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二章 問劍高位

原來在兩人言談之間,在桐葉洲本土修士當中,只有一位女冠仗劍追逐而去,御劍路過然臺地界邊緣,最終硬生生攔阻下了那尊遠古餘孽的去路。

相較於擅長逃難避禍的桐葉洲修士,扶搖洲修士群居的天地北方,竟然在一位渾身帝王氣的男子帶領下,率領聚攏在身邊的百餘位練氣士,與那太平山女冠黃庭一般無二,強行拖拽住了一尊遠古餘孽。只不過在此破境躋身玉璞境的黃庭是純屬無聊,找一場架打,至於扶搖洲這個身披大霜寶甲的純粹武夫,則是為了掙錢賺氣運。

天地西方,一位少年僧人一手託缽,一手持錫杖,輕輕落地,就將一尊遠古餘孽拘禁在一座荷池天地中。

少年僧人低頭望去,掌心佛缽當中,拇指大小的朵朵荷花,至於那尊遠古餘孽小如一粒芥子,正在翻江倒海,依舊徒勞,只是激起些許漣漪而已。

東邊,大玄都觀劍仙一脈的一位年輕女冠,與兩位歲除宮修士在半路碰頭,合力追殺其中一尊橫空出世的遠古餘孽。

哪怕如此,依舊有四條漏網之魚,來到了“劍”字碑地界。

寧姚等候已久,在這之前,四下無人,她就玩過了一遍又一遍的跳房子,可還是百無聊賴,她就蹲在地上,找了一大堆差不多大小的石子,一次次手背翻轉,抓石子玩。

只是等到寧姚察覺到那些遠古餘孽的蹤跡,就立即站起身,而最先靠近劍字碑的那個存在,好似與其餘三尊餘孽心有感應,並沒有著急動手,直到四尊龐然大物各自佔據一方,剛好圍困住那塊石碑,它們這才一起緩緩走向那個暫時失去仙劍天真的寧姚。

寧姚就由著它們圍剿自己,只是腳尖輕點,將一顆顆石子踢飛出去。

她隨便瞥了眼其中一尊遠古餘孽,這得是幾千個剛剛練拳的陳平安?

寧姚嘴角微微翹起,又迅被她壓下。

她抬起手,一把仙劍出鞘也出匣,被寧姚握在手中。

與此同時,再無需與“天真”問劍的本命飛劍之一,斬仙現世。

瞬間刺透一尊遠古餘孽的頭顱,後者就像被一根纖細長線懸掛起來。

斬仙去勢極快,整個遠古餘孽如同被一條條劍氣絲線禁錮在原地,只要稍稍一個掙扎,就要扯裂出無數道巨大傷痕。

寧姚陰神遠遊,手持一把劍仙。

一個好似飛昇境大修士的縮地山河大神通,一個渺小身形驀然出現在身高千丈的遠古餘孽眼前,她雙手持劍,一道劍光斜斬而至。

與此同時,大地之上,細微劍氣茫茫如起雲霧升騰,方圓千里之地,彷彿白雲中。

天空高處,雲聚攏如海,浩浩蕩蕩,緩緩下墜。

沒什麼小天地,劍意使然。

一尊餘孽雙臂亂砸,金光縈繞全身,龐然身軀依舊如墜劍氣雲海當中,以雙臂和金光與那些凝為實質的劍光瘋狂搏殺。

被寧姚陰神一道劍光斬成傾斜兩半的巨大身軀,金色熔漿如修道之人之鮮血,相互牽扯裹纏起來,自行彌補傷口。

劍仙一斬再斬,相較於別處戰場,井然有序的斬仙劍氣牢籠,一把仙兵品秩長劍拖曳出的成百上千條劍光,毫無章法可言。

純粹以劍修至大殺力對敵。

寧姚現出一尊身披金色法袍的千丈法相,御風離開劍字碑,手持劍氣凝聚而成的一把長劍,一劍削掉一尊遠古餘孽的頭顱,再一劍釘入頭顱當中,暫時失去頭顱的神靈餘孽轟然後仰倒去,被寧姚法相一腳踩在心口處,再抖腕將貫穿餘孽頭顱的那把長劍,再次刺穿遠古餘孽的,後者如無頭屍體捧在前。

倒地不起的遠古餘孽其中一條胳膊被寧姚法相踩住,另外一條胳膊試圖打斷寧姚法相腳踝,被寧姚彎腰一把拽住餘孽手腕,使勁一扯,隨手丟往遠處。

至於寧姚真身,依舊留在原地,這場廝殺的真正大敵,不在於這四尊難以真正斬殺的遠古餘孽,而是正在緩緩生成的大道天劫。

它們要趁仙劍天真不在這座天下,以一場本該仙人破開瓶頸後引的天地大劫,鎮壓寧姚。

好像完全無事可做的寧姚真身,只是站在原地,安安靜靜等著那場天劫,一開始她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把“天真”哪怕可以趕回戰場,極有可能都會故意放慢返回度,好等她寧姚大道受損,在天劫後跌境,就能夠找機會顛倒身份,從劍侍成為劍主。

寧姚不覺得那個好似頑劣小丫頭的劍靈能夠得逞,不愧名為天真,真是想法天真。

那四尊遠古餘孽,看似連寧姚真身都無法靠近,但事實上,寧姚同樣難以將其斬殺殆盡,總能死灰復燃一般,方圓千里之地,出現了無數條大大小小的金色江河、溪澗,然後剎那之間就能夠重塑金身,再分別被寧姚本命飛劍斬仙、劍氣雲海、寧姚法相、手持劍仙的寧姚陰神一一打爛身軀。

這就是劍修的唯一癥結所在,飛劍也好,劍氣也罷,都殺力巨大,冠絕天下,但是唯獨最怕劍走落空。

若有幾門上乘的術法神通,或是類似天地隔絕的手段,將那些象徵著大道根本的金色鮮血分開拘禁,或是當場煉化,這場廝殺,就會更早結束。

因為大地上那些如江河流淌的金色鮮血,寧姚飛劍和劍氣再鋒銳無匹,就算能夠肆意切割、粉碎,但是作為比天地靈氣更加精粹的“神靈金身根本之物”,始終無法像尋常對敵那般,只要飛劍洞穿對手的身軀魂魄,就可以將劍氣縈繞滯留在人身小天地當中,順勢攪碎修士一座座好似洞天福地的氣府竅穴。

可如果沒有那道越來越大道顯化的天劫,長久以往,哪怕雙方就按照這個形勢,持續消耗下去,一個折損金身大道,一個消耗心神和靈氣,寧姚依舊勝算更大。

因為那些彷彿契合天地大道的金色鮮血,哪怕飛劍都不損絲毫分量,可是遠古餘孽想要聚攏重塑金身,就會出現一種先天損耗。

這四尊遠古餘孽,與寧姚先前打殺的幾頭,顯然大不相同。之前那些存在,不至於難纏難殺到這個地步。

寧姚抬頭望去,天上好似懸有一圈金色光暈,彷彿一顆遠古高位神靈的金色眼眸,死死盯住了自己。

而大地之上,那四尊遠古餘孽竟然自行如積雪消融,徹底化作一整座金色血海,最終剎那之間矗立起一尊身高萬丈的金身神靈,一輪金色圓暈,如後世法相寶輪,剛好懸在那尊恢復真容的神靈身後。

然後在神靈手臂上,大道顯化而生,各纏繞有一條金色蛟龍、蟒蛇。

神靈俯瞰人間。

劍修問劍天庭。

寧姚高高揚起腦袋,與那尊終於不再藏掖身份的神靈直直對視。

按照避暑行宮的秘檔記載,遠古十二高位神靈當中,披甲者麾下有獨目者,執掌賞罰天下蛟龍之屬、水裔仙靈,其中職責之一,是與一尊雷部高位神靈,分別負責化龍池和斬龍臺。

這尊在遠古戰場上大道受損的高位神靈,在第五座天下沉寂萬年之後,既是在縫補大道,也在與天地大道緩緩契合,所以它就是天劫本身。

難怪如此難殺。

難怪當初白也都未曾出劍斬殺這頭餘孽,因為它已算天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