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科技巔峰的磨床

麻三這幾ri都陪在秦鎧身邊,對於這傢伙的角sè,秦鎧也是明白的,這廝就一個現場觀察員,他現在忙的要死,也懶得理會這事。

那張圖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不完善的,畢竟是按照全息影像繪製而成的圖紙,圖紙上每個部件都只是個縮圖,所以這幾天他都在工棚旁邊拼命的依據光腦內全息影象繪製零件圖紙。

機床車間的小吏徐國方正帶著自己手下的拋光好手老劉趕製這秦鎧需要的標準鋼軸,不過看到其他技工從秦大人那裡不停的領來各種零件的圖紙,也是驚訝萬分,原因自然是是因為度實在是太變態了,技工們就看到秦鎧埋頭在旁邊一間簡陋的工棚內不停繪製,然後由兩個弟子送出來一張張圖紙。

而且這位秦大人繪製的圖紙顯然不同於他以前見過的,不過在尺寸、工藝、要求方面都描繪的很具體,所以技工所需要做的,就是依據圖紙,考慮如何生產出這種要求的零件,好在馬尾船廠購置的機床品種已經十分完善了,加上十幾年的技術積累,頗有些技工的弟子,零件的生產倒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段時間是巡撫衙門孫師爺跑船政學堂最勤快的ri子,幾乎每兩天他就要來學堂轉上一圈,剛開始的時候,倒還去詢問一番秦鎧,瞭解一下進度,不過到後來,透過麻三還有那些小吏傳遞過來的訊息已經讓他十分放心,每一個人對於秦鎧這瘋狂的圖紙繪製度感到驚訝無比。

而秦鎧在瘋狂繪製了十幾天零件圖紙後,已經暫時xing進入了休整階段,因為該出樣的圖紙都已經搞定了,剩下的就是徐國方的事情了,做零件可是技工的活。

他現在絕對屬於學堂裡的ziyou人角sè,巡撫特使的身份,讓他有非常大的自主權,於是很快,他的兩個弟子黃興和孫翔現自己這個老師很快就不務正業起來,從碼頭的洋行裡購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材料後,黃興和孫翔被秦鎧安排做起了化學實驗。

秦鎧小小的濫用了一把職權,讓技工用鐵皮給打磨了幾個模具,在一間工棚裡搗鼓了兩天後,損耗了一多半原材料後,秦鎧得意洋洋的製作出了想要的成品,幾塊用模具壓制出來的香皂,這是他製作出來的最初級的硫磺香皂。

他讓兩個弟子繼續在現場記錄零件加工的細節,自個兒帶著香皂回到福州城,由於他出sè的表現,孫師爺同意預支了他的薪酬,先去把自己那個高科技的手錶給贖回來了,然後他匆匆來找何興了,“沒錢萬萬不能”的後世名言讓他時刻謹記自己的現狀。

何興顯然最近也忙得很,看上去一臉的疲勞,他有些ri子沒見到秦鎧了,一見面就問到“秦兄弟,最近都忙什麼呢,怎麼許久沒見你了。”說罷,跑裡面去拿出來一份落籍的文書和何興給作保的證明。

秦鎧看了看這些文書,這倒是讓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現在他終於徹徹底底成為了一個清代人,把文書仔細的摺疊放好後,他拿出了那幾塊肥皂和模具,笑著說道“何兄,你看看這玩意可否賺錢?”

這個外形奇特的玩意,立刻吸引了何興的注意,他拿起來聞了聞,又摸了幾下,“秦兄弟,這是西洋肥皂?我在廣州看到過洋人用的,不過似乎不大一樣!”

秦鎧哈哈一笑,這何興倒也算是見多識廣啊,不過自己這香皂的配方在真實歷史上還要在幾十年後才會在中國出現,現在就算是歐洲已經使用肥皂百多年了,依舊沒有任何配方上的展。

“何兄,這是香皂,自然不同於西洋肥皂,而且就工藝和成本來說,也遠低於西洋肥皂,不知道你是否有意經營?”

對於這種新式的產品,何興自然明白其中蘊藏的巨大利潤,瞪大了眼睛問道“秦兄弟,這是你琢磨出來了?這一塊香皂成本多少?”

“這配方獨一無二,不過這生產還需要一些技巧,我都一一記錄下來了,至於成本,十分便宜,一塊香皂折算下來也就2o文錢左右!”

何興這下明白自己算是撞大運了,心中暗自慶幸當初結交秦鎧的英明,這成本2o文,賣上幾十文肯定是不成問題的,稍作包裝,價格還能上去一些,

他非常誠懇的跟秦鎧掏心窩子直說了,“秦兄弟,這可是大買賣,若是銷路開啟了,我估摸著幾年之內,起碼有個幾倍的暴利,我要回去跟我父親商議一下,至於這利潤,老哥能保證的,至少給你留四成的利。”

秦鎧點點頭,“何兄,這個都聽你的!那我告辭了,你要找我,來馬尾船政學堂便可。”

時間過的飛快,數ri後,何興傳來訊息,何家已經調配人手,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創業之中,當然,為了隱蔽穩妥的經營,按照秦鎧的建議,貨物並不在福建本地銷售,而是透過馬尾港運送出去,先在廣州、上海等口岸銷售。

而在馬尾船廠的機床車間裡,零件的加工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作為這個車間的主管,徐國方是馬尾船長招募的第一批工匠學徒,馬尾建廠之初,他便跟著幾個英國人學習機床的cao作,十幾年的個人努力,才得到現在的位置。

今天是拋光鐵軸的最後階段,一根由鍊鋼廠送來的鐵棒在他熟練的cao作下,不停的經過手工磨床的打磨,砂輪與鋼鐵表面的激烈摩擦,出刺耳的噪音。

這已經是拋光的第五根鐵軸了,前面四根鐵軸都沒能達到秦鎧設計圖的要求,他和老劉兩個人私下商議了幾回,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案,秦鎧自然很關心這根鐵軸的問題,也加入了一起商討方案,今天這根就是按照新方案進行拋光的產品。

他對於這位新來的秦大人自然是佩服的很,不光有能耐,待自己手下的工匠也客氣,每天晚上加班都自掏腰包請大夥兒夜宵,所以大夥兒都幹勁十足的。終於在夜幕降臨之前,這根鐵軸最後的拋光動作完成了,這次徐國方感覺非常好,他把鐵軸卸下機床,然後拿出一把鋼尺,和老劉一起一毫米一毫米的測量鋼軸的外徑。

在最後一寸的鋼軸測量完成之後,徐國方和老劉兩人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成功啦!一根整整三米長的鋼軸,透過他們的手工打磨,軸徑的誤差率低於o.5%,這對於手工製品,那是非常完美的作品。

丁ri昌這些時候正被英國人和當地百姓的土地糾紛搞得暈頭轉向,加上總督文山對於洋務派提出的“師夷之技以制夷”並不怎麼認同,所以對馬尾船政學堂並不怎麼支援,這些滿清老臣中很多人都認為造船不如買船。

他滿腦子都在考慮著如何向朝廷繼續申請足額撥付船廠的經費,用來對船廠裝置進行一些必要的技術改造,這時,外面傳來孫復求見的聲音,對於秦鎧正在進行新式機械磨床的製作,他自然是十分上心的,特地囑咐孫師爺隨時關注進度,每ri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