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後記

亞瑟·黑斯廷斯上校注:以下手稿是我在我的朋友赫爾克里·波洛去世後四個月得到的。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人找到我,讓我到他們辦公室去一趟。在那裡,“依據本所已故客戶赫爾克里·波洛先生的指示”,他們交給我一個封好的包裹。此處是包裹中的內容。

赫爾克里·波洛手稿:

我親愛的朋友:

你讀到這些文字時,我已經去世四個月了。對於是否要寫這樣一份東西,我內心一直是很矛盾的。我最終決定有必要讓人瞭解第二起“斯泰爾斯事件”的真相。另外,我猜想當你讀到這份手稿的時候應該已經被各種荒謬至極的想法所困,或許還感到十分痛苦。

但是讓我向你說明:我的朋友,你應該輕而易舉地找到真相的。我已經給你留下了一切你需要的提示。如果你像以前的每次一樣,還是沒有發現真相,那是因為你的本性太過美好,太容易輕信他人了。真是始終如一。

但是你至少應該知道是誰殺了諾頓——即便你還沒弄明白是誰殺了芭芭拉·富蘭克林。後者死亡的真相或許會讓你震驚。

從頭開始。正如你所知的,我派人請你來到斯泰爾斯莊園。我告訴你我需要你。那是真話。我告訴你我要你做我的耳目。那也是真話,千真萬確——雖然你的理解可能跟我的意思不同!我請你過來是要你看到我想讓你看到的,讓你聽見我想讓你聽見的。

你抱怨說我對案情的介紹“不公平”。我沒有把掌握的資訊完全告訴你,也就是說,我拒絕告訴你X的身份。的確如此。我必須這樣做——雖然真正的理由並非我向你解釋的那樣。理由我稍後自會說明。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X。我向你介紹了幾個案子的情況。我指出,在每個案件中,被控嫌犯或者嫌疑人行兇的事實都清晰無誤,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然後我接著提出了第二個重要的事實——即在每個案子中,X不是在場就是在案發現場附近。於是你就做出了一個既真又假的推測。你說,所有罪行都是X犯下的。

不過,我的朋友,案發當時的環境決定了在每個案件中(或者幾乎每個案件中)只有被控的嫌疑人才可能行兇。但另一方面,既然事情是這樣,那麼X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除了與警方或者刑事案件律師有關的人員之外,很難有人同時牽扯五起殺人案。你可以想到,這樣的事情少之又少!絕對、從來沒有一個人自信地說過:“嗯,實際上,我真的認識五個殺人犯!”不,不,我的朋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就得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結論,也就是我們在尋找的是一個催化劑——兩種物質僅有在第三種物質存在的情況下才能發生反應,而這第三種物質顯然沒有參與反應,並且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這就是這個案子的基調。它意味著X出現的地方就會有罪行發生——但X並沒有主動參與這些犯罪。

這是多麼特別、反常的情況啊!我發現,在我的職業生涯接近尾聲的時候,終於遇見了一個完美的兇手,這個兇手所創造的手段可以確保他本人永遠不會因犯罪而受到懲罰。

的確十分奇特。但這樣的手段並不新鮮,類似的情況古已有之。這時我給你留的第一條“線索”就要派上用場了。戲劇《奧賽羅》。這部作品對人物的刻畫極為精彩,其中就出現了X的原型。一個完美的兇手。苔絲狄蒙娜的死、凱西奧的死——的確,包括奧賽羅本人的死——都是伊阿古所為,都是他精心策劃、親自實施的。並且他仍然能置身世外,不會受到懷疑——也不可能受到懷疑。我的朋友,於是貴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不得不面對他自己造成的一個兩難局面。要拆穿伊阿古的真相,他只能藉助於一些笨拙的道具——比如那塊手帕——而這種東西與伊阿古慣用的手段根本不相符,並且我確信他肯定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是的,那就是犯罪藝術的最高境界。甚至不需要任何直接的表示。他總是制止他人的暴力行為,裝作驚恐地挑起人們心中並不存在的猜忌!

同樣的手段也見於《約翰·弗格森》精彩的第三章,其中講述了“白痴”克魯蒂·約翰如何引誘別人去殺死一個他自己討厭的人。這是對心理暗示的絕佳描述。

現在你應該意識到了,黑斯廷斯。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殺人犯。每個人心中都會時不時地生出殺人的意願——雖然不是殺人的意志。我們經常會感覺或者聽到別人說:“她讓我怒不可遏,真恨不得殺了她!”“B竟然說我這個那個,殺了他都不過分!”“我氣急了,差點兒殺了他!”以上這些表述全部千真萬確。在這樣的時候,人的頭腦是十分清醒的。你想要殺死某人。但你沒有付諸實施。你的意志要凌駕於你的慾望之上。對於小孩子來說,這樣的控制機制還不夠健全。我知道這樣一個孩子,被他的小貓惹急了,說“站住別動,否則我就砸你的頭把你打死”,然後他真的這樣做了——沒過多久,他就意識到他的小貓咪已經永遠離開他了,於是驚慌和恐懼從心底升起,因為這個孩子其實很喜歡他的小貓咪。也就是說,我們所有人都有殺人的潛質。而X的手段就是這樣,他並不直接挑起你殺人的慾望,而是擊毀你抵制殺人行為的意志。這是一種經過多年實踐不斷完善的技巧。X知道用哪個字、哪個詞、甚至哪個聲調可以成功地對他人的弱點施加壓力。這是可行的。他這種手段讓受害者根本沒有察覺。他用的不是催眠術——催眠術不可能成功。這是一種更為陰險、更為致命的技巧。他利用人類內心的力量去拉大裂縫,而不是修補傷痕。這種技巧調動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並使之與人心中最卑劣的部分為伍。

你應該明白的,黑斯廷斯,因為你也曾經中過招……

現在你或許開始明白我那些讓你惱怒的話其實是什麼意思了。我說有罪行將要發生,並不是指同一起罪行。我告訴你我來斯泰爾斯是有原因的。我說我來斯泰爾斯是因為這裡將發生一起罪行。當時你對我如此確定表示驚訝。但我之所以能如此確定,就是因為那罪行,將由我親自犯下……

是的,我的朋友——的確很奇怪——很可笑——也很可怕!反對殺人的我——珍視生命的我——以殺人結束了我的職業生涯。也許是因為我太過自以為正義,太過重視公道,以至於我不得不面對這樣可怕的兩難抉擇。因為,黑斯廷斯,這件事有兩面。我人生的使命就是拯救無辜——阻止罪行——而這次,我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實現這樣的目標!要知道,法律無法制裁X。他是安全的。我想不出任何其他方式可以擊敗他。

儘管如此,我的朋友,我還是不願殺人。我明白自己必須做的事——但我下不了手。我就像哈姆雷特——不斷將那個行惡之日延後……於是對方先出手了——也就有了勒特雷爾太太遇襲。

黑斯廷斯,我當時很想看看你那知名的判斷天賦是否會發揮作用。它的確起作用了。一開始,你稍微有點兒懷疑諾頓。而且你是對的,那個人就是諾頓。你沒有任何理由能證明你的判斷——除了那個完全正確但有點兒心不在焉的解釋,就是諾頓看起來不起眼。那時候,我覺得你已經很接近真相了。

我認真調查過他的身世。他是家中的獨子,母親控制慾極強,對他頤指氣使。他似乎從來沒有表達過自己的任何立場,或者表現出用自己的個性影響他人的天賦。他走路一直有點兒跛,上學的時候沒辦法參加體育活動。

你曾經告訴過我關於他的一條重要的資訊,那就是他曾經因為看見一隻死兔子而差點暈倒,由此受到同學的嘲笑。我覺得那件事對他影響很深。他厭惡流血和暴力,並因此受到他人的輕視。我認為,他內心裡一直等待著自我救贖的機會,而方法就是變得冷酷無情。

我想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現了自己影響別人的能力。他善於聆聽,而且性格安靜,富有同情心。人們都很喜歡他,卻不瞭解他。他討厭這一點——然後加以利用。他發現只要說正確的話,再對對方施以正確的刺激,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影響他們的行為。要做到這一點只需要瞭解他們——要深入他們的思想,看清他們微妙的反應和隱秘的願望。

黑斯廷斯,你能否理解這樣一個發現給這個年輕人帶來了怎樣的力量感?他,斯蒂芬·諾頓,這樣一個所有人都喜歡卻又輕視的小人物,居然可以讓別人做出他們不想做——或者(注意這一點)以為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我可以想象到他是如何發展自己的這一愛好……並漸漸地形成一種對二手暴力的病態嗜好。他缺少親自實施暴力所需要的體力,並因此而受到嘲笑。

是的,他的這一嗜好日益膨脹,直至成為一種狂熱的感情、他生活的必需品!就像毒品,黑斯廷斯——像鴉片或者可卡因一樣讓人渴望的毒品。

諾頓,這個溫順善良的男人,內心其實是個嗜虐者。他是從痛苦和精神折磨中獲取快感的癮君子。這些年,痛苦和精神折磨在世界上氾濫成災——而且愈演愈烈。

這滿足了他的兩種慾望——施虐的慾望和對權力的渴求。他,諾頓,執掌著生殺予奪的大權。

像其他吸毒成癮者一樣,他必須有穩定的毒品供應源。他不斷尋找著受害者。我可以肯定,由他一手造成的慘劇絕對比我追蹤到的五起要多。在每一起案件裡他都扮演了同樣的角色。他認識艾澤靈頓;他曾在裡格斯一家居住的村子裡住過一個夏天,還曾在村子的酒館裡和裡格斯喝過酒;在一次觀光途中他結識了弗裡達·克雷,他讓她堅定地相信她姑媽的死是一件好事——既讓姑媽得以解脫,又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能讓她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快樂。他是裡奇菲爾德一家的朋友,並透過談話讓瑪格麗特·裡奇菲爾德將自己視為一個將姐妹們從終身監禁的痛苦生活中解救出來的女英雄。如果沒有諾頓的影響,黑斯廷斯,我不相信這些人會做出這種殺人害命的事情。

現在我們來說說斯泰爾斯莊園發生的事情吧。我跟蹤諾頓有一段時間了。他結識富蘭克林一家之後我就感覺事情不對。你要明白,即便是諾頓也要找到一個由頭。如果沒有矛盾的種子,很難挑起是非。比如在《奧賽羅》劇本里,我一直認為奧賽羅本人早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他也是對的),即苔絲狄蒙娜對他的愛與其說是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愛情,倒不如說是一個年輕姑娘對一個著名勇士的崇拜。他或許意識到,凱西奧才是她真正的伴侶,而且她早晚會意識到這一點。

對於諾頓來說,富蘭克林一家是他下手的絕佳物件。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簡直數不勝數!你現在應該已經明白了,黑斯廷斯——畢竟這種事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富蘭克林和朱迪斯是彼此相愛的。他行事方式粗暴無禮,從來不正眼看她,幾乎根本不屑於表示任何禮節,這些都表明這個男人深深地愛著她。但富蘭克林性格堅強正直。他的話語雖然冷酷無情,但他做人很有原則。他堅信,一個男人既然選擇了妻子,就應該終生不渝。

朱迪斯也深深地愛著他,但也因此而悶悶不樂,我想這一點就連你也應該看出來了。那天你在玫瑰園看見她的時候,她以為你已經發現了事情的真相,於是才有了她憤怒的爆發。像她那樣性格的人不能忍受別人的憐憫或者同情。你當時的行為就像是在觸碰一道尚未癒合的傷口。

之後她才意識到,你認為阿勒頓才是她的情郎。她故意讓你維持這樣的看法,免得你再用笨拙的方式表達你的同情,繼續觸碰她的痛處。

她和阿勒頓調情不過是絕望之人在尋求安慰。她很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她覺得阿勒頓很有趣,但從來沒有對他有任何愛慕的感情。

當然,諾頓明白事情的真相。他在富蘭克林夫婦和朱迪斯這三人的關係中看到了挑撥的可能。我想諾頓應該是先從富蘭克林開始的,最終毫無收穫。諾頓的陰險暗示對富蘭克林這種人沒什麼效果。富蘭克林思維清晰,黑白分明。他十分了解自己的感情——並且對外界的壓力毫不理會。另外,他的工作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愛好。他對於工作的痴迷使他更加難以動搖。

在朱迪斯身上,諾頓的手段效果更好。他巧妙地利用了“無用的生命”這個題目。朱迪斯堅信這一點——而且她內心隱秘的慾望與此一致,只是她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諾頓卻明白他可以對此加以利用。他的手段也很高明——他主動站在朱迪斯的對立面上,不事張揚地嘲笑朱迪斯根本沒有勇氣採取那樣一個需要決斷的行動。“這種話所有年輕人都會說——但他們從來不會去做!”這種激將法毫無新奇之處——卻十分有效!這些年輕人啊,太容易上當了!雖然自己意識不到,但他們太樂於接受這種挑戰了!

而且如果沒有了芭芭拉礙事,富蘭克林和朱迪斯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一起了。諾頓沒有這樣說——實際上他也沒有公開流露出任何這樣的意思。他特意強調這與個人的現實無關——沒有一點兒關係。因為一旦朱迪斯認識到他在指責她,一定會做出激烈的反應。但對於諾頓這樣害人成癮的狡詐之徒來說,一起案件顯然不夠。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能找到取樂的機會。於是他對勒特雷爾夫婦下手了。

回想一下,黑斯廷斯。回憶一下你們第一次打橋牌的那天晚上。事後諾頓對你說的那些話,他說話聲音很大,以至於你擔心勒特雷爾上校會聽到。當然!諾頓就是要讓他聽到!這種機會他怎會錯過——並且他最終成功了。你見證了整個過程,黑斯廷斯,而且你根本看不出諾頓是怎麼做的。基礎已經打下——勒特雷爾感到家庭的負擔愈發沉重,他覺得自己在別的男人面前越來越抬不起頭,因此越來越痛恨他的妻子。

想想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諾頓說他口渴了,(他是否知道勒特雷爾太太就在屋裡,並且一定會出手干預呢?)上校出於熱情好客的本性立即答話。他說要請大家喝飲料。他進屋取酒,你們則坐在窗外。他的妻子來了——然後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那一幕,而且勒特雷爾知道你們都聽見了。他走出房間。如果當時有人出來打圓場,這件事就過去了——博伊德·卡靈頓應該能處理得很好。(他老於世故,處事圓滑,除此之外,他是我見過的最虛榮最無聊的人!而你偏偏就喜歡這種人!)如果是你,結果也不會很糟。但諾頓趕緊開口,不停地說著各種廢話,直到把事情越弄越糟。他提到了橋牌(為了讓勒特雷爾想起更多屈辱的經歷),而且無緣無故地扯到了射擊誤傷事件。接著,正如諾頓所料,老邁昏庸的博伊德·卡靈頓在他的提示下開始講那個愛爾蘭勤務兵射殺兄弟的故事——這個故事,黑斯廷斯,就是諾頓告訴博伊德·卡靈頓的,因為他知道一旦有適當的提示,那個愚蠢的老傢伙肯定會把它當作自己的故事講出來。你看,最高階的暗示並非來自諾頓本人。上帝啊,他不會那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