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有小事大如鬥

(萬字章節,補上昨天的請假。ps本章的章節名借自一位讀者。)

站在桂花島山腳渡口處,陳平安輕輕跨出一腳,便踏上了倒懸山。

桂姨事先就跟陳平安說好,在桂花島靠岸的那一刻,就是渡船最繁忙的時分,那些來自寶瓶洲、俱蘆洲和桐葉洲的貨物解除安裝,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老龍城范家的金字招牌就要砸了,所以她和老舟子以及馬致三人,需要親自盯著每一手貨物的交易,沒辦法帶他去倒懸山客棧下榻,原本桂姨想讓金粟領著陳平安,去往那間與桂花島世代交好的客棧下榻,被陳平安婉拒,惹來金粟心中微微埋怨,這座倒懸山,無奇不有,讓人遊歷再多次都會覺得新鮮。

結果這位正鬱悶的桂花小娘,看到那背劍少年朝咧嘴一笑,似乎看穿了她的小心思,金粟狠狠瞪了一眼,少年跟桂夫人老舟子三位老神仙揮手告別,似乎不敢金粟眼神對峙,已經轉身快步跑向渡口。看著少年路荒而逃的背影,金粟忍不住笑了起來。

陳平安行走在人頭攢動的人流之中,深呼吸一口氣。

終於到了。

透過倒懸山去往劍氣長城,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除了一枚進入倒懸山的青木通關牌外,需要再過一關的桂花島百餘人,多領了一枚玉牌,同時得到告知,他們在三天後的子時通關,一炷香後就要輪到下一撥人,過時不候。

陳平安走下船,腰間懸掛著那枚只篆刻有一個“涯”字的白玉牌,桂姨告訴他,倒懸山上風景各異,商鋪林立,趁著這三天功夫,可以多走走,若是相中了心儀的法寶器物,手中錢財不夠,可以跟客棧掌櫃借,十顆穀雨錢以下,那位掌櫃都會答應,而且按照老規矩,記在桂花島頭上。

山崖畔的這座渡口,名為捉放渡,源於渡口附近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亭,懸掛匾額“捉放亭”,是某一脈道統前任老掌教的親筆手書。

倒懸山上有九座建築,隸屬於此方天地的道家,其餘高樓庭院商鋪等地皮,早已賣給八方來客,其中八座,捉放亭,敬劍閣,上香樓,雷澤臺,靈芝齋,法印堂,師刀房,麋鹿崖,分別屹立於倒懸山八方,加上中央的孤峰,總計九塊地盤。

相較於方圓百里有餘的倒懸山,道祖二弟子這一脈道統,無論是地盤大小,還是徒子徒孫的人數,在倒懸山都不算太誇張。

“陳公子,陳公子。”

有人在陳平安背後急乎乎嚷著,陳平安回頭一看,是那個自稱劉幽州的綠衣少年,後者一路小跑到陳平安身邊,竹筒倒豆子,問了一連串問題,“陳公子,你在倒懸山上住哪兒?有約好的地方嗎?沒有的話,不然去我那邊?我家在這邊有棟宅子,靠近一個叫敬劍閣的地方,據說宅子還挺大,我一直想要謝你呢,不然給我個機會?”

陳平安搖頭笑道“不用,桂花島幫我安排好了,去鸛雀客棧住。”

那個來自北方皚皚洲的少年一臉失落,仍是不願死心,“這樣啊,那我回頭能找你玩嗎?我是第一次來倒懸山,要好好逛逛,咱們一起唄?”

陳平安愣了愣。

老嫗無奈道“少爺,萍水初逢,你便如此熱絡交往,不合情理的。別說是陳公子不敢答應,便是換成我,也不會點頭。”

陳平安笑著不說話。

那少年神色黯然,“好吧,陳公子,我住在猿蹂府,你要是沒事情的話,可以來找我,就說找劉幽州,是我朋友。”

陳平安點頭道“這個沒問題。”

陳平安和劉幽州以及老嫗同時轉頭,一位姿容動人的“女子”站在三人附近,欲言又止的模樣。

老嫗蒼老臉龐上滿是笑容,如枯木逢春,和顏悅色問道“這位小仙師,可是有什麼為難?”

但是他對老嫗視而不見,盯著陳平安,喂了一聲,“你能不能借我一顆穀雨錢?我以後還你三五顆就是。”

陳平安遞過去一顆穀雨錢,那人接過手,笑著離去。

少年劉幽州輕聲道“陳公子,是你朋友?”

陳平安搖頭道“不認識。”

劉幽州驚訝道“那你也借錢給人家?你知不知道,天底下好看的姑娘,都最會騙人了。陳公子,容我多嘴一句啊,一顆穀雨錢,哪怕錢再少,也不能這般行走江湖啊。”

陳平安呲牙咧嘴,告辭離去。

一顆穀雨錢還少?好看的姑娘?

老嫗忍俊不禁,笑道“少爺,你難道沒有看出那位漂亮姑娘,其實是一位男子?”

劉幽州呆若木雞,小聲道“我方才光顧著偷瞄那姑娘的臉蛋和身段了,沒敢多看。”

老嫗只得反駁道“少爺,人家不是姑娘唉。”

劉幽州一揮袖子,大步向前,“長那麼好看,我就當他是姑娘了。”

陳平安沒有急於去往鸛雀客棧,而是跟隨一股人流去附近的捉放亭。

等到陳平安臨近人滿為患的小亭子,難免有些失望,覺得好像名不副實,亭子極小,甚至不比綵衣國宋老劍聖家的山水亭大,亭子內外已經站了不下百餘人。陳平安踮起腳尖,看了眼見縫插針都難的小亭子,就打算去鸛雀客棧。

陳平安剛要離去,身後有熟悉嗓音響起,跟他的容貌一樣陰柔,“不去亭子裡停留片刻?”

他與陳平安並肩而立,陳平安轉頭笑道“這也太擠了,不敢去,怕出不來。”

他指了指前方不遠處三位女子,似乎也在猶豫要不要進入捉放亭,他微笑道“你只管跟著我,就當我先還你那一顆穀雨錢的利息。”

陳平安一頭霧水。

他指了指自己喉結,笑容古怪,陳平安試探性問道“障眼法?”

“你的酒壺先借我一用,放心,這麼個小破葫蘆,我還不放在眼裡,我那隻養劍葫,算是你們的老祖宗,只是沒敢拿出來罷了。”他朝陳平安點了點頭,二話不說拿過陳平安腰間的姜壺,快步走向那三位姿色上等的年輕女子,一邊仰頭喝酒,於是女子傾國傾城的容顏,男的豪邁奔放的氣概,同時在他身上顯現,

然後片刻之後,那人站在花叢之中,就朝陳平安揮揮手,陳平安只得走過去,那人以陳平安聽不懂的話語介紹了一通,然後又用寶瓶洲雅言給陳平安說了一遍,原來三位女子是婆娑洲的宗門子弟,結伴聯袂遊歷海外,需要斬殺一頭龍門境的海中巨妖,才算完成歷練,終點即是這座倒懸山,之後就要返回南婆娑洲師門。

之後他不由分說拽著陳平安胳膊,帶著三位婆娑洲仙子一起殺向捉放亭。

捉放亭,相傳那座青冥天下的道家正統,三位掌教之一的“真無敵”,道祖座下二弟子,當初丟下這方最大的山字印後,親臨此地,有位十二境巔峰的大妖不知如何手段,悄然越過了劍氣長城的眾多禁制,來到倒懸山,結果第一次所見之人,恰好就是那位掌教,當時倒懸山一帶,是個鳥不拉屎的蠻夷之地,大妖本以為從此天高任鳥飛,見著了那位道人,自然出言不遜,就要將其一口吃下,至於結局,毫無懸念,被那位道家掌教一巴掌拍了個半死,只是最後不知內幕如何,那位被譽為四座天下最能打的老道人,將那頭大妖丟回了劍氣長城以南。

後世倒懸山道人,便建造此亭,彰顯那位掌教的道法通天。

這一趟捉放亭之行,陳平安累得汗流浹背,因為三位仙子,加上姿容猶勝他們一籌的那個傢伙,小亭內外人人並肩擦踵,有些是無心的碰撞,有些是有心的揩油,陳平安便只好儘量護著她們,還得做到不能監守自盜,自然勞心勞力,處處皆是細微的勾心鬥角,好在倒懸山第一條規矩就是傷人者死,所以武夫四境的陳平安應對得還算成功。

成功走出捉放亭後,陳平安兩人跟那三位仙子分道揚鑣,她們還要去往最近一處景點,麋鹿崖。

陳平安收回養劍葫,別在腰間,無奈道“以後別再幹這種事情了。”

他白了一眼陳平安,“沒勁,我陪仙子姐姐們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