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七十四章 他鄉遇故知

魁梧青年報了兩家酒鋪地址給陳平安,“願意買酒就自個兒去,我就不讓人覺得無事獻殷勤了,免得你我雙方都提心吊膽。”

他與陳平安抱拳告別,大踏步離去買酒了。

是個爽快人。

陳平安心中嘆息。

被魁梧青年當做腰帶的那根鐵鏈,分明是驪珠洞天在破碎下墜前鐵鎖井的那條粗壯鐵鏈,當時陳平安就聽說是給此人拿走了這樁大機緣,除了那五行之物,驪珠洞天當時隱匿市井的諸多法寶當中,就以此物與宋集薪的碧綠葫蘆、山魈壺,一把光明鎮邪鏡在內的五六件,最為珍貴,又以這條鎖龍鐵鏈最為價值連城,曾是成功束縛住世間最後一條真龍的一根縛妖索,品相之高,可以想象。

如今已經被此人煉化成了本命物,就這麼正大光明地公然示人,估計要麼是藝高人膽大,要麼是靠山足夠高,或者兩者兼備。

那是陳平安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外邊的天地。

正陽山搬山猿,雲霞山蔡金簡,清風城許氏,老龍城苻南華。

那是一場接一場的生死境遇,是陳平安最艱辛的一段歲月,那種無助,比陳平安在未來的歲月裡,在蛟龍溝面對元嬰老蛟,在老龍城面對飛昇境杜懋,還要來得巨大。

只不過就像盧白象那次在小院裡吐露心聲,在人生道路上,只要荒蕪中能夠遇見了一朵花兒,一切就會不同。

陳平安遇上了一位她笑起來,陳平安感覺自己就像天底下最有錢人的好姑娘。

怎麼會不喜歡呢,怎麼捨得不將她放在心頭呢。

老龍城最後一次與範二在在藥鋪屋頂上喝酒,陳平安說,“我喜歡的姑娘,她已經是最好看了。可是比最好看更好看的她,是我在看她的時候、她假裝不知道的時候,側著臉,睫毛微顫的模樣。”

當時範二有些懵,問他,你陳平安他孃的到底是有多喜歡那個姑娘啊!

陳平安當時有些喝高了,就是捧著養劍葫傻樂呵。

————

在陳平安循著路線去找真正地道的老水井酒,魁梧青年不願跟這位離開驪珠洞天的年輕人再次撞在一起,免得惹來猜疑,就特意挑了家別處酒肆,路上有位神氣內斂的老者悄然出現,來到青年身邊,說了一件小事。

青年氣笑道“這幫傢伙腦子進水了吧,真是要錢不要命,你捎話給管事的人,讓他們收手,別去給人打牙祭了。”

本想再說點什麼,想著藉此機會,收拾收拾蜂尾渡的不正之風,只是一想到野修散修的生活不易,青年就無奈搖頭,“就這樣吧,也不用刻意敲打他們,都是自己的造化。但是我方才偶遇的這夥外鄉人,不許蜂尾渡任何人去招惹。再有,借這個機會,你私底下去幫著老劉將那筆債還清了,按照規矩來,是幾顆小暑錢就是幾顆,在這之後你再找機會嚇唬老劉一次,讓他別再當個爛賭鬼,他如今那點家底,讓他這輩子過得舒舒服服,還是足夠的。”

老者小心翼翼詢問道“若是以後劉杆子管不住手,再去賭?”

魁梧青年說道“那就是他咎由自取了,我幫得了一次,幫不了一世。”

老者欲言又止。

魁梧青年搖頭道“那枚玉璽,雖然貨真價實,可是一般練氣士,沾不得,師父說過,別小看是亡國的殘留氣運,這裡頭的福禍大了去,畢竟文景國蔣氏還有個太子爺,如今尚在山上修道呢。至於那個一門心思想要湊足文景國十七寶的傢伙,走的是扶龍術一途,他是合適的,我們不行,這類事,管不住貪念,跟老劉就是一路人了,說不定還要不如,咱們練氣士修長生,本就不佔理,再跟老天爺賭手氣,活膩歪了吧。”

老者奉命離去。

這位默默隱居蜂尾渡的老扈從,正是先前那位一眼看出陳平安“氣勢”的金丹修士。

魁梧青年一路上唉聲嘆氣,直到買了壺酒,喝到了最醇厚地道的仙人釀,這才心情好轉些。

他年幼時被路過海邊的雲遊高人相中,跟家族說是根骨極好,收為弟子,爹孃高興答應下來,因為一開始家族長輩都篤定自己不適合修道,被家族內性情早熟的那撥同齡人視為廢物,受盡白眼,之後他就小小年紀離開那個家族,給師父他老人家帶來了蜂尾渡,就在那條夾蜂小道位於尾巴上的破舊巷子住了下來。這些年,修為攀升很快,機緣也有抓住不少,只是青年對於那個高高在上、規矩森嚴的家族,沒有什麼要衣錦還鄉、揚眉吐氣的念頭,只想著偷偷回趟家,見過了父母、報答養育之恩就行了,不過倒是那個出身家族長房嫡系的姐姐,青年倒是一直感恩在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山上人喜歡嘴上講這個,內心卻不會較真,他倒是願意較這個真,所以哪怕師父心疼得厲害,自己仍是執意送出了那條被他無意間捕獲的小東西,作為她的嫁妝之一。據說當時整個家族都轟動了,不敢置信。

做人能夠不欠錢,不虧心。

他覺得這樣挺好。

喝著酒,酒肆老闆娘是位姿色平平的婦人,老實本分,守著祖傳手藝和那口老水井,不太會做生意,本該日進斗金的聚寶盆買賣,愣是給她做成了小本買賣。這麼些年過來,親眼看著這位昔年性情溫婉的鄰家大姐姐,嫁為人婦,年復一年賣著酒水,遇上了言語輕佻的酒客,還是會臉紅,會羞惱,但是她的眼角,也一點一點長出了皺紋,魁梧青年便會慶幸自己遇到了師父,說不定哪天老闆娘的孫子都老了,他還是當下這般容貌。

蜂尾渡雖是仙家渡口,可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市井百姓,不在少數。

師父總說,這些甲子即白、七十已古稀的山下人,才是山上一小撮修道之人的根本所在。

沒了他們,所謂修道,就是一座空中閣樓。

魁梧青年對此沒想太多,委實是懶得想這些,反正他對於修行,一直喜歡隨遇而安,不主動害人,被人害了也不心軟。所以師父一直勸他在青鸞國唐氏、雲霄國嚴氏、慶山國何氏三位皇帝當中,挑選一個,然後隱姓埋名,去朝堂上砥礪道心,早早對症下藥,化解心魔,省得將來某天躋身了元嬰才臨時抱佛腳,只是他一直推託不去,一天到晚跟帝王將相打交道,有甚意思?唐氏皇帝揮霍無度,死要面子,喜歡跟山上神仙比拼財力,慶山國何氏皇帝癖好古怪,後宮有那驚世駭俗的“五媚”,朝野上下,烏煙瘴氣,嚴氏皇帝野心勃勃,勵精圖治,可心狠手辣,比商家子弟還喜歡打算盤,據說還親筆杜撰了一篇膾炙人口的《錢本草》,說那“錢,味甘,大熱,亦毒亦藥,能通神,可使鬼推磨”,一語道破了商賈之術。

他喝過了一壺酒結了賬,將酒壺裝滿了幾十斤水井仙人釀,別在腰間,揚長而去,還多要了兩小壺美酒,手指夾住兩隻酒壺。對此婦人見怪不怪,整座蜂尾渡,都知道這個青年身份不簡單,誰都不敢招惹,很小年紀就住在夾蜂小道巷子深處的他,也從不招惹誰,據說只是替某人照看著半條巷子,負責收取租金。能夠在夾蜂小道租下一棟院子的人,不是錢包鼓鼓的散修仙師,就是附庸風雅的三國將相公卿,其餘都是些直接買下宅子的本地勢力,後者對待那位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青年,敬重有加。

魁梧青年走回巷弄,漸入巷子深處,在他身後五十步外的巷子中段位置,門對門有兩座空著的大宅子,大門上張貼有幾百年沒有更換、卻始終嶄新的彩繪門神,左手邊是兩幅文門神,右手邊宅門上則是兩尊武門神,青年先前走過兩座宅子的時候,一手丟擲一隻酒壺,左右總計四幅彩繪門神熠熠生輝,各自伸出一隻金色手臂,接住酒壺後,收回“門內”,然後兩邊畫像上,便有文、武門手持莫名多出的一隻紙繪酒壺,喝過了酒,就將手中酒壺向附近的同僚遞出,喝完了酒後,四位彩繪門神恢復正常,只是一位大髯武將門神的鬍子處,紙張似乎有些浸溼,只是很快就乾涸如舊。

魁梧青年回到獨自居住的宅子,冷冷清清的,這麼多年來就是這個鳥樣,師父他老人家喜歡各地逛蕩,以前每次信誓旦旦,說這次一定要給他找個如花似玉的師孃回來,這次倒不是奔著那個天曉得是不是還在孃胎裡睡大覺的未來師孃去的,是正經事,說是為了某位上五境神仙兵解後的琉璃金身而去,有幾份墜落在了寶瓶洲版圖上,一旦搶到其中一塊,就大財了,媳婦本算是有了。為此師父還找了一位至交好友,不然他未必爭得過差不多歲數的幾隻老王八,有了那位朋友助陣,可能性就大了。

魁梧青年也有些顧慮,擔心如此重寶,那個所謂的朋友,會不會眼饞。

師父大笑著說,寶瓶洲所有人都有這個可能,這位自稱玉面小郎君的老烏龜,絕對不會,此人雖然脾氣又硬又臭,比茅坑裡的石頭還不如,可這個人,修行路上,被譽為“心中無鬼”,這輩子為了朋友義氣、宗門榮辱兩事,兩次死戰,兩次躋身玉璞境後,兩次跌回元嬰境,這份英雄氣概,便是飛昇境都未必有,風雪廟的鑄劍大師阮邛,如今已經是兵家聖人了,早年一樣出了名的脾氣耿直,就曾揚言,只要是此人需要一把劍,他阮邛不但立即鑄劍,還會親自送去山頭。

魁梧青年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篤定人心的師父,便放下心來。

一時間對那位綽號比較“風雅別緻”的師父老友,有些好奇。

————

陳平安又多買了兩壺老水井仙人釀後,一行人去了蜂尾渡最後一處遊覽勝地,是一棵蔭覆數畝地的千年古杏樹,大樹底部空腹,丟滿了銅錢和金銀,關於此樹,自稱劉杆子的那位包袱齋漢子,很是說道了一番,在文景國廢墟上崛起的慶山國之前,這棵老杏樹就極有故事,先早早被青鸞國唐氏開國皇帝,破格御封為帝王木,後來文景國皇帝不甘落後,派遣一位廟堂宰執專程來此敕封,估計降了一等,地方俗稱宰相樹,最後雲霄國皇帝也湊熱鬧,三百年前正是雲霄國鼎盛之時,一位功勳武將騎馬來此,立碑撰文,所以如今雲霄國百姓依舊習慣稱呼為將軍杏。

帝王木,宰相樹,將軍杏,一樹三敕封,可謂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