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章 倒踢紫金冠

張瀚提出來,要做廣告宣傳“王總,我們現在倉庫裡有貨,產能也有,缺的就是銷售。而現在搞銷售,離不開廣告。”

王林點頭稱是“關於廣告的形式?哪一種最具價效比?”

張瀚道“有些資料,不用去調研,相信我們也能知道,購買使用衛生巾的人群,本就是一群城市工人階級,而且是知識分子階層,我說的知識分子,是指高中以上學歷的知識女性。”

王林道“所以呢?”

張瀚道“這個人群大都有電視看,會追一些熱劇,還有就是一些流行的報紙雜誌,像大眾電影、知音之類的,也是她們的最愛。”

王林道“所以,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宣傳?一是電視臺?二是時尚報刊社?”

張瀚道“對的,精確的投入廣告,才能起到最大的價效比。”

王林拿筆記了下來,問道“其它人的意見呢?李文明同志,談談你的想法。”

李文明是學管理類的研究生!

這個學歷,在申紡廠都算是最高學歷了。

王林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李文明一直在沉吟,這時見老總點名,便道“總體來說,我以為現在的衛生巾市場,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局面。國內的生產廠商雖然多,但真正有資歷的大廠家,也就幾家,除了老牌的四大國企之外,也就只有恆安的安樂,以及我們廠生產的愛晴柔了。”

王林認真的聽他說下去。

李文明道“剛才張工也提到了要打廣告。只有廣而告之,才能開啟知名度,才能讓消費者知道有我們這麼一個品牌存在。除此以外,我以為最重要的,還是渠道的建立。”

王林正了正身子,心想終於有人說到點子上來了。

高鵬道“供銷社就是我們的渠道,這個渠道遍佈全國。”

李文明道“供銷社的弊端,剛才張工也提到了,就像一個大鍋飯,我們與其指望供銷社做出改變,還不如退而結網,開展自己的渠道。”

王林問道“你所說的自主渠道,具體是指什麼?”

李文明道“改革開放十年了!除了供銷社,還有很多商場、便民小賣部、日雜便利店等等私人商店,他們也賣各種貨物,包括衛生巾。我愛人買衛生巾,都是就近買,很少有去逛供銷社的。”

王林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找這些便民小賣部、商場、日雜便利店合作?”

“是的,王總,”李文明道,“我以為,這些才是現在銷售終端的主力軍,供銷社更適合賣統購統銷的產品,比如說農藥化肥、商品糧油之類的。當然了,供銷社的渠道,我們還得保留,等我們的品牌打響了知名度,還是有人願意到供銷社去點名買我們的產品的。”

馬紅才道“供銷社給百姓的感覺,就是國營單位,不會賣假貨,也不會賣三無產品,這一點,是小賣部不能比的。”

王林道“多渠道並舉!那麼,請問,私人便利店的渠道,我們要怎麼樣去建立?”

李文明道“要建立自主渠道,不外乎兩種方法,一是找批商或者經銷商合作,我們供貨給他們,並給予一定的銷售獎勵,比如說,他們每賣出一萬箱,我們給他們一千塊錢的獎金。鼓勵他們去幫我們鋪貨,給我們開拓渠道。我們只要維繫批商或者經銷商的關係就夠了。這麼做的話,我們的產品,要經過中間商,甚至是兩、三層中間商,才能到達消費者手裡。”

王林道“第二種方法呢?”

李文明道“我們自己構建渠道,直接派出業務代表,分割槽進行鋪人,以市、縣、區為區域設立業務點,每個區域設一個主任,整個區域的銷售工作,全權交給各地區的業務點進行負責。”

王林聽得精神一振“一個是鋪貨,一個鋪人!有意思!繼續!”

李文明道“我們總部,垂直管理全國的業務點。業務代表只有微薄的低薪,主要依靠銷售進行提成。只要某個區域的銷量,能維持在某個段位,那他們的工資,也就能維持在一定水平,賣得越多,他們的工資越高,逼得他們去開拓區域內的新業務,也逼著他們維持已經開出來的銷售網點。”

高鵬道“第二種方法,我們總部需要派出大量的業務人員?就算每個區域只派出五個代表,總人數也十分驚人!”

李文明道“我們先以申城來做試驗,試一試哪種方法更能獲得客戶。”

張瀚道“我支援文明同志的意見,尤其是第二種模式,我覺得很好,可以一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王林也覺得這個方法還行,便道“申城有2o多個區縣,每個區縣設一個業務點,每個業務點派駐五個人,其中一人為業務主任,那也需要一百多人。工人我們倒是有,申紡一廠現在還在不斷的分流職工出來,這一百來號人,就算每人每月工資1oo塊錢,每個月也就一萬把塊錢的工資,我覺得可以試行一段時間,以三個月為準。如果到年底,還不見成效的話,那這種模式,我們就可以考慮摒棄。”

李文明道“每個業務點,都要詳細記錄轄區內的所有小賣部、便利店,把資料匯總到總部,哪些店有我們的產品在賣?每天的銷量如何?那些店沒有賣我們的產品?人家為什麼不上架?這些資料,我們每週都要實時掌握。這樣一來,更有利於我們做出精細化的管理。”

“好!”王林讚許的看了李文明一眼,心想不愧是學管理的,管理企業,果然有一套。

“關於宣傳的廣告創意,大家有什麼意見?”王林又問。

張瀚笑道“廣告創意可是最重要的,一個好的創意,抵得上十萬宣傳費。”

王林道“張工言之有理!這樣吧,創意這個事,也不是一時半會,說有就有的。我給大家三天時間考慮,這三之內,你們想到了什麼好點子,都可以跟我當面談,或者寫出來放我辦公室。我在這裡承諾大家,好的創意點子,一經採納,我會付給你們三百塊錢當獎金,當是智慧財產權費。”

“好啊!”眾人的熱情,瞬間高漲,都躍躍欲試。

王林道“今天的會議,先開到這裡,散會。”

負責管理車間生產工作的主任,名叫包來順,在申紡廠工作時,他就是車間主任,他也是李文秀經過明察暗訪後,推薦給王林的。

包來順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問王林道“王總,生產線停不停工?倉庫馬上就滿了。”

王林沉吟道“暫時不停工!繼續生產!如果我們的廣告出了效果,產品是會大賣的,到時只怕真的供不應求了。”

包來順道“行,那就繼續生產了。”

王林道“如果白廠現有的倉庫堆不下,就放到申紡廠或者藍廠那邊去,藍廠的倉庫現在都是空的。”

他也習慣跟著職工們一起,把衛生巾廠稱之為“白廠”,把服裝廠稱之為“藍廠”,還別說,這樣一叫,又簡便又易懂。

包來順答應一聲,下去工作了。

王林開完會,回到辦公室,看到裡面的門開著,便走了過去,見沈雪在裡面拿衣服,她背對著自己,身上的緊衣訓練服全是汗水,貼在身上,把好身材透得一覽無遺。

“沈雪!”王林輕咳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