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章

第169章

所以,李如意明知道自己這一表態,算是把李靖也拉進了這個政治的是非漩渦之中,但是她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看著身旁的程咬金、李如意、薛仁貴、周青、薛先圖,李貞只覺心中升起了一團火,這火焰將自己不斷的燃燒,彷彿讓他的身體焚為灰燼。

程咬金,一代名將,大唐的開國元勳。

李如意,戰神李靖之女,二品武將。

薛仁貴,萬軍中取上將級如探囊取物,絕世虎將。

有這些能征慣戰的將領效忠,敵雖百萬,自己又何懼之有?

這一戰,自己定要奪下三韓,為大唐消除隱患。

李貞並不擔心百濟難纏,他最擔心的,是倭國人。

倭國位於大唐東邊的大海之上,是一個島國,漢朝時,倭國遣使到華夏,被賜印,上刻“漢委奴國王”。

自大唐以來,倭國人支援百濟,與大唐支援的新羅作對,其目的就是要長久的控制三韓地區。

對於倭國,李貞有切齒之痛,在自己生活的那個年代之前的不久,強大起來的倭國對華夏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如果能在這個時代就對後世有所影響,那簡直是再好不過。

一想到這裡,李貞只覺熱血沸騰,為了華夏民族未來幾千年的繁榮太平,幹了!

當下,李貞一拱手,朗聲說道“我李貞在這裡起誓,定讓大唐繁榮昌盛,願諸位助我,苟富貴,勿相忘!”

“願唯王爺之命是從!”

李貞長出一口氣,他知道,從這一刻起,屬於自己的團體已正式形成,今後,這個團體將與自己緊緊的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如同李世民當秦王時的天策府舊臣,未來都成為了大唐的棟樑,在場的眾人,必將隨著自己的崛起而在未來的大唐綻放光芒。

隨著李貞的一聲令下,薛仁貴帶兩萬軍隊先行,前往高句麗故地與新羅的交界處。

薛仁貴完全執行了李貞的意圖,帶著兩萬軍隊每天只走二十里就安營紮寨,新羅的使者雖然一批接一批的到來,但李貞卻不為所動,只是推脫已經出兵。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已到了九月,距離李貞來到幽州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

新羅與百濟聯軍的戰事已到了尾聲。

在倭國和泉男產的支援下,百濟聯軍節節推進,已佔據了新羅國土的十之八九、現在的新羅殘軍退守金城,覆滅只是旦夕之間。

新羅人不斷派出使者,請求李貞派遣援兵助新羅,然而李貞只是敷衍,擺明了要坐視新羅滅亡。

而利用這段時間,李貞也開始了對高句麗故地的治理。

透過貿易,幽州的商隊從內地收購了大量的糧食運到了高句麗故地,這也使得留在高句麗故地的百姓得以生活下去。

隨後,李貞又將十萬套鐵製農具配給這些高句麗故地的百姓,與此同時,將大量的高句麗百姓適到了大唐內地……

上於有了大唐商隊輸運的糧食,高句麗故地的百姓總算是度過了糧食危機。

隨著九月的到來,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進入了農業的收穫季節。

在華夏古代,靠天吃飯,平均三年之中必有一個災年,所以,老百姓都要儲存足夠的糧食。

李貞的運氣不錯,今年又是一個很不錯的年景,糧食獲得了大豐收,這樣一來,就足以支撐起遼東一帶的經濟。

短時間內,遼東的高句麗故地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和生存的問題。

喜歡我在大唐當王爺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當王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