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鹹魚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 第74節

是啊,是她不會生,生了老大郭海軍是個殘疾,一隻手一隻腳沒長好,生得老二是個癱子,不會翻身不會哭不會爬,吃得倒是白白胖胖。

老三她剛懷上沒多久就流了。時至今日,她一個健全的孩子都沒有,反倒是郭寡婦,她生的兩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健康。

這世道啊,就是那麼不公。

郭振東家的小院兒裡,郭海軍單方面的指責張鳳蘭,把他貶低進泥土裡。在一牆之隔的正房裡,郭寡婦跟郭振東談完事情後就起身回家了,郭振東把她送到耳門處。

郭寡婦回去,姜曉甜已經整治好早飯了,玉米麵糊糊,涼拌小時蔬,還有小蔥跟白菜醃的鹹菜。

郭寡婦很滿意,喝了粥後她坐在凳子上,忽然對姜曉甜說:“明天我兒子就回到家了,你跟他嘮嘮吧。”

目的那麼輕易就搭成,姜曉甜吃完飯回去的路上走路都是飄著的,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翻滾,時不時的再咬著被子激動的低聲尖叫兩聲。

中午虞清嫻跟知青們打了柴火回來,姜曉甜特地出來賤嗖嗖的跟虞清嫻說話,虞清嫻翻了個白眼都不稀得搭理她。

她跟著知青們把柴火放進柴火棚子,去了廚房。

今天輪到羅新蘭做飯,虞清嫻找了個盆放在腳邊就開始掏兜,不一會兒就聽到噼裡啪啦的響聲,羅新蘭的驚呼聲緊隨其後:“天哪清嫻,你在哪裡找到的榛子,好大個啊。”

“我們運氣好,去的那個地方有點遠,砍柴回來看到有一片榛子樹,我們就都摘回來了,他們身上都有不少呢。”

話音剛落,放完柴火的知青們都陸續進屋了,大家紛紛對著盆抖摟身上,不一會兒就抖摟了一盆。

羅新蘭看著,眼睛都亮了:“等會兒吃完飯,咱們把榛子晾乾存起來,等冬天過年吃。”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想吃點零嘴不容易,知青們平時忙著上工根本沒時間去山上找野果,他們就是有時間去了也搶不過那些經驗豐富的小孩。

雖然他們家裡人每年多多少少都會補貼點東西給她們,特別是過年,她們不缺乾果吃,但白來的東西嘛,總是要比花錢去買香一些的。

姜曉甜的炫耀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這會兒聽到知青們在山上摘了榛子回來,姜曉甜也有點饞了。

在現代時她最喜歡吃的就是各種堅果,她最喜歡的零時是奶油味的各種堅果,滿嘴的奶油香,一咬嘎嘣脆。

姜曉甜的口水都快下來了,有心想去要點吃,可她也知道,自己是跟這些知青們撕破臉了,她是要不來的。

姜曉甜在這一刻有些後悔,但一想到明天要跟郭海平見面姜曉甜也就不後悔了。

要是一直跟這些知青一起吃飯,她怎麼可能這麼早就見到郭海平呢?

中午吃了飯扒了榛子皮,虞清嫻等人就去歇午覺了。已經睡醒了一覺的姜曉甜特地去了晾曬榛子的那個屋,看到門上掛著的鎖,姜曉甜跺跺腳,走了。

姜永明沒有睡,在窗邊將她的一系行為都看在眼裡。等知青們睡午覺醒來,他只說讓知青們鎖好自己的東西。

在知青點出了個沒有得手後的賊以後大家的箱子就都掛了鎖,這會兒聽到姜永明的囑咐誰也沒有多問,只是把自己不值錢的東西也鎖進了櫃子。

傍晚知青們正吃著飯,杜嬸來了,她把虞清嫻叫了出去:“小虞啊,今天你杜叔上鎮裡去開會,去郵政所取東西的時候正好看到有一封你的信,他就給你捎回來了。”

杜嬸把信遞給虞清嫻。

信是虞父給她寄來的,虞清嫻有些驚訝。在原主的記憶裡虞父是極少給她寫信的,每次給她寫信都是家裡出了大事情。

上一世他給原主寫信是原主的大弟虞清良被抓。

虞清嫻怕家裡出了事,都顧不上跟杜嬸道謝便撕開了信封,映入眼簾的就是幾張奶粉票,虞清嫻便笑了。

她直接把奶粉票拿了出來遞給在一邊因為奶粉票而挪不動道的杜嬸:“杜嬸,你們家孩子還要吃奶粉,正好我爸媽又給我寄了幾張,你們還換嗎?”

杜嬸點頭如搗蒜:“換換換。”剛剛秋收完,等過幾天上鎮上的糧站交了公糧,回來就又能分糧食了。

她家的壯勞力多,又能分糧食了,再換四張奶粉票她家現在的糧食是足夠的。

但是杜嬸想了想,道:“行,到時候嬸子給你新糧,你寄回去,讓你父母也嚐嚐我們這邊的新糧食。”

杜大隊長家做事敞亮,關於上回多出來的臘味等東西虞清嫻在寄東西回來的當天就去跟杜嬸家說的。杜嬸是這麼說的,虞清嫻換給她家的奶粉票解了他們家的燃眉之急。杜嬸的二兒子會打獵,家裡不缺臘味吃。

這話裡的真假一聽就知道。虞清嫻對杜家好感又加深了一些。

“好啊好啊。”虞清嫻也不跟她們客氣。

杜嬸把奶粉票小心翼翼地放進兜裡,再把自己帶來的東西給虞清嫻:“這是我家老三上山去摘的一些板栗,不是什麼精貴玩意兒,你拿去甜甜嘴。”

杜嬸不等虞清嫻拒絕就走了。

板栗有小半袋,初步估計得有五斤,虞清嫻把袋子提進宿舍。

知青們都聽到了虞清嫻跟杜嬸的對話,對於虞清嫻的板栗,誰也沒有開口討要。

虞清嫻則在吃完飯後拿著飯盒去盛了一飯盒出來分給男知青們,剩下的一飯盒給了羅新蘭跟梁潔。有的吃大家都很高興,聚在廚房裡,點著昏暗的煤油燈,大家吃著板栗聊著天。

也許是氣氛到了,男知青裡會樂器的人回了宿舍拿來口風琴吹起了一首革命歌曲,大家跟著他的旋律唱起了歌。

杜嬸拿著奶粉票往家走,在路上遇得到了何老太太,她手裡提著一刀肉,這刀肉是她託杜大隊長去鎮上給她帶回來的。

“老嬸,謝蘊明天回來了吧?”杜嬸嘴裡的謝蘊是何老太太的外孫。

何老太太的女兒早些年嫁去了隔壁的謝家村,男人以前是當運輸兵的,常年不在家,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跟鎮上的一個人跑了,孩子也沒要,家也沒要,至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那時候謝蘊才五歲,爺爺奶奶都過世了,謝蘊的父親謝兆國又沒辦法照顧他,無奈之下只好送來給何老太太養。

後來謝蘊長大了,在謝兆國的安排下進了縣城的運輸隊,滿中國的跑著,一年有大半年在外頭飄。他會做人,每次從外面回來都會給家裡人帶點吃的用的稀罕東西。於是何老太太家上上下下都十分期待他的到來。

距離上回謝蘊回來,已經是一年多前了。這會兒要回來,何老太太一家上上下下都高興得很。

“明天回來了,明天回來了。”何老太太十分疼愛謝蘊這個外孫。

杜嬸問起了所有中年婦女都關心的問題:“老嬸啊,你們家謝蘊說媳婦了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