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五章 報道先生歸也

(本卷終章。)

冬至時分,雖是日短之至,人影長之至,實則卻是天地陽氣回升之始。

寶瓶洲的各國皇帝君主,都會在這一日祭山嶽,即便無法親至,也會讓禮部高官去往山嶽神廟燒香。

與龍泉郡差不多,梅釉國這邊一樣有過小年的習俗,雖是貧寒人家,按照各地鄉俗,亦要準備餃子、羊肉湯或是糯米飯。

陳平安三騎啃著市井買來的糯米糰,從梅釉國最南部的旌州返程。

在一處邊境關隘,陳平安停馬不前,讓曾掖和馬篤宜先行過關,陳平安獨自驅馬轉向一座丘壠,登頂之後,剛好有一位老修士緩緩走向坡頂,陳平安翻身下馬,老修士以略顯生疏的寶瓶洲雅言笑道“你可能不認識我,但是我對你很熟悉了。”

陳平安微笑道“辛苦前輩一路護駕。”

元嬰老修士不理會言語之中的譏諷之意,任誰被一路盯梢,都不會感到舒服。

老修士笑道“我曾是桐葉宗的修行之人,所以這一路隱忍,確實辛苦。”

陳平安問道“曾是?”

老修士依舊將一身氣息壓制在金丹地仙的境界上,肌膚之上,光華流轉,如有日月流轉於身軀小天地之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上上下下打量著這個年輕人,似乎想要看出些端倪,到底是靠什麼才能成為那名大劍仙的……朋友?同門師兄弟?暫時都不好說,都有可能。只不過天底下可沒有白白消受的福氣,尤其是山上,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老修士站在小山坡之巔,環顧四周,梅釉國的山水,實在瞧著無趣乏味,靈氣稀薄,更是遠遠不如書簡湖。

有些秘事,沒有說給這個年輕人,他當下是以陰神出竅遠遊至此,以陽神攜帶那塊用以監視自己的秘製桐葉牌,以此遮掩自己的真正行蹤,避免這場見面被書簡湖那邊察覺。之所以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自然有他深思熟慮的考量和算計。他們這夥被玉璞境野修劉老成當做宮柳島座上賓的外鄉人,能夠被精心挑選出來,丟到書簡湖,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他自然不例外。

只是大道之上,給人賣命,也得看價格。

他就覺得價格低了些。

即便他已經被大陰陽家勘定為無望上五境,好歹還是一位擅長廝殺的老元嬰,還有兩百年壽命,若是捨得花大錢吊命,再活三百年都有可能。

接到這個秘密任務後,他思來想去,總覺得是一個借刀殺人的連環扣,那位上五境的領路人,是給人當做了刀子,自己更是。可惜寶瓶洲不是自家地盤,毫無根基,自己無人可用,不然的話,再找把刀,快一點的,腦子差一點的,說不得自己就是富貴險中求,真能夠撈到一場潑天富貴,當然也有可能是一根線上的螞蚱,借來借去的幾把刀,大夥兒一起完蛋,至於那個連他都猜不透身份的真正幕後人,則就要逍遙快活了。

老修士問道“我有一筆互利互惠的買賣,你做不做?”

陳平安點頭道“說說看。”

老修士笑道“但是我要先得到你的一句承諾,最少百年之內,你陳平安不能與任何人說出我們之間的交易。”

陳平安問道“就算我答應下來,問題是你敢信嗎?”

老修士點頭道“我不全信,但是打算賭一把,我站在這裡,出現在你面前,已經就是一種證明。山上修行,只要道行比我高,我便看不透深淺,可是與誰朝夕相處這麼久,再看性情,不算太難。你這種人,我也曾經見過不少,多是年輕時候認識的,結果現你們大多死得早,半道而亡,所以我只說了這是一場百年之約。”

陳平安笑道“快過年了,麻煩前輩說幾句吉利話。”

這位元嬰大修士微笑道“我若是與你說些客套寒暄的話,你難道不會疑神疑鬼?還如何做買賣?”

陳平安覺得這話沒說錯。

約莫一炷香後,陳平安驅馬下山坡,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變得面如金紙,坐在馬背上,搖搖欲墜,像是經歷過一場生死大劫,本就孱弱的體魄,幾乎油盡燈枯。

嚇得過關之後停馬等候的曾掖和馬篤宜,心驚膽戰,大氣都不敢喘。

先前幾乎整座關隘內外,都看到了陳平安消失處那邊的劍光如虹。

陳平安搖搖手,“沒事,擺平了,我們繼續趕路,此行返回,路上都不會再有事情,還是老規矩,你們到時候不與我一起返回書簡湖。”

在山坡那邊,元嬰修士早已撤去障眼法神通,竟是一位姿色平平的中年婦人,眉心處緩緩滲出一粒鮮血,被她以手指輕輕抹去,只是那點痕跡,落在任何一位中五境修士眼中,稍稍打量,都是無比扎眼的存在。

與那個年輕人做買賣,還算放心,雙方下定決心做買賣後,推敲細節,滴水不漏,幾次試探,年輕人都算應對得體。

她望向天幕,作揖行禮,虔誠且惶恐,顫聲道“李芙蕖粗鄙不堪,只能得罪君子,不敢得罪小人,失禮了。”

片刻之後,天地寂靜。

婦人啞然失笑,應該是自己多想了。

如今寶瓶洲大亂,需要那位陪祀聖人盯著人和事,實在太多,北俱蘆洲天君謝實,大驪藩王宋長鏡,朱熒王朝皇帝,等等,怎麼都輪不到她和那個陳平安,即使被拘押在水牢底層的劉志茂親口所說,如今陳平安身上帶著那塊“吾善養浩然氣”的聖人玉牌,但是關於坐在一洲天幕的陪祀聖人,她多少知曉些內幕,只要腳下人間沒有太過出奇的廝殺,就不會轉移視線,瞥上一眼,至於類似太平山老宗主親自出手追殺背劍老猿,聲勢實在太大,肯定會被桐葉洲聖人第一時間察覺。

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一些該有的禮數,終歸是多比少好,有比無好。

離開梅釉國那座關隘後,即將進入書簡湖地界之際,陳平安在一座鄉野村莊附近,轉頭看著身後兩個興致不高的傢伙,沙啞笑道“讓你們擔心了,這一路想事情比較多。”

馬篤宜捂住心口,“陳先生,你可總算還魂了,這一路上不是呆,就是皺眉,這都多長時間沒喝酒了,我們兩個都快要嚇死了。”

曾掖使勁點頭。

陳平安輕聲安慰道“遇上了一時半會兒沒能想明白的事情,對不住了。”

馬篤宜笑問道“這會兒想明白啦?”

陳平安搖頭道“仍然沒能想明白緣由,但是退而求其次,大致想清楚了應對之法。”

馬篤宜憂心忡忡道“真沒事?”

陳平安點頭道“沒事了。”

馬篤宜猶猶豫豫,“那陳先生你喝口酒,給咱們瞧瞧,不然咱們不放心。”

曾掖臉色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