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技術的創造性

由造船入手,由重工業而入輕工業,這也是秦鎧規劃的馬尾船政的展方向,船舶工程涉及的技術十分廣泛,而攻克一項技術後,就及時把新技術投入民用產業,從而形成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和資源的有序增長模式。

對於這一點,後世有著很深刻的教訓,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經濟、科研、企業都展飛快,但是大多數都是依靠所謂合資引進技術,而本土所謂的科研機構,每年都申請幾萬項的專利,但是真正用促進生產和民生的卻如鳳毛麟角。

若非21世紀中期對這種畸形的科研模式進行了徹底的大變革,中國的經濟和科技可以說始終會是在一個低層次上徘徊。

現在各工廠的管理模式都進行了一些變動,原來有經驗的小吏自然被留任,在配置上至少三到四名的高階技術工,協助進行相關業務的攻關,這其中的依然是採用了秦鎧喜愛的多組協同攻關模式。

這次大會的jing神,很快就在船政裡傳開了,工人得到了實惠,自然工作積極xing大增,而在各個攻關小組的碰頭會上,更是傳出了讓人震驚和振奮的訊息。

秦督辦親口允諾,攻關小組取得的技術上的突破和成績,都會由船政的技術評審團對技術成果進行評級,每項成果都會對攻關小組進行額外獎勵,特別重要的成果,還能獲得相關產業1o年的利潤分成和技工工人評級的加分。

一時間,船政下的各種攻關課題都成了香餑餑,工人們在業餘時間都積極參與到自己的課題研小組集思廣益。但是……很顯然,技術攻關不是吃飯喝茶,是個人就能搞出來,這其中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和勞動,還需要無比的堅韌和毅力,所以,這股風chao來得快,退的也快。

哪些三天打魚的傢伙很快安心在崗位上幹活,努力練習cao作技能,爭取早ri評上技術等級,而有心的工人,則在這波浪chao中很快形成了一些小的組織,這些小組中的成員一般都有較長的工作經驗,對於本行當的技術相當熟悉。

ri常的加工工作對他們而言已經是非常的簡單,而秦鎧提供的這些攻關專案,能夠充分揮他們個人的天分,去獲得豐厚的獎賞,還能獲得技術上的提高,這真是他們以往曾今想到過,卻一直未曾有過機會的,而這些人很快就形成了一個工廠或車間的核心力量。

安德魯,是幾個月前從德國派遣到馬尾船政進行技術指導的技師之一,也是施萊爾領事特別向秦鎧推薦的幾位高階技師之一,他之前是在德國著名的伏爾鏗造船廠工作的,從事的是船舶設計方面的工作,對於zhèngfu的這次派遣行為,他是非常不理解的,那個遙遠的東方國度,唯一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瓷器和辮子。

若非這次為期兩年的派遣,德國zhèngfu和伏爾鏗造船廠答應給予兩倍的薪酬補助,那是不可能有人會來的。到了馬尾船廠之後,這裡的中國人看起來還是非常熱情的,這點和施萊爾領事說的倒是很一致,不過他看了船廠、鍊鋼廠、軋鋼廠還有蒸汽機車間的裝置後,再和其他技師交流時,評價都是非常的一致,“這裡的技術,落後德國3o年以上!”

唯一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這裡的工人整體素質非常的不錯,識字率過9o%,這在伏爾鏗造船廠這等德國大企業中也是不多見,還有就是中國工人吃苦耐勞的jing神。

由於他技術方面確有特殊的專長,秦鎧特別批准讓他參與了多個小組的技術攻關指導,在這裡,他看到讓他震驚的一些現象,在把這些所見所聞記錄在自己的ri記之中,而這些ri記,幾十年,成為了西方研究馬尾工業的權威資料。

“今天,我正在馬尾船廠參加船隻設計小組的一個攻關課題研討,這些技術對於我們伏爾鏗造船廠來說早已經掌握,但是由於馬尾船廠並沒有我們的加工機械,也沒有德國高素質的工人,所以在船龍骨製作上,他們遇上了瓶頸……”

“中國人的研小組一般由兩到三名他們稱之為高階技術工的人來主持,這個小組的組長是一個叫王睿傑的男子,曾今在美利堅留學四年,據說參與過船政火炮局大型機械的研製……”

“我向中國人介紹了德國製作所用的大型水壓機和氣錘,龍骨用所的鋼材,需要極高的韌xing和強度,介紹了德國這些鋼材具體的引數,顯然這些中國工人都對此非常驚訝,我讓他們瞭解了嚴謹的德國技術。”

“……兩天後,我再次參加船龍骨工藝小組的討論時,他們似乎已經不再討論龍骨工藝上的問題了,對此,我非常疑惑,詢問之後,這個攻關小組的組長王睿傑,他表示關於龍骨工藝的研,已經提交到秦督辦那裡,已經組成了特別攻關小組進行緊急研……對此,我深表懷疑!”

“今天,我應邀到船政不遠處的一處廠房,陪同的王睿傑告訴我,船政的一批資深高階技術工人希望與我就造船技術上的問題進行交流,對於中國人的好學,讓我十分讚賞……在這片新的廠房裡,我看到了一些非常新式的機器,其中就有非常先進的全機械磨床、鏜床,這些正在使用中的機床完全依靠機械傳動自動執行,只需要一兩名工人就能熟練cao作……這些機床,以我的判斷,至少伏爾鏗造船廠是沒有的!這讓我非常非常的驚訝!”

“今天我再次見到東方最大船舶製造廠的督辦秦鎧先生,他的年輕和睿智是我無法想象的,在我對整個鋼製船龍骨技術進行講解時,他總是能夠提出中國人在造船業中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轉而將這些交給哪些勤勞的技術攻關人員去處理……”

“這位年輕的中國官員瞭解的技術細節,遠遠出我的個人想象,他對於德國產的船結構鋼材很有興趣,而據我所知,目前中國人只能建造15oo噸位以下的木製龍骨船,這期中的原因就是結構鋼材上的缺陷……對此,我做了簡單解釋!”

“我在另一處,看到了一座全新的鋼鐵廠,在哪裡,讓我驚異的現,這裡竟然有大功率的氣錘和3oo噸的水壓機,秦還想我展示了一種複合多層裝甲,是由水壓機將高碳鋼與高韌xing的鍛鐵加工而成,依據我的估計,這種裝甲的xing能要領先於德制戰艦裝甲!”

“鑑於我對馬尾造船業的積極指導,秦督辦特別指示,我每月可以領到一筆教員津貼,大約為白銀1oo兩,相當於6oo德國馬克,遙遠的東方果然是異常富足。”

馬尾鍊鋼廠內,熊熊燃燒的高爐使得整間廠房的溫度比外面的足足高了十幾度,王飛和錢青兩人正帶著七八名年輕的技術工人進行著討論。

王飛揮舞著他個粗胳膊,手裡拿著一疊紙張,正怒氣衝衝的說著,“你們看下,這是昨天煉製的一爐鋼材,按照設計的方案,進行高壓鼓風,降低了含碳量,結果整爐鋼水軋鋼成型後,測試的硬度是達標、但是基材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都嚴重不足,可見這方案根本行不通!”

看到組長火了,一幫子技術工尖子都低頭琢磨起問題。

錢青第二個言,“王哥,這硬度達標了,也算是部分成功,可以嘗試下淬火再回爐重煉,另外,秦大人不是提過合金鋼嘛,會不會是我們的鋼中缺乏其他的特殊金屬?”

一旁有個中級技術工問道,“王哥,是不是去找督辦想想辦法,有啥事督辦辦不了的嘛,說不準給咱們一點,這鋼材就給煉出來了!”

“劉三,去你的,你當督辦有那麼些閒工夫管這事,這任務督辦交給我們,那是因為我們之前完成了s1、s2兩種火炮硬鋼的開,這下給了個大課題,就孬種啦!都給我好好長心思想想這事,吃飯時候也要想,拉屎的時候也要想,睡覺之前還得想一想!這方案一人一份,都拿去好好考慮考慮!明天一早,再商議!”

第二天,組員們又提出了好幾個建議,其中也有提到更換鐵礦石再進行熔鍊,很快小組形成了兩套方案,一是由錢青策劃的淬火再鍛造方案,第二個是選擇其他礦石的備選方案。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