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章 廣東開發計劃

劉坤一是書生出生,他的官場經歷可以說是湘軍系統的一個標準模板,都是儒生出生,看到太平天國引的國家動盪,然後參加鄉勇,從小小營辦開始做起,一路由教諭、知縣、知州、知府做到天下十大封疆大吏的位置上。

而湘軍起於底層的特殊結構,使得他對於穩定國家最重要的農業分外的重視,在兩廣總督的三年裡,已經連續頒佈了《廣東濟農折》、《兩廣農稅折》等一些列的促進農業生產的措施,不過……儘管劉坤一的措施很得力,但是對於田地高度集中的現狀,說實話,他也是毫無良策。

此時,兩廣總督劉坤一正拿著秦鎧送來的計劃書仔細的研第16o章廣東開計劃讀,他的右側,一老一少兩個官員也做到筆直,而左手的尊客位置上,秦鎧一臉笑意的品著他也搞不明白品味的上等茶葉,孫復則站在門口,並沒有進來。

此時,劉坤一正在默不作聲的看著自己的摺子,秦鎧的眼光瞟過對面的兩個官員,那位白白胖胖的廣州知府呂希純倒是沒在座,看來這兩位似乎比那個無聊的胖子更有言權,剛才進門之時,兩人已經自報過家門了。

年紀五十來歲的那一位是廣東按察使司按察使劉允樂,孫復提起過此人,是劉坤一的心腹,而年紀在三十來歲的那一位是廣州鹽運使司運使胡義秉,秦鎧打量了大量兩人,這兩人此時自然也在大量秦鎧,雙方目光一碰,都相視一笑,點頭致意。

今天秦鎧來這裡,自然是要把這廣東的事情辦妥帖了,劉坤一最好是要能拉上一條船來,畢竟這位大佬在湘軍和朝堂上,那也是有著大影響的人物,不過對於和自己少有接觸的這位大佬,他自然是沒有什麼把握,到底這位大佬有什麼想法,孫復和陳炳昆都第16o章廣東開計劃是四下打聽,也沒個準信……

秦鎧暗暗想著,最低限度,起碼在自己的大計劃了,自己要讓這位大佬不來攪合

想到這裡的時候,上手的劉坤一已經把秦鎧的帶來的摺子通讀完成了,摺子裡,秦鎧提出了一個以工業帶動農業生產的計劃,當然,他非常明智的剽竊了後世所謂的特區制度,提出在廣州建立一個新興特區。

當然這個特區不會是搞什麼農業生產之類的玩意,在秦鎧的計劃書中,他將在這裡籌集資本,建設一個巨大的輕工業園區,而產業則囊括了這時代幾乎所有聽到過的玩意,繅絲、紡織、棉紗、麵粉、榨油等等。

劉坤一對此自然也是十分吃驚,不過,老劉臉上可還是一副平和的神態,既沒有驚喜也沒有不滿,他把那份摺子舉了起來,笑著說道“秦大人,我可聽丁大人說過啦,你這可是個點金手,福建這兩年光福州一地的稅收就漲了三四倍”

秦鎧側身拱拱手,一副誠懇模樣,“劉大人,那個丁巡撫抬愛了這廣州工業區絕非是一朝一夕能產生收益的,但是兩年之內必見成效,而工業若興,則可反哺農業在我這計劃中,這麵粉、榨油、紡織的原料可都來自農業,田裡種的東西有銷路,百姓才更有耕種的動力

聽到秦鎧這番以輕工業帶動農業的論調,劉坤一顯然也是聽出些味道了,對面坐的兩位顯然是老劉的幕僚,老劉考慮問題的時候,自然該他們揮了。

“秦大人,據我所知,這洋人的工廠那可都是投入巨大的行當,沒有足夠的實力,根本無法在其中生存,不知道下官這理解是否有錯?”說話的是按察使劉允樂,到看不出這老頭一副老態模樣,竟然有此眼光和見識。

秦鎧不免多看了他兩眼,朝他露出兩顆小白牙微微一笑。“劉大人所言確實在理,但是這其中涉及到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機器,工業的基本就是機器,沒有這玩意,你有再多的人力,也搞不成工業……”

“那這如何解決?”

“在下對於左大帥的一個觀點那是十分的佩服,這搞產業和搞船政其實都是一樣的,買機器不如做機器,咱大清國能工巧匠可一點不少,這泰西人能做的,我們也一定能做,所以我的意思是——機器自己做但是……”

劉坤一聽到提起左大帥,倒也感到幾分親切,畢竟這湘軍的靈魂人物就是這位風風火火、特立獨行的左大帥,這時候也插嘴問道“秦大人,可有什麼難處?”

“說到難處,這不外乎還是兩個字——人才”秦鎧一邊說一邊看了看在座的三位,“所以,我打算在廣東諸府開設新學,這還需要大人的全力支援”

劉坤一自然對於秦鎧提出的大產業也是非常有興趣的,不過他現在關心的自然不是秦鎧大談特談的自造機器、培養新學人才,湘軍這一體系的利益才是要最優先考慮的,這時代湘軍能在朝堂上還有話語權,淮軍李中堂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所以自從主張裁撤湘軍的曾侯(曾國藩)死後,湘軍系的左大帥、劉坤一都在暗暗籌劃重新凝聚軍事上的力量,去年對xinjiang的討伐,左大帥啟用了大批被賦閒的湘軍軍官,但是最困擾他們的,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名義,二是銀子。

皇宮內的皇太后在許多的事情上偏向於目前都被裁撤的差不多的湘軍,但是作為湘軍的大佬,他和左大帥都明白一點,手裡沒兵,即便是身居高位,事實上也無法與淮軍抗衡,也無法保障自己這一體系的安穩。

而沒兵……卻恰恰是湘軍系統在朝廷比較吃香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局面。

劉坤一想到這裡,點頭讚道,忽然指著外面的孫復問道“秦大人,那是左大帥帳下的書辦孫復,我可是好多年沒見過他了”

秦鎧正在和他談這辦學之事,聽他怎麼又扯到孫復頭上去了,心念一動,忙起身把孫復叫進來,他都不用介紹,孫復自然認得這堂上的,這劉坤一和劉允樂都是湘軍的老人,他都見過,也算是熟人。

寒暄了幾句,孫復自然明白大佬們的意思,立刻開口提起秦鎧在馬尾船政學堂招收湘軍子弟入學的事情,當然,現在湘軍子弟中,ziyou年齡大些的已經在船政裡混的不錯了,馬尾船政工人收入可是有名的高這話顯然讓這堂上的幾位對秦鎧的感官大為轉變。

孫復這話點到為止,又把話語權轉給了秦鎧,他知道這是該亮出最後底牌的時候了,這這自然是秦鎧的專利。

秦鎧拿出一份合約樣板遞給劉坤一,“劉大人,除了缺這懂新學的人才,我還需要大批能幹事、不生事、能管事的幫手,這是一份招人的契約樣本,湘軍子弟肯幹事的,經過培訓後,我這邊給安排個出路,不敢說大富大貴,但是有能耐、肯做事的絕對可以過上好ri子”

而秦鎧這個做法,完全是參照後世的軍企的模式,這些人可都是湘軍出身的,和現在整個廣東的官僚體系可謂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人和他們的關係網,本身就是一種優良的人力資源,這對於剛剛涉足廣東的新巡撫秦鎧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助力。

這只是秦鎧給整個湘軍體系的一些好處,但是拉攏的顯然不是這些湘軍老卒,而是這些人家的子弟,從小i教,若干年後,這些子弟那還記得自己是湘軍、是粵軍,吃誰家的飯,那還不得做哪家的事情,所以他對此非常跺定。

而對於這些湘軍的官員,秦鎧非常慷慨的開出了入股的價目表,入股份額不限,年息一成,8年還本,當然,若是想臨時退出,隨時隨地可以來辦理。對與自己開出的這個價碼,秦鎧自然是十分有信心的,這時代存銀莊的銀子大多數錢息很低,有些大錢莊甚至還收保管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