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

秦鎧笑眯眯的看著在座的化工高階技術人才,這些可都是自己的掘金機啊,現在萬事俱備,還缺一點點ji情,“我今ri宣佈,研小組研成功的每一個專項成果,應用工業化之後,小組成員都可以獲得該項成果5%的工業化利潤1o年的分成!”

這項激勵措施立竿見影的起到了興奮劑的作用年工業化利潤的分成,這具體代表多少銀子,這些整天玩著計算公式的化工專業人才都沒辦法計算,他們只知道,那是一筆足夠讓自己富裕一生的、鉅額的財富!

其實,這裡每一個人現在都算得上是這時代的富裕戶,研組的高階技術工都能拿到每月5o兩的高薪,這想比其他廠子的高階工,還要多上25%的額外獎勵,他們每一個人都明白這些薪酬都是面前這位平ri裡並不嚴肅、卻極具威信的秦布政使給予的。

兩年前他們都只是每月拿著八錢銀子的工人,或者在吃著軍餉混ri子而已,而一切的改變都來自於這位年輕的督辦,他們不但獲得了翻上幾十倍的薪酬,更讓他們滿意的是他們獲得的尊重和地位。

陳學棠是馬尾學堂的畢業生,在秦督辦沒來之前,他被分配到南洋水師當了一名普通的管損員,每天琢磨船底下的各類機器、管道,可以說是水師中最底層的水手。

去年化工廠招人的時候,他義無反顧的選擇加入,雖然他的化學知識並不熟悉,不過馬尾學堂紮實的工科功底,讓他很快就在化工組從初級工升到了中級工,而且因為思路開闊、腦子活絡,被吸收進了研小組。

現在每個月能領到27兩半的銀子,雖然現在南洋水師的同僚們的薪酬也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只能領到他的零頭,儘管他絕口不提自己的薪酬,但是這已經馬尾船政公共的秘密,這讓他與以前同僚聚會時,一提起他的中級工人資質時,每次能獲得一大排羨慕、嫉妒、恨的眼光!

在座的每一位,幾乎都和陳學棠類似的感受,這讓他們對這個廠子、這個年輕的督辦有著無比的忠心,對給予自己榮譽、榮光以及富裕的工作充滿了ji情!

孫翔立刻下了實驗樣品,各小組都三三兩兩的抱著材料回去琢磨了,秦鎧則特別跟陳胖子強調了幾點,一是這搞化學的玩意是個危險活,派人專mén盯著,做好實驗都洗手,否則把什麼試驗品給吃下肚子,搞不好就報銷了,二是這進度要抓,實驗室和工業化要同步推進,有成果就趕快進行工業化試產。

同時他給出了煤氣化衍生物的實驗方向,主攻糖jing、芳香烴類化合物、新型染料合成技術,兩天後一份關於煤焦油衍生品中糖jing原料、芳香烴、染料原料的資料已經在化工研小組中依據各自的課題進行了分,所有的研人員不得不再一次對於秦督辦的博學頂頂膜拜。

與化工產業想比,5o1鐵甲艦仿製方面的進展屬於蝸牛式的進度,由於厚重型的船用裝甲加工工藝的不足,雖然鋪好了船龍骨,艦體外殼的安裝還處於試驗階段,負責這項工程的王睿傑整天帶著船體研小組在船塢上晃悠,還不時把鍊鋼廠的王飛拉來一起探討。

作為技術顧問的德國船舶技師安德魯也帶著一幫子德國工程師來協助解決這工藝上的問題,不過很顯然,要解決這3oo多毫米的的厚裝甲工藝,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光是個最簡單的鉚釘問題,就挑戰巨大,最後協商的結果很快報到了秦鎧這邊。

鑑於鍊鋼廠產能和工藝方面的問題,船塢裡原本設計為重型鐵甲艦的龍骨,將進行必要調整,改造為安裝目前鍊鋼廠軋鋼工藝能穩定生產的12o-15的鋼板,而對於這類鋼板的切割技術也已經十分完備,鉚釘工藝也能達到要求,經過論證可以完成船體的安裝。

這個重大的變化,顯然將這艘鐵甲艦的級別從重型鐵甲艦降低為輕型鐵甲巡洋艦的級別,秦鎧琢磨了一下,這也未嘗不可,由於裝甲的減少,而鍋爐、蒸汽機、渦輪動機方面的改進,這船應該還會有明顯的提高,他立刻拍板同意了這個設計方案,但是對於指揮室、鍋爐房這些重點部位的裝甲要求還是參照5o1的標準,這點是他唯一堅持的地方。

秦鎧一回到馬尾,各個廠子的總管和技術骨幹就紛沓而至,每人都捧著一沓子方案,都是各家工廠直屬的研小組的研方向和議題,結果他光瀏覽了秦國芳機床車間和蒸汽機車間的方案就差點看得眼冒金星,沒想到小小的馬尾船政能產生出這麼多的創意,雖然其中有些創意十分的異想天開,以他5oo年的科學常識也無法認同……

很快一個雲集馬尾船政研團隊高層的核心會議在新建的研究所裡內召開了,每人面前都有一份秦鎧草擬的《馬尾實驗室籌備及專案工程化方案》,這個方案他籌劃很久了,現在終於感覺有了實施的基礎和必要xing,而他特地安排了最近在機床車間學習的詹天佑進行會議記錄。

很顯然這個臨時安排的任務非常出乎詹天佑的意料,雖然到達馬尾船政的時間不長,不過他卻被特別安排到馬尾船政最具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機床車間,對於有工業母機之稱的機床產業,可以這麼說,徐國方親自領導的馬尾機床車間是整個馬尾工業的基礎,而且在這兩年間已經聚集起了一大批懂技術、有知識的高階技術工。

詹天佑雖然有耶魯大學的專業學習,對機械方面也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到裡這裡,他立刻感受到這些高階技術工手上的技術活的細膩之處,一個個做工jing良的零件在他們的手下透過那些機床輕易的完成,最終組成工業機器,而他在理論上知識,很顯然也在這些實踐學習中獲得了完善。

而今天,他被叫到這個議事的大廳時擔當臨時的會議紀要,而那幾份秦布政使下的資料他也稍稍看了兩頁,就立刻就被這實驗室的資料吸引住了,而翻看後面附帶的歐洲實驗室的簡略介紹,有德國柏林大學化學實驗室、英國皇家實驗室的模式,更讓他大感驚訝。

這時代美國的工業展迅猛,但是這些實驗室方面還是落後於歐洲的英國、德國、法國,耶魯大學也有化學實驗室,不過僅僅是作為教學而用,像資料上介紹道歐洲實驗室,讓他也頗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觸,原來歐洲的科技地位很大程度上與這些實驗室有著密切的關係。

詹天佑對於在場的這些個馬尾船政的核心成員只認識徐國方和陳桐浦,陳桐浦算是他的大學校友,不過以前並不認識,這也是在第一次進馬尾船政參觀時才知道的,其他那些人此時都在仔細的研讀秦大人的方案。

看手下的這些技術jing英都在看自己的方案,秦鎧介紹了起自己的基本想法,目前馬尾船政的各廠子直屬的技術研小組就是三十多個,加上不少臨時成立的專題型研小組,所以在他看來,馬尾的研力量在兩年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研力量的增強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顯然是需要一些助力的,很顯然大型實驗室的元件就應運而生,其實馬尾本來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現場試驗,每一項成果的取得,都是在車間裡無數次試驗的結果,而陳桐浦的化學實驗,更是與現在要元件的大型實驗室有著更密切的聯絡。

這其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充分的挖掘馬尾研團隊的能力,透過引導,來最大程度的推進馬尾船政各項工藝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b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