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章 風過留痕

阿婉和陶歆一夜未歸,可急壞了老伯一家。老伯因為年紀大了,留在家裡照看虎子,大嬸和大叔跑了大半座城,也未找尋到他倆絲毫蹤跡。

天微微亮時,大叔和大嬸在城門口碰面,還未抱怨起各自的一無所獲,就被兩隊急行的人馬衝撞開來。

待那兩隊人馬絕塵而去,大叔才先一步回過神來:“虎子娘,你看見那兩隊人馬所穿的衣服沒?”

大嬸一夜未曾閤眼,本來就精神不濟;此刻又遭驚嚇,正心有餘悸、後怕不已時,突然聽聞自家夫君問出如此不想幹的問話,不由心頭大為光火:“你管他們穿什麼衣服?!這時候了還操心他們穿什麼!我看你是鬼迷心竅,投錯了胎!”

大叔見大嬸跺腳準備離開,連忙快走一步把她拉住:“你這又哪門子脾氣!我剛才那般問你,是因為他們的衣服穿的太奇怪了——看他們的方向分明是皇城那邊,可是素服進城那是大不敬啊!”

“那你的意思是?”大嬸被大叔一番點撥,終於咂摸出點不同的滋味來——“你是說齊桓公他……?”

大叔點了點頭,又思量一刻才對大嬸說“走吧,估計待會兒還有一場亂仗呢;爹和虎子也在家等著呢,一會兒咱們的店鋪也該開始營業了;他們倆那麼大了,人又機靈,遇到什麼難事也會逢凶化吉的;說不定咱們回去後,他們剛好在家等著呢!”

大嬸除了一身的力氣,也無多少主意;如今無計可施,只能隨同大叔回到家裡。

他們家的店鋪已經開門兒,虎子一個人坐在門檻上,正津津有味的吃著一塊飴糖。看到大嬸他們回來,他一下撲了過去。

到了中午時刻,阿婉和陶昕依舊沒有回來。店鋪裡已經6續上了好些客人。

不一會兒功夫,一人敲鑼打鼓沿街相告奉齊桓公遺旨,公子無虧繼承大統。

“嘖嘖……新帝登基,也不知會不會實行些輕徭薄賦的政策……”其中一位客人對未來懷著美好景願道。

“對啊,最好能把這個炊火幡還有掌勺幡給免了!”另外一位客人吃著菜,想起當前最緊要的一樁事來。

“這就不懂了吧!倘若那人背後沒有人大力的支援,憑一個庖廚,怎麼可能推行起這麼遍及全國的幡旗?!”另外一桌上的一位客人也不扭臉,只自言自語道。

“誒,說起這幡旗,我倒聽說一樁奇事,這京城裡,有好多家過的揭不開鍋的,都沒買炊火幡,但前幾日,他們家門前都掛上了幡旗!”一角的一位客人見前邊客人把天兒聊死了,索性重新找出一個有趣的話題來。

“你一說,我倒想起來,的確有這麼回事,我們家附近就有這種情況。而且,據打更的老人說,他在那戶人家門前隱約看見一男一女,那女子身材曼妙,應當正值盛時;而那男子是坐在一種見所未見的椅子上……誒,你們說,一個姑娘家會有那麼大力氣挪動一個男人麼?”又一客人應和同時,又說出新的訊息內容。

大嬸本來忙著上菜,但聽到這個訊息,她不禁愣住了。聽這客人的意思,那倆人分明就是阿婉和陶昕呀。她想要張嘴問問客人,有沒有他倆更多的訊息,卻見自家夫君擺了擺手。雖然不解其意,但她還是很信任他,所以她咬咬牙又把話咽回肚子。

“切,別傳的神乎其神嘍!不過兩個有點閒錢的毛孩子,就算他們真的存在,他們又能救幾戶人家?不過杯水車薪罷了!”一客人看不慣前邊兩人話語裡的崇拜和讚揚,冷不丁給他們潑了一頭冷水。

大嬸的心裡一陣冰涼,她終於知道夫君為什麼不叫她多話了。這店裡的客人,也並不是人人善良的。倘若他們懷揣惡意,自己再貿然打探,只會害了阿婉和陶昕。

她正心裡難過著,突然街上又出現一官差,也拿著鑼敲著,昭告著齊王登基後的第一道旨意罪臣易牙,媚上欺下,為禍齊國;恣意妄為,濫徵苛賦;勾結權臣,陰謀作亂;即日處斬,以儆效尤。

“什麼意思?那就意味著幡旗不用再懸掛了?!畢竟這事兒就是易牙一手推進的!”方才還不敢直呼易牙名字的客人現在膽子大了起來,肆無忌憚、興高采烈的和同桌客人討論起方才還以為是痴人說夢的事來。

……

傍晚時,易牙當街處以斬刑,圍觀者甚眾。到了天黑時候,飯館裡果然得到訊息這幡旗可以不再懸掛了。

“其實這掛與不掛於我們又有什麼干係呢?左右我們錢幣也已經交過了!齊王總不可能把易牙收斂的錢財再還給我們吧?”一位微醺的客人大膽妄言道。

“你呀,應該這麼想反正錢我們也花了,這些錢若能送走一位貪官,那也值當了!”另一位樂觀的客人說。

……

一日之內,那麼多措不及防的轉折生,而且又都生在阿婉和陶昕消失之後。一直沉默的大叔充耳不聞不聞客人們的談話,總覺得這些事和阿婉他們隱隱存在著某種聯絡。他有好多的疑問想要問他們,可是他們依舊沒有出現。

就在大叔左右等不來阿婉和陶昕回來時,又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了出來齊王下詔,所有齊國百姓,憑藉掌勺幡或炊火幡均可領回一百到一千刀幣。

天爺!這是生了什麼?!大叔驚心不已,越覺得這些事情匪夷所思。

幾日後,從宮裡傳出小道訊息,說是齊王在檢視易牙家底時突然瘋魔了,直嚷嚷著滿箱財寶都是毒蛇活蠍,美人嬌娘都是腐皮枯骨,就連他喜歡的菜餚都望之狂嘔不止……一直折騰到天黑時分他才有所好轉,然後就有了最後一道旨意……

大叔的疑惑並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解,反倒隨著最初問題的醞釀越積越深。他們一家再沒見過阿婉和陶昕的蹤跡,但關於他們的事蹟卻在他們的子輩、孫輩里長久的流傳。那些後代子孫,大多把那個動亂年代所生的離奇事件當作神話故事權聽一樂,但他們家中流傳下來的幾道菜餚卻名揚天下、廣受歡迎……

喜歡馭食記請大家收藏馭食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