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馴鷹屯中女真人 坐倉溝敗契丹人3

前面的母駝子,剛一落地便遭到了獵犬的圍攻,但有兩隻獵犬被拍斷了脊背,癱在地上哀嚎。

趁兩隻獵犬與駝子周旋時,他拿著斧頭,帶著三個獵人,一起來對付最大的母駝子。

可是,這隻母駝子很狡猾,下到雪地上以後,立即像人一樣站了起來,並用左前肢擋住了前胸的護心毛,根本不給獵人射箭的機會,然後才向他們撲上來。

他是組織者,在這種情況下,只好硬著頭皮,率先手持利斧,向大駝子劈了上去。誰知笨重的大駝子,反應度一點也不慢,立即用左前肢擋住了利斧。

利斧在駝子的前臂上,砍出了一條很深的傷口,鮮血一下子就噴了出來,濺了他一臉都是。

母駝子出了“嗷嗷”的怒吼聲,趁血迷糊了人的視線時,立即伸出帶鉤的右掌,將他拍翻在地。

見人倒在地上,它立即放下一對前肢,伸出粗糙的長舌頭,在半邊臉上一舔,他立即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幸好,另外兩個獵人及時射出了兩隻箭,另一邊的獵人和兩隻獵犬收拾了前面那隻母駝子,也趕過來助陣,才救回了他的一條命。

混戰之中,趁兩隻獵犬拼命咬住母駝子的時候,其中一人從地上撿起利斧,狠狠地砍在它的頭上,母駝子受了重傷,才倒在了地上。

不過,在倒地之前,它又將兩隻獵犬拍殘,犬再也爬不起來了。

另外三個獵人,兩個已被抓傷,見地上的母駱子,仍然沒有翻掌,再也顧不上什麼熊掌、熊膽和獵犬了,趕緊架著他回來了。

聽了那人受傷的經歷後,鐵木真倒吸了一口冷氣,身形偏小的狗駝子尚且這麼厲害,那體形大很多的馬駝子,豈不是更厲害。

沒有想到,老人又主動為大家講了,另一個獵人掏地倉時,身體被馬駝子坐殘的故事。

馬駝子的身材笨重粗大,一般不能爬樹,只能坐地倉。

這年冬天,一個老獵人帶著兩個年輕獵人,來到了坐倉溝,準備掏倉時,現了一個地倉。

老獵人沒有讓人上去叫倉,而是呼叫獵犬上去,朝地倉狂吠。很快傳來了母駝子的怒吼聲,還夾雜著幼駝子的叫聲。

如果殺死了母駝子,幼駝子也會死去,經驗豐富的老獵人,便叫回了獵犬,準備另找倉子。

其中一個年輕人,出於好奇,等其他人走到前面後,又掉頭向地倉跑去,想看看剛產下不久的幼駝子,到底是什麼樣子。

被吵醒的母駝子,聞到了人的氣味後,出了警告聲,老獵人也現年輕人的魯莽行為,趕緊掉回頭叫他走。

不幸的是,年輕人剛掉過頭,雪地下的一塊石頭,使他摔了一跤,倉中的母駝子聽到外面的動靜,立即衝了出來。

老獵人急了,知道護崽的母駝子,是非常兇殘的,眼看是凶多吉少,無法上前阻擋了,只得假裝向地倉衝去,作出要抓幼駝子的假動作。

可是,母駝子已經衝到了雪地上的年輕人身邊,一屁股坐了上去,準備用肥胖而臃腫的身體,將人揉搓至死,這也是它們慣用的招數。

年輕獵人立即出了慘叫聲,也為自己的魯莽和無知付出了代價,四成的肋骨,當即被母駝子坐斷。

當母駝子還想繼續時,現兩個獵人向地倉跑去了,趕緊站起身子來,邊出怒吼聲,邊向地倉跑了回去。

老獵人和另一個年輕人早有準備,只是虛晃一招,趕緊開始逃跑,母駝子怕幼崽有閃失,沒有去追趕兩人,而是鑽回了地倉,再也沒有出來。

這以後,這個年輕的獵人,腰再也直不起來了,只能打一輩子光棍。

聽了這個故事,三位客人還沉浸在悲傷之中,老人的兒子卻說話了“阿瑪,這兩個故事太慘了,不是還有一個打仗的嗎?讓客人開開心吧。”

“哦,想起來了,這個故事是聽說的,沒有那麼悲傷。”

多年以前,坐倉溝周圍的老林子中,狗駝子和馬駝子簡直太多了,我們馴鷹屯的鷹把式,去抓海東青時,經常受到襲擊。

但是,這些駝子太兇殘了,獵人根本不敢招惹。即便是冬天,這些駝子都集中到坐倉溝坐倉,由於數量太多,也沒有獵人敢去那條溝中掏倉。

後來,我們馴鷹屯出了一個百夫長,每次回來,屯裡老人都拜託說,如果有機會的話,請他帶著士兵和獵人,幫忙除去附近的駝子之患。

那年冬天,附近的契丹人生了叛亂,這位百夫長領命,帶著士兵回來平叛,他組織起屯中所有的獵人,最後將契丹人引進了地倉溝,然後包圍起來。

天倉和地倉中的狗駝子、馬駝子,先後被驚醒了,憤怒地在溝中咆哮,看到一百多個手持兵器的契丹人,竟然也毫不害怕,特別是那些產了崽的母駝子,立即從倉中衝了出來,揮舞著帶鉤的利爪,向契丹人撲了上去。

契丹人被包圍了,一時逃不出去,只得先與駝子展開了較量,人和駝子都死傷無數。

雙方兩敗俱傷時,百夫長才帶著士兵和獵人,進入了地倉溝,將所剩不多的契丹人和駝子,全部殺死了,我們馴鷹屯得到了獎勵不說,還分到了不少的熊掌和熊膽。

打那以後,狗駝子和馬駝子的數量驟減,鷹把式上山也不再害怕了。

這個故事,對喜歡聽打仗故事的鐵木真來說,真是覺得新鮮,畢竟女真人達到了一石二鳥的目的,全殲了契丹人,又剿滅了坐倉溝中的駝子。

接下來,德薛禪本來計劃先去北琴湖,然後向西去額爾古納河,但主人卻透露了一個訊息“遼國滅亡後,部分契丹人帶著很多犬,遷到了張廣才嶺的一個深山中,最後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馴犬屯,名氣不亞於我們馴鷹屯。馴犬屯中,契丹人以打獵為生,家家戶戶都有十數條獵犬,他們以馴養獵犬而聞名。你們去北琴湖的路上,可以順便去看一下。”

鐵木真當然高興了,他自己也養了不少犬,也想去見識契丹人是怎麼養犬的。而且,他以為馴犬屯中的獵犬,都是契丹犬,還想帶幾隻回去呢。

三人告別了鷹把式一家人,開始沿著官道,向馴犬屯的大致方向而來。

喜歡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請大家收藏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