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1章 東洋行

第17o3章 東洋行

下午,周伯強等人從釜山回到了漢城,向王林彙報了此行經過。

周伯強也有著和周粥同樣的擔心,就是覺得柳智勝的公司和工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雖然不是什麼皮包公司,但也只能算得上三流公司。

愛秀集團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算得上是一流的大企業。

科技公司雖然是新成立的,未來的展是可以預期的,真的要替一家這樣的公司做代工嗎?

王林沒有猶豫的回答道“我們做代工,賺的是代工費,還可以學到他們生產線上的技術和知識,何樂而不為?不管他是幾流工廠,他能給我們訂單,能讓我們賺到代工費就行了。”

周伯強道“行吧,你是老闆,你做決定就行。”

韓清寧道“我覺得沒問題。南韓半導體產業起步早,柳智勝的公司成立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他是子承父業,接手了這家企業。這也從側面說明,他的公司雖然沒做強做大,但起碼做得還不錯,能謀到利潤。”

汪海洋道“清寧說得有道理。他們的工廠之所以看起來破舊,就是因為有年頭了。而他們之所以找我們代工,也是覺得在南韓國內投資新工廠,還不如在我國找代工廠。”

王林道“對,你們的分析是正確的。南韓現在的人工是我們國內的好幾倍,城市的土地和房價,也是一般企業難以承受的。中低端製造產業的轉移,是達地區勢在必行的一步棋子。我們就從做代工開始,把愛秀科技做到世界一流科技公司!”

周伯強和周粥也就沒有意見了。

第二天,王林和柳智勝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

柳智勝將逐步把公司的生產訂單,全部交給王林來做,他的公司在南韓,只做研和貿易。

王林覺得他的決定是英明的。

現在的南韓製造業現狀,就是二十年以後我國製造業要面臨的情況。

我國也將面臨產業升級和轉移的陣痛。

不同的是,我國的企業可以向中西部不達地區轉移,而南韓企業卻沒有退路,只能向外國尋求價值窪地。

王林一行人在南韓的行程告一段落。

他們沒有時間到處去遊玩,直接起程,奔赴下一站——東洋。

王林不止一次來過東洋。

但每次來,都覺得這裡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街上那些黃面板的人。

陌生的是他們這裡的語言和習俗。

現代文明展到一定程度,所有的城市都成了鋼筋水泥的堡壘叢林。

剛離漢城港,又遊東京街。

除了街面上的招牌文字不同,兩者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

行色匆匆的市民,每個人都在各奔前程,彼此互不關心,也不問候。

哪怕街面上有人忽然倒在地上,身邊的人也只會投去冷漠的一眼,然後繼續趕自己的路。

王林看到這一幕,忽然想到了國內十年以後,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漠然。

城市應該是文明的結晶,但在這文明的背後,卻有著太多不文明的行為。

朋友的數量越來越多,質量卻越來越差。社會流動頻繁,同齡群的變遷,城市高樓越來越多,人情交往的面卻越來越窄,都市人面部酷化。

或許這是新生代的性格使然吧?

他們更關注自己的生活,而不在意別人。

每個人都在搞錢,更加關注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歲月輾轉,時代變遷。

一代人的會逢際遇被林立的高樓阻斷。

獨立空間越來越大,鄰里相處卻越來越冷漠。

更有甚者達到“對面不相識”的境地。

城市冷漠症,伴隨著網際網路和城市的展不斷滋長壯大,日常的老友相約成了一種奢侈,年輕人尚有工作應酬,而原本就缺乏關懷的老年人群體,可能因為日漸淡薄的鄰里關係加上興趣水平的差異更容易感受到孤寂。

王林走到南韓和東洋的街頭,就經常看到一些孤獨的老人,他們就像一段木頭一樣,坐在街邊,或者行走在林陰路上。

找到下榻的酒店後,王林聯絡了幸子。

這次出國考察之前,王林就和幸子透過電話。

幸子聽說王林要去東洋,她特意安排出時間,專門在這幾天回到了東京,就是為了陪伴王林一遊。

接到王林的電話後,幸子便趕過來和他見面。

“王林君,伱怎麼不提前通知我?我好去機場接你。”幸子微帶嬌嗔的說道。

“不想太過麻煩你,你幫我們安排好了酒店,我們打車過來入住,這就很便利了。”

幸子今天穿了一條淡紫色的連衣長裙,身姿綽約,體形曼妙。

她和王林的關係是比較特殊的。

兩個人有過親密的時刻,但又彼此不粘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