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章 腹黑趙烈文

現在秦鎧控制著會安以北越南所有的海岸地域,除了宣化以北靠近雲南地界的一些城市外還被岑家軍控制著,以義路、安沛、河靜一線以北的大片平原地區,以及靠近中越邊境的山區也完全掌握在他手裡,整個控制地區的面積比廣東省略小一些。

但是,整個紅河三角洲那絕對是一塊農業沃土,加上石山煤鐵基地、謀劃中的老街銅礦區、河靜高品質鐵礦山,這片土地上擁有的巨大資源,遠遠過了廣東省。

現在,如何迅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口迅納入秦鎧的體系,為南洋系統提供不斷的資源和人力,這才是今天秦鎧要找趙烈文商議的要事!

按照秦鎧先期與趙烈文商議的結果,要收攏越北的局面,還需要藉助當地越族和華族的力量,好在,經過三年的經營,由於長期控制著越北大片土地,加上互濟會的持續擴大,秦鎧手頭已經積聚了不少的人力。

而魯國公宋行對越北朝廷的掌控越來越深入,朝堂上不聽話的越南人早就被消滅了,這一點上,這位現任的左丞相可遠比秦鎧來的乾脆利落,此番重新控制越北後,秦鎧立刻讓宋行從各州府徵調了大批基層官吏,又從護退伍傷殘士兵、互濟會中抽調了大批人手,在軍隊開路下,駐紮進了各個縣城。

帶到各個城市、鄉鎮的,不僅僅有來自順化城的命令,還有有欽差大臣秦鎧斬殺違紀軍官的訊息,這些東西都被印刷成報紙大量的帶進了越北所有的縣城,而各縣城原有的官吏,在調查取證後,若無大惡,一般都給予留用,不過在官復原位之前,免不得要進隨行的軍隊裡喝茶聊天一番。

凡是進去過的越北官員,就算是最囂張的進去,最後還是老實的出來,而對於在裡面談話的內容,這些官員都是閉口不談,出來後作風也是大變,勤於政務不提,還吵著鬧著帶著衙役下鄉鎮,帶著上面下來的報紙四處宣傳。

至於這談話的內容,直到幾十年後,人們才在後來成為將軍、元帥的某些大人物回憶錄裡找到蛛絲馬跡!

“越北在戰後的恢復是極其迅的,這源於當時特地條件下制定的一個特殊政策,軍隊中前去執行這個政策的軍官都習慣稱之為‘激機制’,所有被叫去談話的官員,都會在裡面聽到軍官們介紹各種辦事不力的官員的處置,其中最輕的一種,是到礦坑裡挖煤,只有僅夠維持生命的食物,並且永無再見陽光的可能……當然,對於勤政愛民的官員,得到的報酬也會略高於他們的期望值!”

面對這這種迫在眉睫的威脅,越北十一府迅恢復了秩序,當然,這僅限於城市之內,在城外,隨著不少軍械遺落民間,一些遊兵散勇嘯聚山林,形成了不少影響地方穩定的非法勢力,當然,這事秦鎧指定的官方稱呼,民間都稱之為土匪。

對於這個局面,當初也沒考慮到,不過,這事情秦鎧卻知道有人處理起來是行家,本土出身的劉永福,那原本就是越北最大的一股子土匪嘛,還有就是馮子材,不過考慮到老馮年紀確實大了,這整天翻山越嶺的玩叢林戰爭,可別出什麼意外!

兩份分工了一番,劉永福帶本部人馬去清除河內平原周圍的匪患,而馮子材被安排到邊境上,處理那邊山區的匪患,雙管齊下!以求最快解決匪患……

劉永福、馮子材兩部都按照趙烈文制定的示之武力、招撫為先的原則,隨軍帶著大批的小吏,到達一地,就把當地的官員系統梳理一遍,對於大量廢棄的土地,由軍中統一進行分配,被給蓋有欽差大臣列印的契約。

對於缺乏種子的農民,官吏和跟進的互濟會更是運來口糧和種子,只要簽下契約,承諾第二年償還,並且有村中小吏確認,就能從互濟會獲得即刻的資助,開始一年的生產,要知道,這越北一年三季的稻穀,一點點啟動的物資,絕對是可以養活人的。

這一些列的政策,讓依附秦鎧的小吏和剛剛被啟用的小吏,立刻就得到了當地農民和居民的認同,而土地的束縛,讓因為戰事而導致的人口流動迅停滯下來。

而各個鄉村中迅成立起來的保甲制度,讓村鎮成為了一塊鐵板,為每個村子配備的5個名額的民團,使得村鎮獲得基本的自衛能力,要知道,這時代的土匪,一群匪徒,可能也就幾桿槍,而這個措施,其實是秦鎧計劃好的,為ri後鋪開海防、太平府一代已經成熟的巡捕局制度鋪路。

張貼在各處的告示和欽差大人的土地政策,很快就輕鬆瓦解了大多數為生活所迫進入山林的毛賊,大批的毛賊從山林裡出來,透過村子裡的村民互保來獲取官吏的身份認定,最終成為秦鎧勢力下的農夫。

單個、數個毛賊的出山,經過小吏就能處理,但是馮子材、劉永福一樣碰到了大股的匪徒出山投誠,劉永福接手的最大一股土匪數量已經達到驚人的13oo多人,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些個衣衫襤褸的土匪,見面後第一件是就是要吃的。

細細盤問之下,這些都是逃入山林後嘯聚成匪的當地人,也有少量是越南兵,當了土匪後就不事生產,整天琢磨著出去弄吃的,哪知道現在這情況,周圍村子本來就窮的叮噹響,去搶有糧有槍的法國人,這些毛賊又沒膽,結果好不容易捱到有人來招降,所以就急吼吼的出來了……

這聽得當年也算是悍匪出身的劉永福差點噴了飯,這也配稱“匪”,毛賊都不如啊,最要命的是,當天投誠過來的這批土匪,竟然在第一天就吃死了幾十個,軍醫來看過,說是撐死的……劉永福不得已,第二天改為只給吃稀飯,這才沒有繼續撐死人!

大批的流民、投誠的匪徒、毛賊、無家可歸的戰爭難民,形形sèsè的各種身份的人被迅的送到了北寧府、河內府附近的收攏地,而那些能找到地方接受的早就安排到地方去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人群,短短時間內,就在河內、北寧收攏了近5ooo人。

按照兩地官員的預測,隨著前方剿匪部隊的前進,這批人的數量會迅突破數萬人,更要命的是,其中有不少婦孺、小孩,不過很大一批是農民出身的毛賊、土匪,關於如何處置這些人,正是秦鎧找來趙烈文的原因。

這其中影響秦鎧決定的最大障礙,其實是這個群體中的老弱、婦孺,以一個現代人的觀點,即便對敵人要秋風掃落葉,但……現在這些可都算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啦,那就算不上敵人了!

趙烈文聽了之後,提出了一個他的方案,對於收攏地的這批人進行編組,有勞力的編組後,可以指派進行專項的工作,有官府給口糧,這些人又沒有特別才能,自己去找活幹肯定沒戲,只需要很微薄的薪酬和管吃飯,就能用上這些苦力了。

秦鎧聽了之後也是一愣,這整合起來由國家控制的勞動大軍,自己後世早有先例……額,先例這個詞用的實在是不合適,哪有先例在後的道理!不過對於自己來說,還真是先例,那就是後世在新中國建國初裁撤的大批軍隊,轉變為各種建設兵團,在初期的國建建設中揮了極大的作用。

這些土匪、毛賊離兵團的素質是差了不少,不過編組起來可以以軍隊的方式進行管理,那樣的話,爆的勞動力應該很客觀……

他把自己的觀點一說,趙烈文琢磨了好一會兒,也不得不佩服秦鎧這前的想法,立刻又補充了一些意見,於是清末第一支建設民團粉墨登場!可以預期的是,還有更多、類似的建設民團將會組成!

不過趙烈文提出對婦孺、老弱的處置方式,秦鎧琢磨了一下,還是沒有采用,老趙絕對是缺乏人文關懷的腹黑文士,這廝當年在曾國荃進天京屠城時也在城內,他只是以紙筆默默記下生的一切,而對此不聞不問,他的記錄到成為後世稀有的資料。

老趙提出來,給婦孺、小孩、老弱提供一個月的口糧,然後安排這些人到荒廢的村子中落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自生自滅!這主意,讓秦鎧瞠目結舌了半天,最後還是暫時收容再議!

而護正規部隊也正忙得不可開交,而為填補護一旦撤離後所形成的軍事真空,以護華人營為基礎,以越南僕從軍為補充的安南軍正式開始編練了,完成對戰時編練的龐大僕從軍的消化,這是秦鎧交給幾個學生的緊迫任務。

章奎對於啟用僕從軍頗有些不信任,而以僕從軍為主要兵源,以華族為主要軍官組成的四協指揮官馬龍卻不認同,他在順化編練四協,以越南軍隊投誠士兵為主體,加上6續招募的新兵,人數接近一萬人。ro!!!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