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章 加官進爵

123加官進爵

【求收藏訂閱!】

當盧象升,朱勇他們領軍返回京城的時候,舉城歡慶,十幾萬百姓出城迎接。

朝廷這邊,甚至連孫承宗,楊嗣昌,侯恂這些朝廷重臣們都忍不住出城,迎接凱旋而歸的將士們。

“這麼多百姓,都是來歡迎我們的嗎?”

吳三桂騎在馬上,望著周圍官道上,人山人海的百姓,也不由得呆住了,隨後便是驚喜。

此時的吳三桂年紀不大,和朱勇差不多,還沒有後面的沉穩,此時露出這樣震驚的神色,也不足為奇。

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京城百姓和大臣出城接應一支明軍。

要知道,明末這個時代的大明武將,雖然身份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比不上那些文臣。

你見過有那支明軍或明軍將領,享受過全京城所有官員一起出迎的待遇,當年的袁崇煥都沒達到過。

吳三桂這番話,是對一旁的朱勇說道。

臨來之前,祖大壽特意吩咐他,讓他多和朱勇親近。

畢竟,誰都看得出來,此時在大明滿朝的武將當中,唯有盧象升和朱勇,是最受崇禎器重的。

不過,盧象升官職太高,是能和祖大壽平起平坐的,吳三桂不適合親近。

只有朱勇此時官職和吳三桂相差不大,兩人都是年輕人,更適合成為朋友。

吳三桂也知道祖大壽的意思,所以這一路返回京城的時候,吳三桂總是有意無意的靠近朱勇,與其交談,拉近兩人的關係。

對於吳三桂的這些小動作,朱勇當然感受到的,對於吳三桂的故意結交,朱勇並沒有排斥,反而樂於接受。

對於這個後世,被華夏人罵了數百年的大漢奸,朱勇心裡也不喜歡。

當朱勇也知道,明末這個時代當地韃子入關時,做漢奸的多了去了,幾乎大明所有的重臣,都投降了韃子,也真不多吳三桂這一個。

從吳三桂自身層面講,當時吳三桂選擇投靠韃子,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總比投降李自成要好。

而且,這一世隨著朱勇的降臨,大明不會再走以前的老路,或許吳三桂也就不會有投靠韃子的機會了。

拋去這點不說,單從領軍打仗方面來說,吳三桂真的還是挺有能力的。

單從這次伏擊韃子一戰上,就讓朱勇大開眼界。

吳三桂麾下的八千關寧騎兵,精銳程度絲毫不輸給祖大壽麾下的關寧騎兵。

至少在大明沒有滅亡之前,吳三桂基本上不可能投降韃子,倒是可以一用。

“哈哈,孫閣老,楊尚書,諸位大人,怎麼還能勞煩你們一起出迎呢,真是折煞盧某了。”

很快,以盧象升為的明軍將領團隊,就最先抵達了京城東面的朝陽門,盧象升翻身下馬,大笑著走到孫承宗跟前,說道。

七十多歲的孫承宗,歷史上原本會在這次清軍入關時,因為在高陽抗拒韃子,被多爾袞處死,全家被殺。

但這個時空裡,此時七十多歲的孫承宗卻精神矍鑠,還位極人臣,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這一切都因為朱勇的到來,改變了這位老人的命運。

這個時候,孫承宗微笑著看向盧象升,開口說道“盧大人大敗建奴,勞苦功高,老朽豈能不出迎呢!

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微臣叩謝聖恩。”

盧象升舉手朝著皇宮的方向一拜,說道。

“盧大人,咱們先入城吧,我們已經在城內安排好了一切,盧大人先入宮面聖,然後我們再為諸位大人慶功。

你們這次立下了大功,擊敗建奴,殲滅數萬建奴大軍,還解救了幾十萬百姓,奪回錢糧無數,是朝廷自寧遠大捷後,又一次大勝。

聖上已經恩准,京城歡慶三日,與民同賀。”

楊嗣昌也是面帶著微笑,對盧象升,朱勇等人說道。

他身為兵部尚書,這一次盧象升和朱勇他們擊敗韃子,打的確實漂亮,他與有榮焉,心情自然好極了。

“好,咱們入城。”

隨即,凱旋而歸的大軍入城,百姓歡呼,大明京城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歡慶的場面了。

這些年來,韃子屢屢入關劫掠,屢屢兵臨京城下,嚇唬崇禎和京城內的百姓,京城內的百姓也是惶恐不安,生怕那一天韃子真的打進城內。

但這一次,明軍的大捷,讓他們多年來的驚恐擔憂,有了舒緩,自然值得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