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

寧渝呵呵一笑,道:“首輔莫急,你們可是誤會朕的意思了,其實在朕看來,封國要建立,到時候要投入大量的銀子,咱們的功臣們肯定是很難拿出來的——可是商會卻是有錢,而他們沒有名義去做,那麼雙方不妨合作,到時候把封國當成專案拿出來做,只要是有利可得,不愁商家拿不出錢。”

眾人聽明白了,也聽懂了寧渝這番話背後的另一重意思,什麼?封國沒有利益可得?那就說明要麼是你人不適合去當封國之主,要麼就是這塊地不適合作為封國,而無論哪種原因,都不可能支援朝廷為這裡花錢。

說句更殘酷的話,為了保障從封國裡有足夠的利益產生,所有的封君都要想辦法從封國裡搞錢,就不能再把封國的子民當成自己人,而是要想辦法盤剝他們,想辦法將當地的資源掠取乾淨,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大利,才能使得朝廷和商會都來支援封國。

崔萬採當初在京師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這背後所藏著的惡毒,因此他才會認為此策難以推行。畢竟一個兩個功臣或許不會當人,能夠昧著良心去做這些事情,可是不代表所有的功臣們都會選擇去放開心中的良知。

寧忠景當了許久的首輔,他自然也能看出這裡面的問題,細細一品味更是毛骨悚然,不由得深深嘆了一口氣,眼下的寧渝,早已經不是當初他那個還算良善的侄子了。

寧渝神情淡漠地望著眾人,這人只要一旦當上了皇帝,心裡自然不會再將俗世的道德標準放在眼裡,更不會用道德去作為衡量大臣們和自己的標杆。

唯獨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使得所有人心甘情願地團結在他身邊,供他驅使。

“陛下,若為封君,還需要做什麼?”便有大臣繼續問道,而剩下的人也都是滿臉崇拜地望著面前的皇帝陛下,在他們的心裡,這樣的皇帝才是他們永遠值得追隨的皇帝。

寧渝微微一笑,道:“若是能夠交納足夠的保證金,剩下的就是封君們自己的事情了,所有的內政事物都將會放權給封君們自主,唯獨軍事一途,將由都護府全權管轄,到時候封君們可按照比例給朝廷繳納軍費和稅賦,而都護府提供對封國的保護。”

一聽到又要交錢,所有人的眉頭都緊皺了起來,這裡要錢那裡要錢,到時候還能不能賺到錢,會不會虧本?

“陛下,這四方荒蠻貧窮,不比大楚膏腴之地,只怕到時候收不上來太多的稅賦……朝廷這塊定的是多少?”宋恩銘又跳出來當託了。

寧渝笑了笑,“朕不會給你們定下太高的數字,實際上這個稅賦將會作為封君的條件而存在,比如說這塊地方,你們幾個人都想當封君,那麼到時候會進行拍賣,誰出的稅賦總額更高,誰就能成為當地的封君——如果連續三年未能達標百分之六十,或者連續五年未能達標百分之百,都將會取消封君資格。”

“定下的稅賦總額,是你們跟朕跟朝廷許下的承諾,至於你們能夠從封地收多少稅,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不管你們怎麼折騰也好,朝廷是不會管的——就算有人造反,也有都護府出兵平定。”

大傢伙目瞪口呆地望著面前這個死要錢的皇帝,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壞的人?聽到沒,什麼叫折騰到百姓造反都沒事?這不是鼓動著大傢伙去封地多收稅嗎?

“陛下,要真是這樣,豈不是有違朝廷仁義之道……”

很快,就有不識趣地大儒跳了出來,開始準備站在道德高地上,狠狠鄙視寧渝一番,順便教授寧渝一些‘內殘外忍’之道,讓寧皇帝對外廣施雨露了。

寧渝卻是冷哼了一聲,盯著那大儒道:“既然鄭大人以為仁義之道可行,那就不妨去緬甸教書,將儒家精義傳播到緬甸去,如何?”

“這個……臣……該死……”

收拾完口是心非的大儒以後,寧渝長嘆一口氣道:“絕非朕不願實行所謂的仁義之道,可是你們要明白,朕是大楚的皇帝,你們是大楚的官員,我們要負責的只有我大楚的百姓,唯獨他們的日子過好了,咱們才能算得上仁義——”

“至於其他人的死活,與我何干?”

眾人聽到這句話,不由得深深愕然,隨後才長揖一禮,齊聲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愚昧之至,竟不能體會陛下之良苦用心。”

不得不說,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大臣,要將寧渝同歷史上那些暴戾之君畫上等號,可是經過寧渝這麼一番話,大家便不由得深深思考了起來,卻是發現寧渝說的實在是很有道理。

因為在這個天下,只有寧楚的百姓是真正的自己人,其他的只是屬於‘雖遠必誅’範圍的鄰邦罷了,要是華夏足夠強大,大傢伙自然還能其樂融融的一起生活,可是一旦華夏開始衰落,這些友邦就開始磨爪子準備吃肉了。

平日裡對他們仁義,到最後換來的卻是殺戮和劫掠,這樣的仁義,到底有什麼意義?

反倒是寧渝的這一番表態,卻是讓不少人真正看明白了,只有把自己的百姓當成子民去好好對待,才算是真正的治國平天下的聖人,至於他國如何看來,他國子民如何評價,這重要嗎?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

當道德上面的問題徹底一掃而空之後,大傢伙很快也就做好了心理上的建設,準備嘗試著做一做封君的準備——當然眼下只有緬甸可以做,自然也就盯住了緬甸一地。

“陛下,如今緬甸之地,到底要怎麼處理?”首輔寧忠義也順水推舟開始問起來,畢竟眼下大軍還放在了緬甸,長期下去也不是個事情。

寧渝原本對緬甸還有另外一些想法,可是眼下見到眾人如此熱情,卻是有一些改變,笑道:“如今緬甸土地還算頗大,朕打算在緬甸設定安南都護府,至於其下亦可光置封國,諸位卿家均可申請報名,只要能夠透過稽核,朕照準不誤。”

“是,陛下!”

眾人興高采烈地回覆道,至於一些人卻是已經開始想著要哪塊地方了,畢竟眼下的緬甸可是一塊真正的大肥肉,要是運作得當,或許還能在緬甸謀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