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8章 大戰爆發,大唐的戰術

一月之後,唐、倭大戰正式爆!

侯君集來了之後,並沒有著急冒進,而是將右武衛和天罰右軍打下的十一座城牢牢抓在手中。

以後面打下的五座城構築一條防線,等著倭國先出手。

先下手為強固然好,不過現在著急的不是大唐,而是倭國。

大唐這邊不動,就給了倭國足夠的壓力。

倭國拖不下去,倭京那邊還在爭權,只是誰都佔不了上風。

現在有了大唐這一插手,如果他們誰能夠打退大唐,那就可以壓倒另一方。

所以,著急的不是大唐,而是倭國。

先前看著大唐勇猛精進,可是等倭國大軍抵達以後,他們卻龜縮不出。

這讓倭國百姓將士對大唐嗤之以鼻,認為他們這是怕了。

聯軍作戰部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和大唐軍隊較量一番。他們早已探明情況,那天罰軍似乎被他們的主將給留在博多港,這給了他們足夠的信心。

這次戰爭中,如果能夠取得足夠的功勞,足以在這次倭國朝廷動亂中博得更多的話語權。

多方勢力都想試試,這也是山背大兄一方挑撥與支援的緣故,為的就是讓寶皇女那邊著急。

爭辯幾天之後,二十五萬大軍兵分五路,同時進攻大唐防禦邊線的五座城。

這麼一來,這次戰爭也成了一次比賽,誰能夠早日收復失地,誰就能佔據主導。

五線作戰,這對大唐來說有壓力,對倭國卻有足夠的好處。

寶皇女獨佔兩線,山背大兄佔一線,其他勢力分得兩線。這兩線也正是大唐的突破口,拿下這兩線,就可以收攏兵力。

先鋒軍除了天罰右軍,有三萬右武衛,主力軍只來了十萬兵力。

這十萬兵力,大多都是新兵,有足夠的訓練,但是並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

十萬兵力,每座城兩萬人馬。三萬右武衛作為機動部隊支援。

戰爭一開始,大唐據城不出,和倭軍打起了消耗戰。

這幾座城的城牆在被佔領以後加築過,加之大唐各種軍事器械,讓倭軍的攻城壓力大增。

大唐打消耗戰,倭國樂得如此,唐軍是外來的,再怎麼也不可能消耗得過倭軍。

一時間,雙方都不著急了,隔兩天象徵性的打上幾場,留下倭軍幾百條性命。

耗著,總有人會耗不下去!

攻城戰打了一月,倭軍堅持不住了。

哦……不,是山背大兄著急了!

他想靠著這次戰爭,取得足夠的優勢,可以在天皇位子的爭奪中力壓寶皇女。

可是打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怎麼能不著急。

但是他不能再派兵過去,手底下就這麼多人,都派過去了,寶皇女那邊對自己下手,連個擋刀的都沒有。

再者,現在倭國各地大多數人還是聽從寶皇女的意思,別人經得住消耗,但是他只有自己這些年積攢的家底,打沒了就真的沒了!

想了半天,最後還是隻能召集各方勢力,提出合兵攻打的建議。

有人就不同意了,合兵攻打,那最後的功勞算誰的?戰績怎麼算?

總不能按著人數來算吧?

他們這邊商量著怎麼打,唐軍並沒有想著等他們商量出結果再動手!

右武衛開向分給組合勢力攻打的那兩座城,意圖一舉拿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