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咱有權有勢

李鈞拿了那朵牽牛花,表面上淡定,實際上心裡都已經抓狂抓到死了.

他的長處本來就不是作詩,素日裡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急智來,所以他拈著花,看起來胸有成竹,其實一腦子漿糊在翻滾.

鼻尖上已經有些冒汗了.

離得最近的那少年冷哼了一聲.

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不過是一朵牽牛花而已,又不是什麼名株奇花,閣下要想這麼久,不如讓後面的人先來拿花,吟了入席,省的都在枯等."

那探花使一席話,讓進士都注視起李鈞來,就連坐在主席位上的大皇子也露出了關切的神色.

大皇子自然能看出是這個少年找茬,這世上精於實務而不善詩詞的人也是有的,說不定李鈞就是這樣的人.

但官場險惡,這少年在當面聲已經算是比較容易對付的,若李鈞以後要走上仕途,像今天這樣的事還不知道會遇見多少.

他可以看在信國公府的份上幫他解一次圍,卻不能幫他解一輩子.若是此次他被人看輕,以後一輩子都會有陰影.

李鈞被他們盯得後背熱,也不知道怎麼就突然張開了口.

"葉細枝柔獨立難,誰人抬起傍闌干……"

這話的意思是說牽牛花並不是堅強又獨立的花,甚至要依靠闌干才能生長,確實不是什麼讓人驚豔又具有風骨的有名之花.

在這裡作詩的進士們,大部分都是借花詠自己,或是抒自己的抱負,或是彰顯自己的個性,還沒有一個向李鈞這樣一開口就說"啊,我實是才能有限,也確實依靠著堅強的後盾在生長"這樣的.

‘還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才沒德’.

那少年心中嗤笑一聲.

這詩不但平淡,而且立意不高,實在稱不上什麼佳作.

李鈞被眾人盯著憋出了這一句,後面的兩句就像是自己生出來一樣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也許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吧,李鈞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不要表現出其他情緒,平靜地吟出了後兩句.

"一朝引上簷楹去,不許時人眼下看."

"葉細枝柔獨立難,誰人抬起傍闌干.

一朝引上簷楹去,不許時人眼下看."

後兩句一出,那少年在心裡把這詩默默吟了一遍,臉上的不屑也漸漸收了回去.

趙聃在一旁笑的比牽牛花還燦爛,身後的進士們也一片叫好之聲.

李鈞捏著花,心中道了一聲"僥倖",慢吞吞地把花插在了腰帶上.

叫他像是其他人常做的那樣在頭上簪花,把喇叭花頂在腦袋,就算他臉皮再厚,也做不出來.

若是齊邵趙聃那樣的美男子還好,他這樣的黑皮書生,還是算了吧.

大皇子見李鈞果然靠自己作了一詩,而且前抑後揚,用"我就是沒你們才華驚人,也不是能獨當一面之人,但我依舊在往上走,只要給我走到屋簷上,你們都要抬頭看我."徹徹底底地打了那少年的臉,心裡也覺得挺痛快的.

他是少年人,自然喜歡看這樣的結局.

要知道李鈞的名次是二甲第一,現在已經在那位探花使之上了,這意思差不多就是叫.[,!]人家洗吧洗吧睡了,他自己已經在上面了,你都已經抬頭看了,就不要老想著讓人家下來.

自古文人相輕,若是一時才傑,難免傲氣.如是一味謙讓,反倒讓人瞧不起.李鈞要想在這些天子門生之間相處,不怕狂傲,就怕名不副實.如今詩也做了,臉也打了,這才算是真正的摸到了該有的門徑.

大皇子見場面僵了起來,笑著擊起了掌.

"我曾聽太傅說過,牽牛花別名‘勤娘子’,從春莫始,每日只要雞一開始叫,就往上爬,終會爬滿屋簷闌干,盛開在整個夏日.李鈞此詩做的極好,人說勤能補拙,這世上哪裡有那麼多天賦驚人之人?無非勤爾.還望各位也能學習勤娘子的勤奮,無時無刻都要努力向上才是."

"恭聽殿下訓示,我等一定牢記殿下之言."齊邵是這屆進士之,連忙出聲回應.

李鈞詩也做完了,花也插好了,自自然然地落了席.他是二甲傳臚,金殿之上的第四名,坐在大皇子的右第二位,前面就是還沒入席的趙聃.

大皇子仔仔細細地看著李鈞,突然說了一句:"你長得和李國公有些相似."

他曾見過李茂幾次,自然知道李茂也是個方臉.

"是的,殿下.我們李家人長得都很相似,以方臉闊鼻居多,麵皮也不白."李鈞知道自己和齊邵等人一比實在是醜的多,也不避諱,直言他家人都長這樣.

大皇子點了點頭,在心裡勾勒出一個方臉圓身子的李銳出來.

然後他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寒顫.

母后說李銳是最好的伴讀人選,父皇也說了無論如何李銳都會去他身邊,他早已經把李家人當做了自己人.但是他生性喜歡美麗的事物,就連他宮中的宮女和太監都比其他地方的齊整一些.

他自然是希望來的伴讀是個面目清俊,看起來眼睛不累的少年.

可他一見李茂和李鈞的長相,再結合自己打聽到的李銳是個胖子的訊息,立刻組合出一個上方下圓的怪異之人來,心中暗叫了一聲"好苦好苦",為自己未來眼睛遭罪的日子哀悼了一陣.

託李鈞的福,後來這那位探花使都在很老實的給各種花,再也沒有弄出什麼么蛾子.若是刁難了一群人,這人以後別說想做官了,就是進了翰林院,怕也只有被孤立的份.

但即使如此,這個少年的人品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國子監裡許多學生是和李鈞相熟的,本身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這批同年中又以國子監學子為多,自然而然都就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