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願望

此時方氏正在逗弄一隻屋簷下養著的八哥,乍聽到丈夫的話,還沒轉過神來,傻乎乎的說了一句"把她接走了啊,精神不好是該回家住幾天."

李茂也傻了,沒想到自家妻子是這個反應.

待方氏逗了一會兒,突然像是腦子轉過來了,猛然一扭頭!

"你說什麼?殺了人?胡姨娘?"

聲音比八哥還尖銳.

李茂不露痕跡的齜了齜牙,他的耳膜還在一陣鼓動.

"你先別激動,我就是怕你激動才沒和你說."李茂連忙安撫妻子的情緒."你家裡還是有內鬼,有人在楊氏的枕頭裡下了藥,讓她精神恍惚,以至於出現幻覺,狂殺人."

"是和劉嬤嬤一夥的嗎?"方氏一聽到內鬼,立刻就想到了劉嬤嬤.

劉嬤嬤是岐陽王餘孽的人,目的是讓他家自相殘殺,雞犬不留,好為岐陽王報仇.可張寧……他到底是尹朝餘孽呢,還算單純只是替侄子出氣?李茂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到底該不該怨他.

畢竟因是他們夫妻倆先種下的.

但此事不能和她妻子說明白,甚至不能和岳父說明白.此時方家和李家都元氣大傷,再也不能繼續冤冤相報了.

就當他什麼都不知道吧.

所以李茂不置可否地回妻子道:"也許是,也許不是.楊氏的貼身丫頭有好幾個受不住刑自盡了,還有幾個問不出東西來.此事註定成為無頭公案了."

方氏方才得到的好心情立刻敗得乾乾淨淨,臉色也是鐵青.

"我們家到底做了什麼孽,這麼多歹人一直盯著?大伯一條人命還不夠嗎?非要我們家死的乾乾淨淨才夠?我孃家從來都是低調行事,楊氏今年才二十一,這就下堂回家,以後日子怎麼過?"方氏攥緊了帕子,牙齒也咬的嘎嘎響,"銘兒說我娘氣病了,就是為了這個?"

"岳母治家不嚴,誥命降了三等.你弟弟……如今只有從八品了."

京官的從八品,和看城門的守門官也差不多了.

方氏一下子跌坐在長廊靠湖的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她爹今年已經六十,她娘和老太太一樣,當年生了兩個孩子,戰亂中都沒有保住.她是老來女,從小過的極好,沒受過什麼委屈,就連嫁人,也都算是高攀了.

如今他爹已經快要致仕,她娘也沒有了誥命,她大弟今年已經二十四了,還在外面混著一個七品的地方小官,她小弟失了聖寵,又降到從八品……

她家,等他爹致仕,就算是徹底敗了,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爬起.

"這下藥之人好狠的計謀,好狠的手段……"方氏身上直抖,也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嚇的,倒把李茂嚇得不輕.

"既然要害人,自然手段越狠毒越有效,這次是我們失了防範,下次小心避免就是."李茂環住妻子的身子,抓著她的肩膀,逼著她看向自己."你家雖遭了大創,可我家還沒倒呢,我還在呢,總不會讓岳父岳母受苦的."

方氏靠在.[,!]李茂身上,一下子想著自家的弟弟,一下子想起年邁的父母,想著自己嫁的總歸是個良人,終身有了依靠,也能照拂到孃家;又想著孃家實在沒什麼好讓人謀算的,會被盯上,總還是因為受到自家連累的緣故.

一時間昏昏沉沉,也不知道想了多少.可日子總還是要過的.

正如丈夫所說,他還沒倒呢,自己也沒倒呢,總會好起來的.

"老爺,中秋那天,我想請我娘和我弟妹過府陪我."

"好,你既然覺得在家裡無趣,就下帖讓她們來陪你吧."

中秋夜.

南方的洪災隻影響到了朝廷,以及京中南北通商的商人們.

對於京中的老百姓來說,洪水離他們是在是太遙遠了.中秋月圓,應該是歡樂的日子,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是攜老扶幼出來賞月觀燈的日子,這個時候,想著洪災做什麼呢?

此次中秋,官府並沒有組織任何慶典,也沒有沿街張燈,但東西兩市的商家還是自的開始裝飾街市,為這中秋佳節營造著節日的氣氛.

只是因為南方通商道路受阻,還是影響到了許多商品的價格,這些商家雖然依舊歡歡喜喜的佈置著店鋪,但心中對這物價波動的大勢還是十分擔憂.

因為今年中秋之前剛剛遭遇洪災,國子監依舊要在國子監門前"放燈"祈願,並且鼓勵百姓在國子監學生們搭建起來的"放燈臺"上一同祈願.

今年雖然沒有掌議齊邵來主持一切,但有了上元節的經驗,國子監的學生們坐起來也是輕車熟路,如果不出意料,這"放燈"祈願將成為國子監一項長期進行的活動.

顧卿其實已經在方方面面改變了整個大楚,但她自己卻並不自知.廄街頭巷尾的說書先生們說的書早就變成了《三國演義》,李碩李老國公的形象在這蟹夫走卒的心目中已經拔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劉備,曹操,孫權,呂布,趙雲……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英雄,即使是婦道人家,說起甘夫人,說起貂蟬,也都忍不住低頭嘆一聲"女人不易".

顧卿在花嬤嬤的攙扶下從東市裡穿過,眼見著今年多了許多"三英鬥呂布","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等主題的燈,心中越感慨良多.

江南因為洪災的原因,《三國演義》還沒有刊刻行,但最遲秋天,大楚各大書局書社就會漸漸開始上架販賣.到那時候,《三國演義》到底會為大楚帶來什麼,又會對李家帶來什麼,顧卿十分期待.

顧卿今年身體不好,只准備在東市逛逛,再去護城河邊放盞河燈,就要啟程回府.不過她倒是同意了李銘和李釗兩個孩子留下來遊玩,可以晚一點再回去.

李銳和李鈞並不跟著顧卿一起遊玩,而是自由活動,顧卿雖然覺得有猩惜,但孩子們大了,總有了自己的交際,如今李釗和李銘是年紀還小,等年紀大了,說不定也都各自活動,再也不能陪她一起夜遊廄了.

這麼一想,顧卿有些泱泱的,連逛街都提不起精神來.

"奶奶,我們去買盞河燈吧!"李銘興致勃勃的指了指沿河的攤子.除了放燈的人,其餘最多的就是販燈人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