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哲別翻過大雪山 與摩訶末首交鋒1

吃了頭魚宴,成吉思汗讓察合臺為開路先鋒,先去鞏乃斯河谷,沿著哲別以前走過的舊路,進行拓寬加固,大軍隨後就準備開拔。

接著,他又讓窩闊臺帶著人,在阿爾泰山的南北兩麓,各構築一個驛站,以便與田鎮海和總部保持聯絡。

由於花剌子模的路途遙遠,為了與蒙古本土保持聯絡,成吉思汗借鑑了漢人的驛站模式,獨創了一套“箭一樣的傳令兵”的情報傳遞系統。

為了加快情報傳遞,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在行軍的過程中,在蒙古本土與花剌子模之間,一路上設定了很多驛站,每個驛站都配備了十匹以上的良馬。

為了不耽誤時間,這些專門傳遞情報的驛馬,馬脖子上都掛著銅鈴,驛站人員聽到遠處傳來的銅鈴聲,立即就得備好馬、水和乾糧。驛夫一到站,也不休息,立即跨上馬,帶上水和乾糧,繼續打馬奔跑。

在途中,任何人聽到帶著銅鈴的驛馬,都必須進行避讓。

這些驛夫除了騎術精湛,體質也非常好,是千里挑一的青壯年。他們為了節省時間,一般都在馬背上吃乾糧、喝水,有時甚至將自己綁在馬背上睡覺。

特殊的加急情報,馬歇人不歇,不斷在驛站更換馬匹,驛夫一天下來,竟然可以飛馳四百多里路程。

為了打仗,成吉思汗簡直是費盡了心思。

天氣剛轉涼,戰馬也養壯了,蒙古大軍開始拔營,準備從準噶爾盆地,向天山進。

大軍越過夢幻般的五彩城,過了烏倫古河,很快便來了準噶爾盆地的野馬川,開始沿著東邊的卡拉哈里向前走。

眼前一片荒涼,馬蹄踐踏在低矮的苦蒿、白蒿、沙蒿、錦雞兒等上面,散出一股苦蒿的氣味,紅柳和近兩米高的梭梭,便是這裡常見的高大植物了。

當現成片的蘆葦時,就知道那裡有水塘,就可以給馬飲水或紮營休息了。

對於當地人來說,阿爾泰山是他們的夏窩子,準噶爾盆地則是冬窩子。

這裡的鳥兒很少,偶爾只能看見沙雀、角百靈、白臉山雀等,這些都引不起獵隼、遊隼和海東青的興趣,更不用說獵雕和獵鷹了。

可是,當成群的波斑鴇出很大的撥羽聲,從遠處飛過時,很多人都放出了手裡的獵隼、遊隼和海東青,俯衝度最快的遊隼,往往又成為大家的焦點。

從梭梭叢中,不時躥出一兩隻野兔或鵝喉羚,則是獵犬追逐的物件。

而那些高大的野驢和野馬,遠遠地現人後,就開始逃跑,身後揚起了漫天的灰塵,真是讓人望塵莫及。

看到野馬,成吉思汗眼睛著亮光,想起了不兒罕山的野馬,可這裡的野馬數量大得多,身形卻與蒙古馬一樣矮小。

野馬川棲息的野馬群,是真正的原生野馬,與當地的野驢非常接近,一般人還分辨不出來。

經過盲骨子的仔細觀察和介紹,經常與馬打交道的成吉思汗,很快就分別出來了,野驢的叫聲不同,背脊上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而且尾巴也短了很多。

兩者還有一個區別,野馬群喜歡獨來獨往,野驢群則喜歡與鵝喉羚混群活動,彼此都利用對方的哨兵,從而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這些原生野馬,長期在荒野上生存,為了躲避猝不及防的危險,從來不躺在地上睡覺,馬群停下來時,就趕緊低下頭顱,閉上眼睛,就可以打盹了。如果沒有危險,將頭反搭在背脊上,就算是比較奢侈的睡覺方式了。

另外,野馬還進化出了一種特殊的本領,就是在走路時,半邊神經還可以開始休眠,進入半睡眠狀態,半邊神經則繼續工作,簡直是匪夷所思。

細究起來,野馬的這種生存狀態,都是拜當地聞名遐邇的準噶爾狼所賜。在阿爾泰山和天山一帶,就野生動物的威脅性,當地有一句俗語阿爾泰的駝子,準噶爾的狼!

準噶爾盆地上,卡拉哈里山上的北山羊、盤羊是攀爬高手,經常棲息在岩石和峭壁上,而荒漠上的野馬、野驢、鵝喉羚和高鼻羚羊等,又都是長跑健將,在與獵物追逐和適者生存的過程中,狼群想生存下來,除了採用適用的策略,還得不停地奔跑,才能獲取食物。

與其它地方的狼相比,準噶爾狼的奔跑能力,明顯地勝出一籌。

見到山羊和綿羊這些同類,北山羊和盤羊經常下山來,混入羊群中。而那些單獨生活的公野驢和公野馬,見騍馬群中沒有兒馬,晚上趁人不注意,也混入馬群中,想圈一群屬於自己的騍馬,一旦被人現,立即又跑了。

過了烏倫古河,成吉思汗就不斷地收到訊息,說羊群在晚上休息時,不斷地遭到狼群的襲擾,哨兵現以後,放出契丹犬去追時,狼群早就沒有了蹤影。

一天晚上,成吉思汗和一群將軍坐在篝火前,正看著冒著清香的梭梭柴時,有人前來報告說,狼群又行兇了。

梭梭柴很耐燒,灰也很少,一米多長的一截,就可以燃燒一個晚上,由於質地堅硬緻密,用刀根本劈不斷,只能用架空的方式踩斷。

坐在旁邊的朮赤,聽說狼群又咬死了羊,立即講道“父汗,不如像對付中山狼一樣,將準噶爾狼也殺光吧。

喜歡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請大家收藏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