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章 山水相逢也重逢

而正陽山年輕一輩的出戰劍修,正是仙子蘇稼,擁有一枚上品養劍葫的修道天才。

風雷園那邊,則是一位園主嫡傳弟子,名聲不顯,可以說是籍籍無名,甚至還不如那個師弟劉灞橋,但是這種一洲矚目的巔峰大戰,風雷園豈會兒戲?

陳平安帶著她們走下樓,去往船頭。

打醮山祖傳下來的花鳥長幅,有各種栩栩如生的彩墨飛禽,在畫卷之上飛來飛去,還會出各色聲響,清脆空靈,當條幅完全拉伸開來,懸掛於船頭的高空之上,長達五六丈,寬達兩丈,近看極其巨大,可若是待在高樓房間遠觀,哪怕渡船多練氣士,依舊看得清楚,仍然會覺得不盡興。

再者劍修出劍,快若奔雷,細微如,雷霆萬鈞,

劍道蘊含的精微意氣,轉瞬即逝,當然是近距離觀摩才是上上選。

於是位置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三座獨門獨棟的宅院,在第一排位置上,不但準備了瓜果點心,還有渡船花重金請一些旁門幫派**、栽培出來的美婢,以及杏花坊的幾位當紅花魁,至於那三撥人願不願意領情,兩說。

之後就是陳平安這樣的天字房客人,心情好的話,可以攜帶屋內婢女,孑然一身單獨前往,自然更無不可。

因為不可擅自動用術法神通,而且身形懸空,太不像話,誰都想佔據著更高視野,會更亂,說不定就要捅出簍子,所以對此渡船嚴令不許客人御風升空,沒得商量。

所以大多數人都搬著椅子凳子,其實跟市井集市的百姓湊熱鬧看廟會,沒啥區別。

春水秋實年紀不大,卻是熟稔此事的,還有領事幫著開路,暢通無阻地到了座位,位置極好。

使得貌不驚人的草鞋少年,一時間惹來頗多好奇視線。

難道是個脾氣乖張、喜歡裝窮的豪閥嫡傳?

要不然你穿那麼一雙草鞋,是要下地鋤草還是下田插秧啊?

三把紫檀大椅,椅子兩兩之間有一張案几,放著一小碟名為苦雀舌的俱蘆洲特產名茶,不用泉水煮茶,生嚼茶葉即可,入嘴微澀,漸漸苦,熬到約莫半炷香後,竟是渾然一變,甘甜清洌遠勝茶水,所以被笑稱為“半炷香茶”。

大戰尚未拉開帷幕,三人閒來無事,春水就對嚼著茶葉的陳平安講解妙處。

原來此物能夠清肝明目,是三洲豪閥世族的心頭好,不缺錢的文豪碩儒之間,最喜歡饋贈這種靈茶,以至於在一些個崇尚茶道的王朝國家,此茶促成了一股雅賄之風,那可就不是幾兩半斤的苦雀舌,而是一大盒送禮,而官員貶謫,好友送行,更是砸鍋賣鐵也要湊出些苦雀舌,算是寄予“苦盡甘來”的美好寓意。

除此還有各色精美糕點和靈物瓜果,價格不菲,只是比起一兩難求的苦雀舌,就要遜色許多。

山上山下的聯絡,比陳平安想象中要緊密許多,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著天塹鴻溝,但是之上架有座座橋樑,種種禮尚往來,其中皆是暴利。

陳平安一邊豎耳聆聽春水的言語,一邊不露聲色地觀察四周,最主要還是前方三撥客人,毫無懸念,是山上神仙中的有錢人。

渡船從俱蘆洲而來,雖然也有往返生意的可能性,但多半還是俱蘆洲本土人氏,因為幾乎哪怕是稚童也是如此,只不過長劍換成了短劍而已,

但是無論婦孺老幼,只要是佩劍,就絕不花俏,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劍鞘沒有鑲嵌奇珍異寶,更無拖曳一根華美劍穗。

在陳平安正前方,是一大家子,身材極高的婦人,坐在主位上,顴骨高聳,姿色絕對稱不上美人,但是氣勢凌人,習慣性嘴唇抿起,喜歡眯眼觀人。

她身邊是一位殷勤跑腿的文雅男子,相貌堂堂,面如冠玉,但是隻要是跟婦人說話,就滿臉笑意,弓背彎腰,不像是什麼一家之主,若非屁股底下的座位騙不了人,反倒是更像浪蕩貴婦私下豢養的小白臉。

他懷裡抱著一個四五歲大的孩子,模樣隨男人,粉雕玉琢,頗為討喜,氣度則是完全隨婦人,就不那麼可愛了。

一位鶴雞皮的老嫗,是家族的教習嬤嬤,身邊跟著一個俏麗丫鬟,氣質跟老嫗如出一轍,很冷。

還有一位身材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婦人左手邊的椅子上,偶有轉頭,望向那個殷勤男子,嘴角便滲出一絲譏諷。若是與他對視,男子非但不會遮掩輕視之意,反而堂而皇之地扯開嘴角,而那位一家之主身份的男子,竟然主動點頭陪著笑。

陳平安藉著欣賞那幅畫卷的機會,把所有細節收入眼簾。

秋實忍不住直愣愣多看了幾眼,很快就被春水擰了一下胳膊,不曾想那名高大男子身體後仰,轉過頭,皮笑肉不笑地咧咧嘴,露出一口雪白森森的牙齒,嚇得秋實趕緊低頭,大氣都不敢喘。

在男人轉回頭去後,春水氣得狠狠踩了秋實一腳,疼得後者倒抽一口冷氣,滿臉哀怨望向姐姐。

最左邊,孤零零坐著一個儒衫老人,頭戴一頂老舊貂帽,脫了靴子盤腿而坐,縮在寬大椅子上,有些滑稽可笑。

右邊,兩名年輕劍修,一男一女,瞧著歲數都不大,二十歲出頭,至於真實歲數,難說。

年輕男子橫劍在膝,輕輕拍打劍鞘。

女子除了懸佩長劍,髻之間,不插珠釵,竟是一柄無鋒小劍,只是小劍劍柄,懸掛下一粒黃豆大小的雪白珠子,熠熠生輝,正大光明。

這不明擺著昭告天下,我身懷異寶嗎?

恐怕這就是藝高人膽大吧,陳平安只能如此解釋。

總之最前邊佔據著最佳位置的三撥人,沒有一方像是好惹的。

陳平安深呼吸一口氣,屏氣凝神,目不轉睛地望向那幅畫卷。

正陽山,護山搬山猿。仇家之一。

而且是那種必須得報仇的大仇家。

風雷園劉灞橋,也算舊識。好像偏偏喜歡上了正陽山的仙子蘇稼。當時寧姑娘還問了一個讓劉灞橋很難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