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趙官家震撼

陳寧偷偷摸摸的離開了韓府。

他的心情有些忐忑,也不知道韓澡這小子會不會撥吊無情。

韓相公應該不至於這麼小氣吧?不就是在石碑上題個字麼?

……

韓府,中廳。

中廳的三扇朱漆大門全部敞開,這是宋朝迎禮的最高規格。

韓忠彥恭敬的坐在下位,主位上則坐著十八歲的大宋官家趙佶。

今年年初,年近二十五歲的哲宗病逝,無子,所以繼承問題就成了文官們爭論的重點問題。

宰相章惇認為以禮、律都法,當立哲宗同母弟趙似,亦或者同母弟申王趙佖。

但向太后卻因趙似眼疾反對,在向太后和曾布、蔡卞等執政的支援下,最終讓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登基了。

現在宋王朝的左相是章惇,右相是韓忠彥。

很顯然趙佶並不喜歡章惇,原因很簡單,章惇並不支援他登基。

相反,趙佶就很喜歡韓忠彥,因為韓忠彥支援他登基。

“師樸,朕給你的範希文碑,題上字了嗎?”

趙佶登基後,便將他在還在端王時期最愛的范仲淹碑賞給了韓忠彥。

眾所周知,趙佶雖然做皇帝的水平不高,但從古至今,沒有人敢質疑他在文化水平上的造詣。

他喜奢侈,愛字畫古玩,通道教。

範希文碑並不是范仲淹題的字,而是范仲淹被貶謫到鄧州後,替岳陽樓寫的一篇文章。

岳陽權知州事得知後,便在岳陽樓旁用花崗石立碑,並題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石碑的中間部分故意留白,就是要讓後世文人墨客們題字。

如今已經過去快一個甲子年,大宋還沒有任何人有這種魄力敢在這塊石碑上題字。

沒有人有把握自己提出來的文字能勝過范仲淹的千古名句,隨便題上去獻醜的文字,只會毀了自己的名聲。

所以從始至終,無人敢在這上面題字。

也足可見范仲淹在北宋的影響力,究竟有多麼的大。

韓忠彥聽到趙官家的問話,臉上略顯羞赧,慚愧的道:“臣辜負官家的期望。”

趙佶笑了笑,道:“師樸你也莫要妄自菲薄,一個甲子年了,大宋也沒有再出一個範希文,就連王安石、司馬光之流,都不敢在上面動筆……”

“哎,或許待宋亡後,都無人能在上面題一個字了吧。”

韓忠彥忙道:“陛下不可胡言亂語,而今大宋經濟鼎盛,怎可亡國。”

趙佶生性樂觀,道:“這倒是真的,朕之大宋雖身陷囹圄,風雨飄搖,然已走過兩個甲子年,雖北疆有虎狼窺視,但大宋依舊屹立不倒。”

“想要亡國,卻也不是輕易之事。”

韓忠彥重重點頭。

趙佶又道:“自古以來,奸佞亂國,總會縮短王朝壽命,師樸覺得朕之朝有如此佞臣嗎?”

他隨口說完後,便端著茶水漫不經心的呷了一口。

韓忠彥略顯沉默,心中快思索,旋即領略了官家的意思,道:“自熙寧變法後,國家非但沒有改變現狀,反而更為混亂。”

趙佶問道:“熙寧變法是錯誤的嗎?”

韓忠彥道:“歷史證明是錯誤的。”

“嗯。”

趙佶很滿意。

看似兩人什麼話都沒說,卻什麼話都說了。

左相章惇是王安石的得力干將,王安石主持熙寧變法的時候,設定出高於一切的政治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這個機構的權柄凌駕一切,而章惇就是編修三司條例官。

王安石死後,章惇很顯然就是熙寧革新黨的黨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