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恩情重

何氏和羅氏是貴客,淨雲讓小尼姑上了茶,衛蘅嚐了嚐那茶,據說是玉壘山上野生的,淨雲自己炒制的,泉水用的是南泉庵後的南泉,煮出來的茶居然十分清香。

衛蘅對淨雲就添了幾分好感。

喝了茶,何氏就迫不及待地讓淨雲給衛蘅起一卦。

淨雲淨了手,在佛祖跟前上了一炷香,這才重新坐下。

“不知施主求什麼?”淨雲問道。

何氏看了一眼衛蘅,衛蘅不願意迴避,她當然也想知道自己的事情,所以不管何氏怎麼瞪她,她都不走。

何氏沒奈何,只得道:“這孩子要議親了,請師太幫她算一算姻緣。”

淨雲點點頭,“那就看看面相吧。”

淨雲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衛蘅,又伸手摸了摸她的頭骨,“把手伸出來我看看。”

衛蘅依言伸出手去。

淨雲仔細看了看衛蘅的掌紋,用銅錢起了一卦,然後閉上眼睛,許久都沒睜開。

“師太?”何氏有些焦急地喚道。

淨雲師太的額頭開始冒汗,彷彿很用力的模樣,又過了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緩緩道:“從面相上看,小施主是個福緣深厚之人,一輩子榮華富貴不缺。從起的卦來看,小施主的姻緣不利北方,向南尋,一輩子才能夫妻和美。”

衛蘅半信半疑地道:“師太,這是怎麼說?”

淨雲道:“卦象顯示,你若是嫁在北方,不利子嗣,將來在子嗣上可能會艱難。”

衛蘅聽到這兒,對淨雲師太已經信了一大半,她上輩子嫁給範用,可不就是子嗣艱難麼。

淨雲又道:“這卦象還顯示,今年小施主不利水,待會兒下山時,儘量避開澗邊走才好。”

淨雲給衛蘅算過卦之後,羅氏又請她給何致起一卦。淨雲又另起一卦,說何致是財神下凡,一輩子富貴至極。羅氏聽了嘴巴險些沒咧到耳根上。

一行人在南泉庵用了齋飯,衛蘅嚐了嚐,雖然及不上慧空和尚的齋菜,但是比法慧寺的齋菜又好吃上不少。畢竟南泉庵是小庵,做菜要精緻些,法慧寺一天接待那麼多香客,齋菜自然不可能做得太精緻。

用過午飯,淨雲領著何氏和衛蘅等人將南泉庵附近的景色看了個遍,夕陽西下時,一行人這才開始下山。

哪知道馬車走了一小半路,天色就變了,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下起了雨來,好在雨不大,還能繼續趕路。

玉壘山上有些上山挖野菜的災民,藏在在石頭巖下躲雨。衛蘅她們的馬車繼續趕路,過了石頭橋,必須沿著一段山澗趕路。

恰這時候,從旁邊的另一條山路上湧來了十幾個衣衫襤褸的人,有老人,有婦孺,還有孩子,他們一看到侯府的馬車,就湧了過來,圍著馬車不走,“求貴人行行好,賞我們點兒飯吃。”

被這些人圍著,馬車寸步難行,何氏掀開簾子,讓冬雪扔了幾個碎銀子給那些人,可是那些人不見走,反而引來了更多的災民。

馬車本就行在山澗邊,邊上就是懸崖,那些災民想搶銀子,一時擠擠鬧鬧的,也不知怎麼就驚了馬,那拉車的馬瘋了似地往前衝,迎面就是一株大樹,車伕躲不及只能側身一跳,滾到了路邊。

車廂撞上大樹,往懸崖一側傾倒,先是冬雪一聲慘叫,滾出了車廂,落入那山澗裡,繼而是衛蘅,好在衛蘅身子靈活,她在撲出車廂那一瞬,往旁邊一條,抓住了一個樹枝,可是小樹枝哪裡受得住一個人的力道。

更何況,何氏也因為車廂的撞擊力而跌了出來,衛蘅一手拉著樹枝,又一手抓過去想拉何氏。

幸虧這時候何致也撲了過來,在支撐衛蘅的那個樹枝斷裂的瞬間,捉住了衛蘅的手,將她往後一拉,可那時衛蘅正好要拉住何氏,這下就只能看著何氏往下跌了。

衛蘅已經嚇得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了,還是何致,說時遲那時快,向前一撲,反身將何氏往上一推,他自己卻跌下了山間。

接下來就是無窮無盡的尖叫和哭泣,羅氏拼了命地也要跳下山澗,何致可是她唯一的兒子,她這輩子就只生了何致一個人。

周圍亂糟糟的,那些難民看到這一幕,居然還有趁機來搶錢的。

幸虧還有雪竹,雪竹坐在後一輛馬車上,這會兒已經護到了衛蘅的身邊,那些人見她一個小姑娘,三拳兩拳的就撂倒了六尺高的漢子,也都嚇得不敢上前。此時那些家丁也穩住了神,將那些難民打的打,趕的趕,好容易穩住了場面。

衛蘅趕緊讓所有的家丁都順著山澗下去找何致和冬雪,另一頭羅氏已經暈厥了過去,也不能就放在路邊,天色看著已經晚了,山裡是留不得的,衛蘅只好讓人重新套上馬,自己和何氏並幾個丫頭將羅氏抬入了後面的馬車,擠在一輛車裡回了金陵巷。

木老太太知道訊息後,也暈厥了過去,金陵巷上上下下也亂了套了,何氏總算回過了一點兒神,吩咐人趕緊去請大夫,另外又派人去找何斌回來,衛蘅則讓木魚兒回了靖寧侯府,把事情跟大夫人和蔣氏說,叫她們加派人手去玉壘山找何致和冬雪。

羅氏畢竟年輕,又一直養尊處優,保養得極好,沒多久就甦醒了過來,抬眼一看見何斌,頓時眼淚就跟瀑布一樣湧出來。

“老爺,我的致哥兒,我的致哥兒……”羅氏心痛得抽搐,一直拿手捶胸。

何斌的眼睛裡也滿是淚花,任由羅氏抱著他的腰不說話,只拿手輕輕撫摸著羅氏的背,他們就這一個孩子,何斌常年在外面跑,哪有時間讓羅氏有孕,他連個庶子都沒有。

何氏和衛蘅站在一邊,就像兩個罪人一樣,何氏也早已滿臉是淚,心裡愧疚得沒有辦法,如果不是她想去給衛蘅算姻緣,又怎麼會心急地這個天氣去了玉壘山,何氏是悔不當初,當初衛蘅還勸她來著,說是京郊難民多,可她沒有經歷過,以為增加了家丁就安全了。

若不是家裡羅氏和老太太都暈著,這怕何氏也要跟著哭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