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章 塵埃落定、坐地分贓

而粵軍參將吳奎終於也被叫到了,他這次帶這8千兵馬來參戰的,現在只剩了不到8oo人,這仗打的……想想也氣悶,想想也心驚,進屋之後,裡面沒兩個人,他倒是意外的看到了一個熟面孔,這不是以前曾大帥手下的幕僚趙大人嘛!

“吳將軍,坐!”秦鎧笑眯眯的看著這位,廣東6師提督多哈克去年就因病辭官回京了,而廣東僅靠越南,戰事緊急,所以一直未置新提督,秦鎧此番自然要把軍政大權都包攬在手的,而其中最大的阻力,自然來自於原本就在廣東經營多年的湘軍體系。

而要處理這個問題,這位吳奎顯然是個派得上用處的人物,所以,他特別把這位安排在最後,不過看看這位從下層軍官打拼到參將銜的湘軍人物在越北的戰績,他也只有搖頭的份……這打的什麼玩意!戰損9成!!

吳奎見這位頂頭上司秦總督讓自己坐,趕忙就在旁邊凳子上沾了半邊屁股,有些緊張的等著總督大人話。

不料先開口的是旁邊的趙烈文,他笑著說道“吳將軍,多年未見,倒是老當益壯啊,現在湘軍裡能帶兵、能上陣的老弟兄,恐怕不多了!”

吳奎忙轉頭拱拱手,“趙先生,確是如此,廣東五鎮都是湘軍老弟兄,都十來年不上陣了,那是手生了嘛……”

想到這次自己帶出來的8ooo兵馬,那可都是粵軍拼湊出來的jing銳,加上前一年在越北折損的兵馬,現在廣東五鎮恐怕就剩下老弱病殘了,而湘軍的老人馬可不就拼的差不多了,現在換了新總督,也不知道這位秦大人作何打算呢!

趙烈文點點頭,忽然問道“吳將軍,聽說你的兩個小子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有沒有想過讓他們去大人開辦的南洋軍校學習一番?”

這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吳奎怎麼會不明白總督大人的意思,看來總督大人還看得起自己這點資歷,這是要拉攏自己,眉開眼笑趕忙應下,又起身向秦鎧致謝。

趙烈文該點到的話也說完了,秦鎧拿起一份文書,遞給吳奎,“吳將軍,這是本官位你所率部眾表功的摺子,你看看先,你回頭擬個名單上來,務必要做到實實在在……”

吳奎聽到是替自己表功的,這擔心的心思也就放了下來,接過摺子,稍一細看已經是汗流浹背,這位總督大人剛才還在讓自己不要冒功,這會兒給自己記在賬面上的功績,那可一樣都和自己扯不上邊。

最有關係的兩樁,是三元橋防禦戰和攻略河內,不過自己那8oo殘兵也就是乾乾後勤、旁邊觀戰的料,而這兩件事上,總督大人給自己額外加了3oo名俘虜、5oo個殺敵數的功勳……

攤到自己這些殘兵身上,都要一人一個啦,自己光憑著這份功勳,起碼能官階提兩檔,混個二品的總兵也大有希望,這可是明明白白的提拔自己!他琢磨了1o秒鐘,立刻決定全心全意投靠新總督,在誰手下不是做官呢……

聽了吳參將的一番表白後,秦鎧和趙烈文都是會心一笑!其實……就算沒有吳參將,也會有馬參將、牛參將,不過這位吳奎在廣東湘軍系統裡算是個有些能耐的將領,招攬過來多少能派些用處,既然事情很順利,那其他人的機會就不會再有了!

剩下的事情,秦鎧自然無需參與,那是趙烈文早就謀劃好了的,分化現在兩廣的各股子勢力,順昌逆亡,這是無法改變的chao流,在這塊全新的土地上,要開啟的是一場工業大革命的序幕,絕對容不得任何其他勢力來攪局,這場耗資巨大、籌劃數年的大戰,也該到結果收穫的時候了!

而現在,běijing城裡最頭痛的人,自然不會是深宮內忙於整天娛樂的皇太后,自從有了隨身攝影師後,李蓮英就現太后越來越能折騰了,看個大戲、到清漪園去遊玩一圈也要全套依仗,然後讓攝影師拍下來。

領班軍機大臣世鐸當屬頭痛的第一人,自從太后頒下懿旨,成立海軍事務衙門,而作為海軍衙門總理的醇親王奕譞自然不會離京去處置這些雜事,便把這事交給了世鐸,他對這玩意一竅不通,琢磨著把籌辦的事務交給李中堂,不料這點小事,也引來了朝堂上的清流一片罵聲。

原因無他,這位李大人,對法的談判的黑鍋那是背定了,這喪權辱國四個字那可夠重的!然而,明白人誰又能不知道這條約是誰許的,清流自然不敢指著宮裡的那位開罵,自然把矛頭指向了李中堂……起碼以後誰敢去幹這事,多少要掂量下自己能不能背得起這個黑鍋!

清流現在可謂是風頭真健,這和原本歷史上中法之戰後的情形大不相同,原本歷史上,清流因為薦人的嚴重失誤,兩位號稱知兵的徐延旭、唐炯敗的一塌糊塗,加上張佩綸旗下的水師全滅,加上朝堂上李鴻藻、翁同穌幾個大佬也清理出軍機衙門,清流一派也就張之洞這個遊離分子還比較活躍,其他人可都夾緊了尾巴。

而現在,因為清流在道義上對秦鎧的全力支援,而張佩綸、張之洞兩人的位置穩固,加上翁同穌、李鴻藻雖然不在軍機處行走,但一個是戶部尚書、一個是帝師,朝堂上依然還是大人物,現在可謂是清流敢打敢罵的時代。

這回要把這麼重要的海軍衙門又交給李中堂,清流口誅筆伐,外加親貴保守一派也擔心淮軍權力ri盛,這事情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竟然有些個推不下去,世鐸不得已,再次去請示了皇太后,以皇帝的名義硬xing下達了籌建海軍衙門的旨意,只是,在總理大臣奕譞的名下,標註上由慶郡王奕劻、北洋李中堂、南洋大臣秦鎧會辦,這樣才算平息了清流的怨氣,

而這位郡王爺奕劻,也因為中法戰爭中調停得當,終於加封為慶郡王,以示太后的恩榮,當然,郡王爺受封了,好事之徒潘公子又拖了四公子載攜帶來了一份禮單,讓奕劻對於遠方的這位知情知趣秦總督的好感又增幾分。

若就這點事情,自然不會讓鐵帽子親王世鐸頭痛如斯,光籌辦個衙門,現在各方勢力都已經傾軋其中,更別提要對越北之戰行賞了,這件事情上,兩廣提督秦鎧已經上奏了第一批要封推薦名單,要的職務可都夠得上封疆大吏的臺階了。

這自然都是他的嫡系人馬,排第一的卻是孫復,後方運籌,功勳巨大,確保越北諸軍的一切供應,秦鎧保舉孫為廣西巡撫……這第一條保舉,就讓世鐸的腦袋快要痛死了,這孫復的資歷他倒是知道的,上回來京城,這位可就跟著秦鎧一起來拜會的,那顯然是南洋系的第一文臣。

只是,北洋大臣李中堂也上奏了,保舉提督吳長慶為廣西巡撫,之前他也保舉過潘鼎新任這個缺額,不過這貨敗的也太快太徹底了,自然沒戲,此番吳長慶在越北作戰,雖然未竟全功,但也是苦戰到最後,雖然提督越北兵事的秦鎧還未了為他報功,這功勞那是肯定有的。

若是一年以前,這事情上毫無疑問那就是偏向李中堂的啦,不過,現在這局面可完全不一樣的,只需假以時ri,這位年輕的秦總督肯定是大清的一股子強大力量,而且……

不出意外,晚些時候還有一更,碼字中……ro!!!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