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6章 決定出手

秦鎧一頭黑線,這去見下小皇帝倒還聽受罪的,趕忙掃蕩了飯菜,跟著一起進宮,等到了宮裡,翁同卻是早到了,遠遠就衝著秦鎧招手,在總管太監劉誠的引路下直奔後廷交泰殿。

等到了這邊,除了侍衛外,偌大一個交泰殿卻是空無一人,翁同倒是跟主人似的讓秦鎧在一旁小坐,匆匆跟著劉誠進去了,等了片刻,小皇帝昂挺胸在翁同的陪同下出來了,劉誠在一旁小心侍候著。

秦鎧倒是一頭冷汗,這翁同自己倒是能估摸出他的大概心思,這位準保是要推小皇帝上位的,但是這個大內總管劉誠………………實在是不知道底細,自己說話可得當心了!

剛要行禮,小皇帝倒是挺客氣“秦總督免禮,賜座!”

不過想到這該死的太監,也不知道是不是眼線,秦鎧裝模作樣還是行了大禮,然後故作樂滋滋的在右側位置坐好,翁同穌坐了左側尊位,這廝的帝師當的還是挺滋潤的,抬頭看小皇帝,幾年不見倒確實是大了不少,不過不到5歲的娃娃,後世也就剛唸完初中,指望他來施行新政,還真是個痴心妄想之舉。

翁同在一旁先開口了“皇上,秦大人此番來,帶來了一臺機器車,據秦大人說,這玩意就是西洋也是稀罕貨!”

小皇帝現在正處在一種尋求du1i的時期,而這位帝師翁同整天在他耳邊叨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所以對於最近自己要親政的議題十分有興趣,因為按照老師的說法,皇帝親政後,就能把讀書讀到的東西輔助實踐了!

這對於當了十幾年木偶的小帝來說,無疑是一種無法抵抗的誘惑,可以說…小皇帝有想不過付諸實施的,卻是小皇帝的老師,而秦鎧無疑就是背後的推手…此刻聽到秦鎧進京送來新玩意,這不免起了童心,追問道“秦總督,那是個什麼東西?”

秦鎧自然知道,這種議題最容易拉近距離,馬上笑著答道“皇上…這是一種燒油的機器,消耗汽油,有三個輪子,可以在大路上隨意開動,ri後,這種機器將會替代馬車,可以代步!”

這議題要扯蛋,秦鎧足可以扯上一天…一番談論後,光緒皇帝倒是興致頗高,旁邊翁同看看時機差不多了…便主動把問題拋了出來“皇上,你明年就要親政了,到時候這國家大事,可不得親自cao心嘛,這方面秦總督可是行家,兩廣稅賦這兩年都增加了4成有餘!”

說道正事了,光緒倒是恢復了本來一副嚴肅的模樣,一本正經的問道“秦總督,我看過你寫的《帝國之崛起》的小冊子…深有感悟,擬在親政之後將工商、礦產業予以推廣,你可有什麼建議嘛?”

秦鎧聽得也是一陣鬱悶,這戊戌變法貌似得要十幾年之後,我也沒幹啥啊,這光緒小皇帝怎麼現在就提出要幹著幹那了…不過這兩樣可不是實行,除非讓大官僚來幹,在清末還有可能成點事,若是光指望一個詔書,就算維新了,那還真是做夢啊。

不過這事情上,自己倒是可以推波助瀾“皇上聖明,泰西諸列強爭霸全球,靠的就是工商,我朝百姓百倍於泰西列強,若能推進工商,則國富而民強!”

國富,大清是夠富了,不過富了之後只是一頭更胖的待宰之豬而已……秦鎧嘴巴誇誇其談,心底卻是另外一番感慨,這小皇帝雖然算是飽讀書了,而且對西方的書籍也頗多涉獵,不過他所讀書的內容根本救不了這個腐朽之際的舊世界。

爛到根子的舊世界,除了徹底的革命,別無前途,他若是想這麼幹,那幾百萬滿族人就第一個不滿意,而且滿清貴族正是這個腐朽帝國身上最嚴重的寄生病,都治癒不了的毒瘤,所以,任何一種變法,都是毫無懸疑的失敗。

“秦總督在兩廣經營頗有業績,老師說,ri後若有新政可讓你在兩廣率先實施,不知你意下如何?”小皇帝問題一個接一個,說話間眼睛卻盯著翁同,秦鎧一眼就明白了,這不都是老翁自編自演的把戲嘛,小皇帝哪能想得到這麼多東西。

“皇上,此事毫無問題,若是皇上需要,下官可以向您推薦一些難得的人才!”秦鎧笑眯眯的一口應下,順便琢磨著把康南海這個無聊的傢伙給出送掉,順便還能在宮裡安插幾個眼線,這機會可是難得的很啊。

小皇帝顯然很滿意秦鎧的態度,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道“秦大人,聽說你jing於練兵,粵軍五鎮都是jing銳之師,老師向我建議,調兩廣兵馬進京檢閱,不知道是否可以?”

這餿主意………………秦鎧不禁暗罵翁同,怪不得這廝歷史上成不了事情,這調兵進京有這麼明目張膽的嘛,要是那樣,估摸著兵剛出廣州,這邊西宮慈禧就要下手了,你丫一個皇帝吃飽了沒事去檢閱南方來的軍隊,有這麼蹩腳的理由嘛。

他故作沉思狀,然後非常嚴肅的答道“皇上,這恐怕不和祖制,大清律規定,各省八旗、綠營非應詔不得進入京畿,而且,若是陛下招外軍入京,恐怕引人猜忌,反倒是不美了!我倒是有兩法啟奏,一快一慢,一則可在京師遴選可靠子弟,編練新軍,二則是在廊坊囤兵,以興辦新軍校之名。”

小皇帝雖感前面的法子不好,不過對於秦鎧所提意見,卻是不明就裡,原來這位根本沒意識到,自己親政的問題上,面臨著多大的考驗,小皇帝這麼做,一多半是翁同的主意,恐怕只是想掌握一直聽命於自己的軍隊而已,至於要如何用這軍隊,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根本沒仔細考慮過。

翁同穌立刻替小皇帝作出了選擇“皇上,我看選在廊坊不錯!”

小皇帝正沒主見的時候,聽到老師這麼說,立刻點頭同意,這廊坊距離běijing路程不遠,歷來是進京城的要道。

翁同聽到秦鎧答應出兵,彷彿一切事情都已經解決了,他完全沒仔細考慮一下,即便秦鎧的兵馬到了廊坊,又該如何進城護衛皇宮,這京城禁軍可都掌控在九門提督的手裡,至於白天許庚身去打聽訊息,這種事情上要個準信可不容易。

在秦鎧的暗示下,翁同答應儘快將設立廊坊新軍學校的詔令給予落實,而秦鎧則另外要求在出兵前一定要有密詔,這一點也得到了翁同的確認,次ri,秦鎧不再猶豫,低調的陪同已經告病的左宗棠離開běijing城。

山雨yu來風滿樓………………!!!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