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章 德意志工藝

德國漢堡港口西側的土地上,這裡有一家克虜伯鋼鐵公司分廠,今天,工廠裡接手了一批年輕的中國工人,這是作為馬尾與德方簽訂的技術培訓計劃內容之一,分批由中國馬尾乘船來德國學習技術的工人,是由德國駐清國公使起的一系列計劃的附帶交易。

這批年輕的中國工人一共有33位,德國外交部對於這項事務的安排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但是由於這關係到帝國幾項非常重要的外交交易,所以在安排上倒是盡心盡力,前前後後一共3oo名工人,被盡數送往帝國重要的工廠參加實習,一切流程都參照德國新工人。

對於帝國外交部親自交辦的這項任務第148章德意志工藝,克虜伯鋼鐵公司分廠的卡恩經理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他還是鄭重其事的帶了人事主管來接待這些中國工人。說實話,第一映像,卡恩對於這些看起來有些木訥、言語不多還拖著一條長辮子的東方人並沒有太多好印象,出於對工作的負責,他才認真的一個一個詢問了這些人的姓名。

讓他很遺憾的是,這些中國人當中只有不到半成的人能說簡單的德語,就連溝通都需要傳譯在一旁,這讓他感到頭痛不已,這實習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和交流……這一點都無法做到,天知道這些中國人來想幹嘛?

不過好在,陪同這些工人前來的另一名身穿西服的俊朗中國男子倒是德語熟練的很,這下卡恩經理總算找到能溝通的物件,他特別把這些工人在語言上的問題提了出來,表示,如果沒辦法解決的話,這些工人幾乎不可能在工廠裡完成實習過程。

陪同的自然是負責漢堡事務的王晨煜,他和王黎兩個商量好了,以勃蘭登堡——科隆為分界線,西面沿海的都歸他安排,東面靠奧匈第148章德意志工藝帝國的都歸王黎安排今天是特地帶著這批人來鋼鐵廠接洽實習事宜的。

這語言問題,確實是個**煩不過,王晨煜和卡恩經理交談後,他非常有信心的向對方保證,在一個月之內,這些語言的障礙將被克服

這批工人可是秦鎧大人一再關照要安排好的,人員的挑選上就幾乎到了嚴厲的程度,由廠子的主管提出名單,然後按照技術種類分成小組,再由馬尾船政最嚴格的技術等級考核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確定最後的名單,非但要有技術,還要有西學底子,當然,其中可能也偶爾有一些特例。

安排來德國培訓,自然不是來享福、旅遊的,他們都被就近安排在漢堡和柏林附近的工廠實習,基本都在繁華的城市外圍,而居住條件、工作條件都是嚴格按照德方的安排來cao辦的,他們和普通德國工人住在同一片的宿舍區。

當然這也可能引一些矛盾,秦鎧也是考慮過的,只是這時代,歐洲對遠東的態度遠比當時的美國要平和的多,這源於歐洲人在工業**後取得的巨大業績,對於遠東這個龐大帝國雖然有窺視之意,卻還感覺完全沒有吞併的能力,對中國人還保留著道義上的尊重,所以中國人在歐洲反而並不難生存。

所謂的辮子的煩惱,其實並不如想象中那樣突出,畢竟這些工人大多數情況下活動的範圍僅限於工廠內,初來時,德國人對於中國工人的辮子多少有些好奇,但是不久之後,他們就失去了關注這些的動力。

而德國正處於工業大展的階段,工廠的高強度勞動,這直接體現在那些德國工人對待中國實習生的態度上,他們並沒有任何敵視的態度,更多的是不關心和陌生的隔閡,而克虜伯鋼鐵廠的卡恩經理在第一天露面後,就把這些事務安排給了人事主管。

這些工人在出國只是已經分成三個小組,每組經過挑選,都安排了一名組長、一名副組長,在之後為期一年半的實習中,每天的實習後,由組長、副組長組織工人互相學習當天學到的技術和經驗,然後組織工人們開展德語的對話學習

現在這批學員中,基本都是來自生產第一線的馬尾畢業生和技術工人,他們對德語並未接觸過,這語言就是他們要邁過的第一道坎

這一點上,王晨煜是深有體會的,他的德語是在來德國前和他的德國搭檔約瑟夫學習的,一路的輪船上,他整天用狗屁不通的德語和約瑟夫聊天,聊得德國人不勝其煩,不過在這種交流下,到了德國後,很快他的德語就能勝任ri常的交流了。

這一招自然被他用到了這些工人身上,沒陪說話的,不要緊他立刻去和卡恩經理、人事主管聊聊,兩套中國產的不鏽鋼暗紋餐具和一匹正宗東方手工絲綢的禮品送上,雙方的關係立刻融洽到的十分火候,之後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得以解決……本來就是小事嘛

人事主管很快抽調了一批敦厚老實的德國工人與中國工人成為了鄰居,德國工人對於這次突然的調動多少有些意見,不過很快就現了其中的好處,中國人非常熱情的邀請他們參加了中國美食的品嚐,外加來自遠東的各式小禮品、歐洲也很少見的香皂送上,這些德國人立刻現了中國人的可愛之處。

很快,工人們之間的交流變成了朋友間的閒聊,工人們原本結結巴巴的德語自然也就進步飛快,而隨著中國人小禮品攻勢的深入,德國人對於這些中國人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他們迅現,原來這個身材不高,長相憨厚的中國工人,竟然有著天然的聰明腦袋,對於工廠裡的技術活掌握起來竟然是非常的迅,而且他們吃苦耐勞的能力也是乎了所有德國工人的想象……

唐銘是馬尾船政藝圃去年的畢業生,他原本是福州北村的農村娃,他一家三兄弟,大哥二哥在地裡勞作,而家裡的土地已經不需要他這個勞力,被他老爹送進了馬尾藝圃學習,原本指望在出師後,能每月掙上8錢銀子的薪水,也算是能養活自己了。

不過這一切,都在在秦鎧入主馬尾船政後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擴招工人時他因為學業優秀、而且動手能力強,被王飛看中招進了馬尾鋼鐵廠,進了廠子後,憑藉著活絡的腦子和刻苦鑽研技術的勁頭,他很快由學徒工晉升到中級工。

現在那份2o多兩銀子的薪水讓他老爹徹底傻了眼,整天讓唐銘找他們王大總管走走門路,想讓他兩個大哥別再地裡幹,就算到馬尾謀一份苦力活,也要遠遠強過種地那點收入。這次,到德國來學習技術的活,唐銘可謂是過關斬將,成為了鍊鋼廠第一小組的組長。

他還記得臨行前,他獲得了十分難得機會,受到了布政使秦大人的接見,當然這過程是很短的,而且當天見的人也非常多,3oo人的技術龐大隊伍分批出,秦鎧也只是和這些人一起露了個臉。

不過他非常時尚的找來一位攝影師,拍攝了一張集體照,這讓所有人都感到無比的榮耀整個馬尾船政可都知道的,秦大人萬里出擊,打的法國人屁滾尿流的,這等偉業,絕對是天上武曲星下凡來才有可能做到的。

事後,他們這些組長、副組長獲得了單獨的1o分鐘的接見,布政使大人再三叮囑,在外要努力學習,帶回來德國技術的同時也要學習德國的管理,學到的每一點滴經驗都可能會有大用處

每個小組長就是這一組工人的靈魂,希望他們及時瞭解小組工人的想法,想當地負責的主管彙報,同時要他們與德國工人的交流中揮自己能耐,回國後,學出成績小組、工人都重重有獎

唐銘並不知道秦大人所說的獎勵的額度,但是馬尾的經歷,讓他深信,秦大人說的話就一定會兌現

現在唐銘在進入克虜伯鋼鐵廠半個月後,終於開始漸漸融入工廠的氛圍之中,早晨,毗鄰的德國技術帶教工人穆勒會極其準時的約上中國朋友一起吃早飯,這倒並非是有什麼非常的友誼,只是因為這些中國朋友有自助的廚房,他們還非常慷慨的歡迎鄰居們過來吃個便飯。

當然這些開支,都在王晨煜的計算之中,33工人的伙食費是按照每人每月1o兩白銀計算的,而使用自助廚房後,聘用了一個廚師,開支反而節省了,工人們吃上的中餐更是感覺良好,而且工人們都會自助下廚,美味的中國菜成了與德國帶教工人新的溝通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