

只是他心裡有所戒備,臉上卻還是帶著微笑說道:"這孩子此番也是走運,若論才學,其實並沒有二甲其他進士要高."他說的是實話,倒不是謙虛.

"官場上能走多遠,光靠才學是沒有用的.李大人的堂侄是個務實之人,如今務實之人,已越來越少了.若是中間沒有什麼變故,李大人的堂侄恐怕會去鴻臚寺,您回家的時候,和你堂侄通個氣吧."

張寧說這番話,是在給李茂賣好.

像這種有官員提前來打吏選招呼的情況,一般都是為了家中子侄.這鴻臚寺卿特意來打招呼,為了又是李鈞,其目的不言而喻.

鴻臚寺不知為何看上了李鈞,能有把握在李鈞入翰林院之前把他給撈到鴻臚寺去,一定已經是和皇帝透過了氣,否則也不會說的如此肯定.

此事作為兵部尚書的李茂自然是不會知曉.他聽到張寧的話,先是一愣,然後馬上就理解了是什麼意思.

只是鴻臚寺要李鈞做什麼?難道是因為自己帶了羯人們回來,鴻臚寺要借這層關係,讓李鈞與羯人開展互市的事宜?

可是鴻臚寺為了管理互市而設立的的都亭驛不是已經滿編了嗎?

.[,!]李茂一邊謝過張寧的好意,一邊應了刑部尚書趙恆的邀去應酬.

他家公子得了探花,不管是靠臉還是靠才學,總是一件喜事,再加上他自己的堂侄也得了二甲傳臚,自然是跑不掉這場應酬.

一下子,除了翰林院掌院6元皓拒絕了,其他閱卷官都一起去了醉霄樓.

在席上,李茂找個時機悄悄的拉出了鴻臚寺卿崔明恩,對他拱了拱手,問道:"聽聞崔大人看中了我那堂侄,想要他入鴻臚寺?"

崔明恩就知道李茂會問.張寧和他家是姻親,怎麼有不透風的道理.他也早就準備好了這一問,於是大大方方地把自己如何見到李鈞仗義執言,如何賞識與他,如何希望他進入鴻臚寺學習,好日後前往汾州邊境管理互市等等說了個清楚.

李茂也沒想到自己那有些木訥的堂侄居然有這般的運氣,在他看來,心直口快的李鈞要麼入翰林院混個散職,跟著他後面學習為官之道,要麼就進御史臺,做個得罪人的言官,卻沒想到他的機遇在這裡.

一想到自己這個堂侄和家中那些羯人姑娘霧以及盧默那一幫羯人小夥子都處的很好,李茂也不禁承認對於李鈞來說,這也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知道鴻臚寺是看重李鈞本人,而不是想要借他的關係,李茂也為這個堂侄十分高興,不但替李鈞謝過了鴻臚寺卿的賞識,還定了金殿傳臚以後讓李鈞上門去拜謝.

鴻臚寺卿見李茂沒有一點嫌棄這個官位小,升遷慢,條件艱苦的意思,心中也讚了一聲李茂的心胸,對李鈞更是有了期待.

兩人回席後在宴上相談甚歡,就連其他大人們都莫名其妙.

這兩人之前基本沒什麼交集,怎麼突然就這麼熟稔起來了呢?

只有知道箇中緣由的張寧在把盞而笑,對李鈞未來能走多遠也好奇了起來.

同日下午,信國公府內.

"太夫人!太夫人!"報喜的家人飛快的跑入北園內,在持雲院的門口大聲地報道:"堂少爺得了二甲第一的傳臚,金榜已經放出來了,大喜,大喜啊!"

顧卿正坐在屋子裡和三個孩子說話,突然聽得看榜的家人來報,喜不自勝地站起身來."快快快,快叫他進來回話!"

那家人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長得十分精神,一進屋先利落的給顧卿跪下磕頭,然後笑著通報著:"就是剛剛的事兒,國子監祭酒家的齊大公子得了狀元,騎馬遊街,親自到龍棚裡送的金榜聖詔,小的見二甲黃榜上第一名的就是鈞少爺,立刻打馬回來報喜了!"

"我大哥二甲第一?"

"齊邵果然得了狀元!"

"榜眼探花都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