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4章 誤解

然而,讓王林失算的是,道觀裡面,男女不能混住,男賓有男賓的房間,女賓有女賓的院落,兩者相隔還挺遠!

他們在道觀用的晚飯。

道觀裡的齋飯也不全是素菜,但以素菜為主,通常都有好幾道小菜,也有各種各樣的藥酒,善男信女自由飲酒,道士們一般不喝酒,但逢年過節,或大家想喝,可以喝酒。

齋菜雖然是素的,但意外的很好吃。

或者是在山下吃慣了山珍海味,乍然吃到這些別具風味的素菜,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也是啊,山上的人成天吃素菜,可不得把素菜做出花來?

飯後,周粥和林笑笑被安排到了女賓院,王林和忠叔則被安排到了道觀另一側的男賓部。

這是一處幽靜的小院子,兩層小樓,掩映在山林之下,院子裡有樹、有池,有曲徑通幽,雜草叢裡散落著幾個可愛的道童石刻雕像。

一個洞門通往一個曲折的幽徑,旁邊細草叢生、野花遍佈,暗香浮動、沁人心脾。“靜、幽”二字,足以描述夜間道觀中的景物特點。

沒有遊客的喧鬧,不見聚集的聽眾,遊人可以獨自安靜地欣賞朦朧的月光,悠然地感受花草的芳香。

王林倍感心情舒暢,更覺不虛此行。

主殿方向傳來道長們做晚課時的誦讀聲,聲音意外的很好聽,比歌還要好聽。

忠叔站在王林身側,見他聽得很認真,說道“他們在唱清靜經。”

王林哦了一聲“忠叔,你聽得懂?”

忠叔道“我曾在山上跟師父住過一段時間,學習過清靜經。清靜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文只有4o1個字。卻是道教煉養術最重要的資料之一。”

王林道“我只覺得好聽,還真沒聽懂他們唱的是什麼詞。你說來聽聽。”

忠叔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

王林一邊聽著忠叔的解說,一邊聆聽那唱歌一般的誦經聲,不由得大有感悟。

而他浮躁的心,也隨著這經文而變得寧靜。

“忠叔,你懂其中的道理嗎?”王林緩緩問道。

“我只是會背,但究竟是什麼道理,我也不懂。”忠叔誠實的回答。

王林道“在六朝以前的經典中,沒有苦海一詞。後來,在許多漢譯佛經中經常出現這個詞語。我們本土的教義,反倒是看淡生死的。老莊以為,生死變化如同寒來暑往的四季一樣,如果失聲痛哭,那就是不懂天地自然變化之理,也就不存在什麼苦海、沉淪。”

忠叔道“這麼說來,本土之教義,遠勝外來教派。”

王林道“應該說更豁達,然物外。不過,這真道,也不是人人可以修習的,像我就萬萬不能。”

忠叔道“王董,你領悟力這麼高,又有什麼不能修習的呢?”

王林擺了擺手,說道“成道之人,要六慾不生,三毒消滅。只此一事,我便做不到。六慾,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愛之喻。三毒為三尸,上屍彭琚、中屍彭瓚、下屍彭矯。上屍好華飾,中屍好滋味,下屍好淫慾。人若能斷其華飾,遠離滋味,絕其淫慾,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滅,三毒既滅,就能神如炁暢,自然清靜。”

忠叔道“王董英明,你懂得真多。”

王林道“我滅不了六慾,也絕不了三毒。所以,我成不了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紅塵俗世之中,當一個俗之又俗的俗人吧!”

他雖然滅不了三毒,但此刻對男女之情,卻沒有任何念想了。

道觀條件艱苦,睡的是硬木板床,晚間也沒有什麼消譴的活動,連打個電話都是奢侈。

王林早早睡下。

聽著外面的風聲入松,竹林打葉,他睡得格外的舒適。

一大早,王林就醒來了。

今天是個大晴天,一縷晨曦透過濃郁的霧氣,照在一片朦朧之中,叫醒了山中的生靈,喚起了無限的生機。一時間,山中充滿了鳥兒出巢的叫聲,魚兒遊動的擊水聲,蟲兒歡快的鳴聲。

清晨,羅浮山的溫度很低,一陣山風吹來,真是太涼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