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中秋月圓

張大姑娘及笄那天,顧卿非常興奮一大早就去了張府.為了完美的履行"正賓"的職責,也為了不讓張媛的笄禮出錯,李銳和其他丫頭的頭也不知道被顧卿梳掉了多少根.

那為張媛的笄禮所準備的一笄一釵一冠,被送去了張府裡以後,那邊派人來回話,說是及笄禮的三件飾太貴重了,對顧卿是千恩萬謝,又說了張大姑娘非常喜歡,改日裡親自登門道謝云云.

若說送禮的人最高興什麼?那肯定是自己送出去的禮物別人非常喜歡,非常高興,讓你覺得自己的辛苦沒白費了.雖然說這幾樣東西都不是自己挑的,顧卿還是心中一陣熨燙.

顧卿從小就是這樣,若是重視一件事,就會反覆的確認,絕不會出錯.後來她當了醫生,更是不能馬虎的職業,所以後來花嬤嬤仔細一說這及笄的重要性,她這十來天都在熟悉各種笄禮的事情,也學會了那些複雜的讚詞和梳頭的方式,禮儀.

笄禮那天,顧卿果然沒有出任何差錯.

這讓一直提著心的花嬤嬤終於把那顆心放回了肚子裡.

笄禮過後,顧卿卻低沉了好幾天.

原因無他,她想家了.

那張府的張大姑娘張媛長得非常美麗,人如其名,是個閨秀的名媛模樣.當她在父母親人的圍繞中,在親戚好友的祝福裡,含著淚水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時,顧卿突然猛一下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當年剛剛成年的自己.

顧卿十八歲時,父母也是煞有其事的帶著她出門旅遊了一次,甚至不惜對她班主任撒謊,給她請了三天的病假.她老爸說:"你今天成年了,我帶你看看世界".老媽說:"你今天成年了,我完成你一項最近的心願."

當時她也是這般飽含淚水,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在感動著的.

如今,她的人生在哪裡?困於後宅之間養孩子,順便宅鬥?大開金手指,惹得四方為自己這糟老太婆折服?然後呢?看著自己一步步僵硬,變成行屍走肉一般的中風患者?

她不怕死,可她從未想象過,死亡是以這種姿態接近於她.

張大姑娘的笄禮完成了以後,老太太的情緒明顯不對,她身邊親近的人都看出來了.

方氏來請安時,老太太甚至還在魂遊太虛.

方氏心中揣著劉嬤嬤對邱老太君的惡意猜測後,每日來請安時,是怎麼看老太太怎麼覺得難受的,好在顧卿對方氏也沒什麼好態度,所以兩人每次都匆匆刷完這個"婆媳日常",各幹各的事情.

可是顧卿真的不理睬她,在她行禮的時候一直出神,晾著她這種情況,她從和李茂成親以來,這還是第一次.

等老太太回過神來,說自己"抱歉晃了下神"的時候,方氏的腰已經彎的有孝脹了,肚皮也緊繃的疼.但漲的最疼的,是自己的臉面.是她一直低著頭彎著腰,周圍丫頭不自在扭過頭的那種尷尬.

她的婆婆最近實在太反常了,要趕緊催催母親,問問那神婆找好了沒有!

連方氏都察覺出了顧卿的不對勁,李銘和李銳自然也都感覺到了.哥兒倆個把腦袋湊在一起嘀咕了半天,終於推斷出了結論——奶奶怕是看了李銳表姐的及笄禮,想起自己的女兒,他們那早逝的大姑二姑了.

當年胡軍報復時,他們的大姑二姑都香消玉殞在胡人的鐵蹄下.奶奶自後再無女兒.至於外嫁的小姑姑,府裡所有主子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雖然感情也很好,但奶奶一直做不到像對待自己女兒那樣對待.

這次李銳的表姐及笄,老太太去了,看張媛熱熱鬧鬧的行完了及笄,恐怕想起了自己那兩個永遠不能成年的女兒,有些感傷吧.

若顧卿能看到兩個小孩腦袋瓜子裡的想法,恐怕會笑出聲來.也不知道這兩個孩子的水晶心肝玲瓏竅是怎麼長的,什麼事都愛弄出個一二三四五來,好像世間的每件事不找出個理由來匹配就不合適.

總而言之,此事的結果就是,兩個孩子跑的更勤了,撒嬌賣萌裝傻的更徹底了.就連兩個先生也給他們放了假,支援他們胡鬧.

開玩笑!那部《三國演義》還沒講完呢!這些天老太太說著說著就晃神,五天了,三回都沒說完,這讓他們這些等著看《三國演義》的人,突然就驚覺下面沒有了,簡直是慘絕人寰好嗎?

"奶奶奶奶,我們去捉鴨子吧?"李銘湊在奶奶旁邊,"孫兒看您這幾天都瘦了,肯定是因為沒有吃我們親手抓的鴨子!"

"咦?奶奶瘦了嗎?"顧卿驚喜的摸著自己的臉.自從她來了這兒,現老太太飲食太過油膩以後,已經漸漸將日常的餐飲改成葷素搭配了.這大半年下來,她的身體狀況好了許多,面板狀態也好了些,現在李小呆告訴她,她還瘦了?

哦哦哦哦,她簡直是個"減肥達人",自帶"減肥光環"啊!

‘重點不是瘦了,是鴨子好嗎!’

一心想要拉邱老太君出去晃晃,換個心情的李銘淚流滿面.他給李銳遞了個眼神.

哥哥,你上!

李銳眼珠子一轉,.[,!]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奶奶,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了.聽先生說,今年中秋御街前後和內城裡,宮裡都安放了宮燈,就連我們府裡也制了不少燈,要不然,中秋那天,我們去街上看看燈?"李銳越想越覺得興奮,他日日在府裡待著,有好長時間沒有出府玩過了,奶奶又不是未成親的姑娘,奶奶要出去賞燈,應該沒有問題吧?

"中秋也有花燈嗎?"顧卿想了想,古時候不是隻有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有花燈嗎?去年過年的時候,也不知是這裡哪一種禮儀,需要府裡年紀最大的長輩扎個燈,她還親自紮了一個燈籠給府裡掛出去了呢.

"也不是年年有.但若宮裡想要與民同樂,就會特地撥款在各處點起燈火,搭起戲臺,好好熱鬧熱鬧的."李銘在他外祖家待的多,外祖父也會和他說起一些往年老皇帝在時的光景,所以知道的倒比李銳多些."上行下效,無論是公侯官宦,還是平民百姓,就都會跟著一起掛燈籠,放起燈船."

哦,拍馬屁!充分貫徹學習當今聖上積極走人民群眾路線的指示!

"那你喚你父親來趟."顧卿被說的意動起來.

李茂今日正在家中休沐.李銘一聽奶奶被哥哥說動了,偷偷的給一個"你好棒"的眼神,在李銳得意的表情裡跑出了持雲院,去喊自己父親去了.

而從東園裡被李銘拽的往北園裡走的李茂一頭霧水.

在路上,李銘詳細說了奶奶如何從張大姑娘的及笄禮以後就開始意志低沉,自己和兄長的猜測,以及準備讓奶奶帶著他們兄弟出去一起出去"散散"的想法.

"爹,現在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自李銘聽了"三國"以來,說話都是這個調調.

李銘這一說,倒是勾起了李茂那一點內疚來.他生在軍營裡,當時後方已經穩固,小時候沒有吃過苦.他也曾聽自己的大哥說起過那段往事,大哥語氣裡是滿腔寂寥.

兩位沒見過的姐姐死時都未成年,自然不能給她們過繼養子,繼續香火.也不能成冥婚.母親這番難受,怕也是因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