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二十九章 人生好像一直在陋巷徘徊

(晚了一個小時更新,抱歉抱歉。字。)

陳平安見過三位以劍客自居的劍修,最早的阿良,後來鬼蜮谷蒲禳,再就是身邊這位大髯遊俠。

劉叉帶給陳平安的壓力,要勝過那個當了多年鄰居的龍君。

一方面是劉叉劍術劍意更高,龍君由於體魄不全,始終沒有重返境界巔峰。

另外一方面,龍君終究是人族劍修,劉叉卻是妖族,陳平安承載真名的縫衣之道,與劉叉存在著一種相互壓勝的玄妙關係。

劉叉饒有興致打量起這個白衣隱官,自己的開山大弟子弟子竹篋,在這個年輕人手上吃過虧。也好,省得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劍氣長城之外,浩然天下再無劍修。

陳平安紋絲不動,只是身上法袍重新變作鮮紅色,問道“飛昇城如何了?”

劉叉取出一壺酒,仰頭灌了一口,瞥了眼似有所動又心如止水的年輕人,反問道“你還有本事顧得上別人?”

陳平安點頭道“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襲灰袍的龍君,方才已經被老大劍仙斬殺。

陳清都當年曾經說過,只要龍君膽敢越過城頭往北一步,就會死。

事實如此。

可惜陳平安未能親眼見到劍斬龍君那一幕。

只是陳平安不知那一截劍尖,到底是何物,來自龍君從未現世的某把佩劍?還是老大劍仙留在此地的某件遺物?依循先前那股天地異象,倒像是來自倒懸山遺址大門那邊,只是誰會丟往劍氣長城一截劍尖?若真是某樣遠遊之物,為何劍仙張祿和蠻荒天下又不阻攔?

至於那團灰白的“破棉布”,與劍尖裹纏在一起,正是龍君身死的一種明證,那些灰袍殘餘,類似一位劍修或暴斃或兵解、然後被大神通剝離出來的本命飛劍。所以絕非什麼法袍。

老大劍仙只是要他好好收起,用心煉化,卻不是煉化為什麼本命物,而是煉化為一把身外物的佩劍,煉化一截劍尖為長劍,煉化那團棉布為劍鞘,到時候應該會是一把不錯的劍客佩劍。

陳平安換了個問題“6芝死了?”

心中默唸,別死,千萬別死。

劍氣長城的劍仙,已經死了太多太多。好不容易離開劍氣長城,6芝他們這些於劍於家鄉於天地都已問心無愧的遠遊前輩,都已經不該只是晚死幾天。

無論是6芝這位女子大劍仙本身的性情脾氣,讓陳平安心生佩服,還是涉及到劍氣長城將來在數座天下的千秋大業,陳平安都希望6芝能夠活個幾千年,哪怕6芝就此在浩然天下開宗立派,與劍氣長城和飛昇城徹底脫離關係,都還是一樁大好事。一位開山祖師的行事風格,往往會決定了一座山頭百年千年的門派風氣。

以後若是還有有機會與6芝重逢,陳平安第一句話就是說6芝你確實傾國傾城,誰否認老子就幹他娘。

劉叉說道“沒有,6芝當下正在與仰止、袁廝殺纏鬥,不過你師兄就在戰場附近,加上蕭愻擔任隱官的時候,就與6芝關係不錯,6芝返回南婆娑洲問題不大。”

陳平安立即又問道“扶搖洲?”

劉叉說道“白也落入周先生的陷阱,仙劍太白已碎。不過蠻荒天下代價也不小,搭進去白瑩和切韻。”

經此一役,接下來蠻荒天下的十四王座,新面孔會越來越多。

浩然天下那邊,蕭愻劍斬桐葉洲荀淵,曜甲打殺中土周神芝,白瑩煉化金甲洲完顏老景,扶搖洲一位本土飛昇境,重傷遠遁,差點連跌兩境,好不容易才保住個仙人身份,若非齊廷濟出劍相救,就要被刻字城頭了,如今已經躲去流霞洲一座下宗宗門的白瓷小洞天,閉關養傷。

陳平安似乎陷入沉思。

難怪,那截劍尖,是劍仙太白的一部分。

難怪龍君會掠過城頭阻攔劍尖靠近自己。

只是白也為何要如此贈送此物?而且還是一把仙劍殺力最大的劍尖?

蠻荒天下66續續身死道消的王座大妖,荷花庵主,黃鸞,曜甲,白瑩,切韻。

那位白也詩無敵的人間最得意,竟然會死?!戰場為何會在西南扶搖洲,而不是距離中土神洲更近的金甲洲?中土文廟到底是怎麼謀劃的戰事?不過也對,白也與文廟關係平平,儒家好像沒資格對白也仗劍何處指手畫腳。何況扶搖洲和金甲洲到底是怎麼個具體形勢,陳平安沒那麼本事未卜先知,只能透過城頭刻字“周神芝”“完顏老景”來推演一二。

而劉叉說光是王座大妖就搭進去兩個,加上劉叉尾隨那一截仙劍太白的劍尖而至,是不是意味著那場堪稱人間最巔峰的廝殺,是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圍殺?儒家文廟和中土神洲是否有應對之策?這個劉叉到底到底有無參與其中?還是周密運轉神通,類似崔瀺的山水倒轉,直接將劉叉送到此地?以便防止萬一,早早斬殺自己了事?

疑問太多,沒有答案,不知真相,因為線索實在太少。何況劉叉的言語,至多隻能信七八分。

但是陳平安倒是很清楚一件事,蠻荒天下和甲子帳越想對半座城頭斬草除根,就意味著浩然天下的大勢越好,絕不至於糜爛不堪,至少南婆娑洲和家鄉寶瓶洲如今肯定還據守穩固,否則半座劍氣長城,加上他這麼個地仙劍修,沒必要讓王座第三高位的劉叉親自過來出劍。

陳平安被劉叉突兀一拳打碎山巔境的身軀魂魄。

劉叉並未出劍,單憑劍修體魄出拳而已,而且還單手拎著那隻酒壺。

陳平安能擋卻未擋,硬生生扛下一拳,然後在不遠處聚攏身形,心中大為疑惑不解,不知劉叉此舉用意何在,如此出拳的結果,跟那龍君昔年出劍的結果一樣,根本殺不死與半座劍氣長城合道的自己,甚至可以說與上任隱官蕭愻出拳相似,陳平安如今最缺的,恰恰就是這種“武夫問拳在身”的淬鍊體魄。

但是陳平安沒有任何僥倖心理,更不敢貪求劉叉再出一拳。

劉叉喝了口酒,笑道“難怪能熬過龍君的多次出劍,武夫體魄底子很好。”

多次出劍?他孃的龍君先後遞出了一百七十九次!

陳平安問道“飛昇城如何了。”

同樣的問題,忍不住多問。

劉叉答道“飛昇城在那嶄新天下,不但已經站穩腳跟,目前還是五大勢力當中,開疆拓土最多。”

陳平安如釋重負。

隨即嘆了口氣,劉叉如此有問必答,看來自己的處境不太妙啊。

自己一個哪裡都去不得的小小地仙劍修,至於勞駕劉叉親自出劍斬長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