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選嗣君考校兒子 哲別大破犛牛陣3

為了全力對付花剌子模,成吉思汗經過慎重考慮,馬上任命厚重沉穩的木華黎將軍為國王,毅然將對金作戰的大權,全部移交了。

不過,他要經過長途奔襲,才能攻花剌子模,其實心裡也沒底,於是將蒙古國的精銳,悉數帶走了。

蒙古人攻下中都後,阿里不對金國非常失望,便勸邊防將軍帶著乣軍,投降了早己認識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留下了一萬五千人的乣軍,並讓阿里不協助木華黎將軍,繼續征伐中原。

這時的乣軍,主要由契丹人、漢人、高麗人、女真人和弘吉剌人等組成,但成吉思汗知人善任,相信富有謀略,文武雙全的木華黎,是不會辜負自己的。

木華黎後面的累累戰果,也足以說明,成吉思汗沒有看錯人。

在攻花剌子模之前,成吉思汗按照一貫小心謹慎的風格,進行了充分準備,並讓大將哲別帶兩萬人馬,先去攻打橫亙在蒙古國與花剌子模之間的西遼國,以打通交通運輸線。

接下來,他又通知附屬國至少出兵五千,跟著蒙古大軍一起出徵,除了西夏跟著征伐了好幾年金國,已不堪其煩,不答應出兵以外,其它附屬國,都派出了軍隊。

他還找來沙吾提了解情況,沙吾提做生意時,多次去過花剌子模,對那裡的情況非常瞭解。

成吉思汗拿出地圖,讓沙吾提根據打探來的情報,將花剌子模的地形、城池和軍隊分佈等情況,給自己和各位將軍講了一遍,然後才開始探討作戰部署。

拿出了作戰方案,他想了當年跟著忽魯打獵時,那五隻窩子犬,於是叫來了四個兒子“上次,你們額吉講了鷹和狐狸的故事,還沒有忘記吧。應該知道,蒙古本土東邊的領地,早已分給了你們的叔叔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和帖木格。斡難河和克魯倫河之間的蒙古本土,按照我們蒙古人守灶的傳統,是留給拖雷的。”

他神色嚴峻地看著朮赤、察合臺和窩闊臺,“現在,你們開疆拓土的機會也來了,這次誰攻下的城池多,到時候得到的封地也多,明白了沒有。”

三個兒子聽了,立即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這種善於調動大家積極性的做法,也成就了成吉思汗一生的輝煌。

聽說花剌子模也是以平原和荒漠為主,成吉思汗還吩咐哈撒兒,從興安嶺北面的老林子中,找來了十個盲骨子。

為了有備無患,他讓哈撒兒找盲骨子時,還收集了很多牛皮袋曬乾的木耳回來,準備帶到花剌子模使用。

曬乾了的木耳,泡了水之後,膨脹得很大,在急行軍時,可以餵馬不說,人也可以吃,是一種非常方便的人畜皆宜的乾糧。

徵集大軍的同時,他還親自帶著人,從金國的百萬匹戰馬中,選出了三十萬匹騍馬,其中有三萬鐵蹄馬,然後又讓人從燕然山的育馬場,選出了十五萬匹騍馬,其中有兩萬鐵蹄馬。

除了鐵蹄馬,他選的馬主要還是蒙古馬,這種馬其貌不揚,卻耐寒吃苦,在近距離交戰時又不驚不乍,遠非一般戰馬能比的。

選好了馬,他自然想到了軍犬,由於是第一次遠征,共選用了五萬只,外表威武雄壯的藏獒,非常適合充當先鋒,便徵用了兩萬只,而蒙古獒、契丹犬和雜交犬,則各選了一萬隻。

這一次,由於犬的數量多,他也想試一試雜交犬的戰鬥力。

在武器方面,成吉思汗聽從了耶律楚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建議,讓工匠抓緊時間改良和打造兵器,從中原抓來的漢人工匠,還明瞭噴火筒,是攻城的利器,也準備投入使用。

另外,經過好幾年的準備,除了怯薛軍借鑑鐵鷂子,全部配備了瘊子甲,蒙古大軍的左中右大軍,重騎兵已達到了四成,輕騎兵則為六成。

每個蒙古士兵,都分別配備有遠戰和近戰武器。遠戰武器有複合弓,衝刺所常用的彎刀,近戰武器則為砍斧、長矛和狼牙棒。

輕騎兵除了外穿皮製戰袍,還得穿上好幾層絲綢製成的內衣。

絲綢的質地緻密堅韌,當敵方的箭穿透外面的皮製戰袍,就很難穿透裡面的絲綢內衣了。這樣一來,絲綢一般會包裹著箭頭進入人體,除了防止毒箭的毒素侵害,箭的倒鉤也無法揮作用,箭也容易跟絲綢一起被拔出來。

花剌子模畢竟是西域的大國,透過打探和了解,成吉思汗和將軍都知道了,他們的戰馬,最好的是高大的汗血馬和阿拉伯馬,武器也毫不遜色,士兵一搬手持彎刀、長矛,背上揹著組合弓,身上披的則是鎖子甲。

探子還專門從花剌子模,帶回了一套彎刀、長矛、組合弓和鎖子甲,各位將領試用了以後,對彎刀特別感興趣,明顯比蒙古人的鋒利,也更輕便,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而蒙古的彎刀,基本上是仿造遼國和金國以前的樣式,成吉思汗便叫來工匠,開始仿製了一大批花剌子模的彎刀,開始投入軍中使用。

成吉思汗作各項準備時,哲別將軍已經到了天山兀畏兒的地盤,兀畏兒以前歸附於西遼,後來倒向了蒙古國。

卻說乃蠻部的太子古出魯克,當年敗逃到了西遼,當上附馬後,便謀害了西遼皇帝,自己取而代之。他信奉景教,便強迫本來信奉***教的西遼人,也跟著改信景教,從而犯了大忌,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兀畏兒毗鄰蒙古國,領亦都護率先倒戈,投靠了成吉思汗,畏兀兒也成了蒙古國的附屬。

當蒙古大軍來到果子溝時,眼前一亮,這裡果樹成林,綠草如茵,山花爛漫,牛羊成群,與荒涼的戈壁阿爾泰山相比,迥然又是另外一個天地。

山谷中的鞏乃斯河兩岸,分佈著成片的棗林和桑林,陡峭的山坡上,則到處是野果林,除了高大的野杏、野蘋果等果樹,還有黑果小檗、天山櫻桃等灌木叢。

大軍來到野果林,遠遠就聞到了一種香味,那是地上長年堆積起來的蘋果泥,經過酵以後,散出的酒香味。

這個時候,恰逢野蘋果熟了,掉落在地上,吸引了成群的野豬和馬鹿。

哲別將軍見狀,讓大軍停了下來,捕殺了很多馬鹿來充當軍糧,他們不喜歡吃野豬肉,在打獵時,現這裡的野豬,數量多不說,個頭還非常大,有些皮毛白的老公豬,甚至有牛犢一般大,足有近千斤重。

大軍還採摘了一些野蘋果,試嚐了一下,現很酸,只得丟了。

喜歡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請大家收藏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