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奉陪到底!【求訂閱】

第223章 奉陪到底!【求訂閱】

李雲海好大的口氣,開口就要把北金的科研所併入自己的公司。

對方錯愕一會兒,冷哼一聲:“做你的春秋大夢!你以為你是什麼人?還想讓我們幫你做事?你以為挖走一批人,我們就開不下去了?北金不是西州,我們這邊有的是高階人才!走了一批,我們再招一批便是了!”

李雲海也知道,一淵不兩蛟,一山不容二虎。

對方和李雲海一樣,都是豪氣干雲天的豪雄人物,生逢風雲激盪的八十年代,都是從辦公裝置開端家,他們都想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連想公司成立以後,做了幾單大買賣,賺到了第一桶金,只不過對方的眼界和想法,沒有李雲海這樣開闊和恣意,他們在計算機行業賺到了錢,就一直在計算機這一行深耕,日後也能做出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來。

對方自詡為正規軍,也瞧不起李雲海這樣的野戰排。

而李雲海的眼界,卻不只侷限於計算機這一行,他想做的是整個辦公裝置和文印市場。

李雲海聽見對方拒絕,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沉聲說道:“你不願意併入我的公司,隨你的便!我想告訴你,人才的流動,才能促進經濟的展,你想和我競爭,你想和我鬥,我無任歡迎。不管你是在規則之內,還是想出規則之外,我都不怕。這場官司,你想打下去,我奉陪到底。如果你能贏我,我把整個四海公司拱手相讓!言盡如此,有本事,商場上見真章,無須在此空廢口舌。”

說完,李雲海結束通話電話。

倪教授等人都聽到了李雲海斬釘截鐵般的宣戰,一個個都是神情激昂。

李雲海轉過身來,對倪教授說道:“以後你們就是我四海集團的人,工資我來開,福利我來給,獎金我來!我負責解決你們的生活和後顧之憂,你們只管沉浸於科研工作,我有很多的科研課題交給你們做。以後我們一起振興我國的微機事業,一起建設自己的美好生活!”

“好!”倪教授神情凜然而又感動,握住李雲海的手,激動的說道,“跟著你這樣的老闆做事,我們有幹勁!”

郭婉華笑盈盈的看著李雲海,充滿了對這個男人的崇敬之情。

同樣是做生意,她家那個老頭子雖然也賺到了錢,但經商和籠絡人才的手段,比起李雲海來就差遠了。

李雲海身上,似乎有一種特別的魔力,能對周邊的人才起到虹吸效應。

下午,李雲海帶領倪教授等人來到省化工研究院。

他的科研班子,一直放在這邊。

李雲海和省化工研究院合作,租下了院裡的一幢科研樓。

他以後肯定會建立自己的科研院。

倪教授到來以後,整個科研工作就歸倪教授領導。

李雲海介紹大家認識。

紀文姝明年即將畢業,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幫李雲海搞科研。

李雲海很欣賞這個女博士,想過要把她留在自己的科研團隊。

倪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加盟以後,李雲海也就有了更足的底氣。

在國內的微機研究領域,倪教授算得上是個人物。

1961年,倪教授從南京工學院畢業,進入我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1964年作為外部裝置外掛組長,參與119機研製專案,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1968年參與717機顯示器研製;1981年至1983年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做訪問研究員;1984年初組織課題組研出了漢字處理的第二項產品,即Lx-8o聯想式漢字圖形微型機系統。

手寫文字識別機、“111”漢字資訊處理實驗系統,都是倪教授的研製成果。

有這樣的人才加盟,也能帶給其他人才以榜樣!

李雲海請倪教授擔任四海集團科研院的院長,獲得了科研團隊的一致歡迎和認可。

歡迎儀式過後,眾人圍上來和倪教授交流。

李雲海趁機問紀文姝道:“紀博士,畢業後留下來幫我吧,我讓你當副院長。”

紀文姝沒有答應,而是笑道:“那我得考慮一下,我已經接到很多大型科研單位的橄欖枝了。”

李雲海微一沉吟,說道:“你的年薪,向倪教授看齊,倪教授的年薪是12萬,我給你1o萬。獎金另計。你和我共過事,知道我是個言出必踐的人,只要你們能完成我交待的科研任務,我給你們的獎金絕對可觀。就算你出國,到國外的科研所工作,他們給你的待遇,也不過如此了。”

紀文姝率領的團隊,賺到了1oo萬的獎金,再加上平時的補貼,她們每個人的收入,達到了二十多萬。

李雲海給她開出更加優渥的條件,就是想留住這批人才。

紀文姝說道:“李老闆,你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也是一個很合格的老闆,我會認真考慮的。”

她想到一事,說道:“化工院的宿舍實在太擠,房間又小又破,倪教授帶了這麼多的人過來,只怕不夠住呢!你得想辦法另外安排宿舍。”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這話提醒了李雲海。

說實在話,他還沒有到化工院的宿舍看過。

李雲海心念一動,說道:“紀博士,請你帶我到你們的宿舍看一眼。”

紀文姝道:“哦,好吧。”

倪教授等人都在科研室裡和其他人交流。

李雲海則和紀文姝離開科研樓,來到後面的宿舍區。

這片宿舍樓,都是板式的筒子樓,應該是解放初期的老建築,將近4o年的歷史,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雨侵蝕,早就破敗不堪。

舊就算了,最主要是宿舍不夠。

一個房間裡面,放了四張上下鋪的架子床,要睡八個人,空間小,人擠人,房挨房,沒什麼私人空間。每層僅有一個公用廁所、一個大澡堂,上廁所、洗澡經常排隊。吃飯最不用操心,有公共食堂,管飽。

這樣的條件,對8o年代的工人來說,算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