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咱的第一炮

“秦大人,我們何家送來的子弟7人,本地農家子弟39人,湘軍子弟31人,一共77人!我都測試過,年齡都在1o-12歲,能識字的有47人,不識字的3o人,”陳平拿著旁邊一張紙條說道。

“很好,你繼續忙!”他轉過身看看還在排隊的那些大人小孩,顯然這些人多數都是附近的村民,其中不少是這次應了何家的差來工地上打工的,意外看到這裡招小孩,而且只要小孩能讀完這裡書,不光每月給1兩銀子家用,還包一ri三頓飽飯。

要知道,這時代田裡要出產一兩銀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給三頓飯吃,這下得到訊息的村民都急著把自家小子送來,可憐的那些生女孩的農戶,免不得又回家把婆娘罵上一頓,當初要是肚皮爭氣點,今天可就是真金白銀了。

此時秦鎧心中千頭萬緒,這次招收這批孩子,或許就能成為今後自己的助力,當然他這個研究院自然不會採用傳統的層次教學,這些孩子在最初的一年內完成填鴨式的識字教學,第二階段就是直接由炮廠的工匠進行技術帶教,在學習技術中,有針對xing的強化文化學習。

當然對於學生來說,是有著激勵措施的,一階段每月一塊錢的補貼,二階段就提升到兩塊錢,三階段以此類推,直到能du1i進行機械cao作。這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若是按部就班的進行,一是沒有足夠的教師力量,二是培養的學生也完全沒有針對xing。

其實對於這個計劃,他有著太多的顧慮,這些孩子今後接受的教育無疑是拔苗助長式的,不過現在對於他來說,這也是無奈之舉,他需要儘快培養出能夠應付爆炸式工業增長的人才,這也是應急之策。

而讓他感覺好笑和無奈的是,馬尾船政學堂十餘年培養的大批應該有所作為的人才,卻最終成為了南洋水師中並沒有太多價值的水手或者裝置cao作員,這讓他眼紅不已,現在是需要改變的時刻了。

這邊的基礎教育,秦鎧並沒有投入太大的jing力,將這些少年計劃按照識字與否分為甲乙兩個班級,識字的學生直接由徐國方挑選船政學堂藝圃畢業的工匠進行現場帶教,不識字的小孩則聘請了幾個當地的老先生授課識字。

此外,他還在馬尾學堂裡貼出一張招募學生勤工儉學的告示,馬尾船政學堂的學員也多為福州貧家子弟,船政學堂每月給予白銀四兩的生活補助,不過對於有機會自力更生,還是吸引了大批前後堂的學員,一下子就招募了七八個,這下大大緩解了教師的壓力。

幾天後,秦鎧正在帶著自己那個班級的學員開展傍晚時分的拉練,何勇急匆匆的坐著馬車趕來了,他帶來了戴維醫生從廣州來的電報。

這訊息,秦鎧已經等了很久了,他現在雖然還嚷著不差錢,可是花的都是何興給籌的款子,他袋子裡那幾百兩銀子,還真是拿不出手。

開啟電報,訊息卻有些出乎他意外,馮?施萊爾領事決定乘坐德國兵船“伯爵”號親自來馬尾與他會面,戴維醫生也陪同一起來。

德國人有些迫不及待啊!秦鎧暗自偷笑,這可是個好兆頭,在電報中,他也看到施萊爾職務的變化,顯然上一次的交易為這位德國人帶來了不小的好處。

拿了我的好處,那自然就要回報我了,秦鎧以手化刀,凌空虛劈了幾下,身後面跟著的章奎又忍不住嚷嚷道“教官,您這是練的啥功夫?”

秦鎧回頭凌厲的鄙視了這廝一番,“章奎,這叫過千變萬化斬金手,懂不!”

丁ri昌這幾ri心情不錯,中堂大人那邊已經信去報功了,雖然炮局沒有新的產品,但是光從產量而言,已經獲得起碼是1o倍以上的增幅,光這一點,就能讓李中堂大人興奮一番。

孫師爺也隔三岔五的去火炮廠看看,新訊息不斷送來。炮局的幾幢廠房都基本完工了,而船廠的機床車間正在全力施工,據小吏徐國方說,秦鎧又針對炮局原有的機床進行了改進,而且設計出一種新的鏜床,用於火炮的製作。

他也私下好奇,這秦鎧究竟有多少jing力,不過這問題他懶得去考慮,最近他身體每況愈下,他也考慮過是不是該告老還鄉,歸隱山林,他為官數十年,位居高位也有十幾載了,這宦囊也豐厚的很。

而現在的官也越來越不好做,西洋人到處惹事不說,朝中更是勢力傾軋,他可謂背景深厚,李中堂和左大帥都視他為親信,但是在福州這一府之地,即便是兼任的船政大使也是束手束腳,各方勢力都安插親信其中。

若非這秦鎧橫空出現,馬尾有了這番新局面,他還真就想著向中堂大人索個閒職,現在秦鎧開炮局是他授意的,不過招人、開什麼研究所確是藉助何家之力,這其中的道道,他也猜到一二,這可都是他當年和現在都曾今有過夢想卻始終跨不出的那一步,現在,倒也讓他興趣頗濃的想看看,這年輕人之後到底能有多大動靜。

而這一天,徐建寅來向他辭行,這年輕人也是他看得中的,問起此行的感受,徐建寅只說了兩個字“幸甚!”

在碼頭上,秦鎧親自來為徐建寅送行,兩人站在一處高坡上,遠眺夕陽的無限風光,都有些不捨之情。

徐建寅轉頭看著身旁這個比自己還年輕不少的男子,欽佩不已,自己少年得志,常常嘆息國人安於現狀,但是到了馬尾才現,這裡竟然另有一片全新的天地,他心中隱隱感到,這裡將是牽動國運的所在,這讓他心中頗有些舒暢的感覺。

“烈風兄,此番若非還有重任再肩,我定然要在你的研究所好好呆上數年,方能了我心中那個工業之夢……”

秦鎧自然明白他所謂重任,正是之後牽動國運的“定遠”、“鎮遠”鐵甲艦,他將遠赴歐洲,為北洋水師的鉅艦之夢而奔波,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是對於可以預期的未來,他不免有些淡淡的蕭索之感。

“泰西諸國,仲虎兄可著重於德意志帝國,英吉利素有傲慢之名,難真心為我國造一流之鐵甲艦,鐵甲艦之炮彈,儘可用開花彈,傳統之鐵蛋丸很快就會過時了!此外,若有shè火炮,鐵甲艦必備之。”

想到ri後之戰,秦鎧也只能提出一點點自己的建議,或許能為那一戰提供一些變數,只是有些建議礙於現在的技術,提出來未免缺乏依據,例如定遠、鎮遠炮房的設計,四周均有鐵甲防護,頂端卻無,這主要是考慮炮後煙霧問題,不過這卻為ri後對抗shè炮埋下了禍根。

這段時間的接觸,徐建寅對秦鎧的很多理論都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他是一個善於深入思考和挖掘的科學家,深思熟慮之下更是欽佩秦鎧的這些理論,他可不知道秦鎧是標準的事後諸葛亮,今天很意外秦鎧竟然瞭解自己此行的目的,自然對他的建議也是立刻記下。

兩人依依惜別,此去泰西,茫茫萬里,不知道何ri才能重聚,不過秦鎧相信,他種下的種子遲早要生根芽的。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