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一山更比一山小

“呂,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麼做到的嗎?”帕特里斯臉上的表情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羨慕嫉妒恨,“我來普林斯頓兩年了,都沒能泡上一個妞,你才來一個星期就採摘了最美麗的花朵!上帝真是不公平!”

“你高中時候難道沒戀愛過麼?”呂丘建反問道,“如果你戀愛過的話就會明白,剛果的女孩子和美國的女孩子並無不同,只要在她們面前展示出她們欣賞的優秀,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我在剛果讀中學的時候可是全校女生的焦點!”帕特里斯自豪的拍拍胸脯,“幾乎每個週末我都會換不同的姑娘去約會!”

“那你怎麼還會不懂得這些?如果你說的是真的,你就會明白追女孩子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呂丘建回頭奇怪的看著他。

“可是我讀中學的時候都是她們追的我!我只需要在她們中間選擇最漂亮的那個就好!”帕特里斯聳聳肩,這次羨慕嫉妒恨的換成了呂丘建;想想也是,帕特里斯身材高大,相貌麼在黑人裡似乎也算是英俊了,能到普林斯頓讀書證明學業也沒問題,在加上顯赫的家世!簡直是不折不扣的高帥富,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又哪用得著費心思討好女性。

“好了,我要去上課了!今天一整天的課,記得下課後把我的球衣球鞋帶到體育館去,我下課了直接過去!”呂丘建擺擺手走進了數學系的教學樓。

照舊是一百五十人的大課,呂丘建走進教室來到阿爾福斯身邊坐下,“嗨,阿爾福斯,週末過得如何?”

“噢!實在是糟透了!”阿爾福斯用力的揪著自己的頭髮,“《數學年刊》的退稿信讓我整個週末都無比的失望中渡過,那種感覺簡直比老虎隊在比賽的第三個加時被哈佛深紅絕殺還要糟糕!”

“是要繼續修改還是徹底否認?”《數學年刊》是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主辦的專業數學期刊,和德國的《數學發明》、美國的《美國數學會志》以及瑞典的《數學學報》並列為數學世界四大權威雜誌,這四大雜誌在數學界的地位就好比《自然》和《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一樣。

截止到呂丘建來普林斯頓之前,大陸在這四大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總數不超過三十篇,其中獨立完成的甚至不到十篇,在這四本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的難度可見一斑!阿爾福斯有膽量給《數學年刊》投稿,證明他在某些問題的研究上幾乎已經超過了大陸的所有數學教授。

“繼續修改!”阿爾福斯的眼神恢復了些光彩,“按照雜誌給出的建議,我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現在只有祈禱在這三個月裡沒有其他人注意到這個領域。”

阿爾福斯沒有說呂丘建也不好貿然打聽他的研究方向,正好此時上課時間也到了,花白頭髮、身材瘦削的高爾斯教授走進教室,將公文包扔到桌上,左手插在口袋裡,身體斜側,右肘撐在演講臺上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右手撓了撓頭髮,“有人做出那道題了嗎?有的話我這節課給你滿分!”

前排的學生回過頭來,中間的學生側過身子,一百多人的目光同時集中到呂丘建身上,還沒等他有所表示,阿爾福斯就摟著他的肩膀站起來大聲喊道,“教授!呂解出了那道題!”

“喔喔喔!終於有勇士再次向惡龍高爾斯發出挑戰了麼?”高爾斯教授驚訝的站直了身子,一邊鼓掌一邊說道,“以前從沒有見過你,你是新來的交換生嗎?讓我猜猜你來自哪裡,是東京大學?明珠科技大學?還是獅城理工大學?”

“很遺憾高爾斯教授!你的猜測似乎並沒有命中這個問題的唯一正確解,我是來自中國京師大學的呂丘建。”呂丘建開了個小玩笑,高爾斯教授的猜測讓他有些不舒服,不過中國在世界數學界的地位也確實不怎麼高。

“中國?京師大學?”高爾斯教授連續使用了兩個反問句,繞著演講臺轉了兩圈才不確定的問道,“王詩成教授所在的京師大學?他在有限群方面的研究很有創意。”

“等我回國之後會向王教授轉達您的致意的!”還好他沒說到其他學校的教授身上,不然我還真不知道如何回覆了。

“把你的答案拿來看看!”高爾斯教授勾勾手指,“讓我猜猜看,你解這道題是用了皮特·拉克斯的公式還是特倫斯·陶的最新研究成果。”

要解決高爾斯教授所留下的那道難題就必須在偏微分上有相當高的造詣,而他剛才所說的拉克斯和陶都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其中特倫斯·陶更加突出。特倫斯·陶看名字就知道是華裔,他的中文名字叫陶哲軒,六年前才從普林斯頓畢業,呂丘建解這道題的時候的確參考了他的論文。即使在天才雲集的普林斯頓,陶哲軒也是極為突出的一個,他13歲就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獲得者,17歲進入普林斯頓,21歲畢業,24歲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教授,同樣是該校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看到他的簡歷,不由得讓人生出一山更比一山小之感,是的,一座數學界的高山正在崛起,而他的年紀比你還要小很多,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他面前羞愧的無地自容。幸好呂丘建現在還不到二十歲,想要趕上陶哲軒還有機會!

呂丘建邁著輕巧的步伐走到講臺上,把筆記本開啟遞給高爾斯教授,“是的,是用了一些陶教授的研究成果。”

“讓我看看!”高爾斯教授接過筆記本看了起來,這一看就是十來分鐘,嘴裡不停的嘟囔著,“出人意料的想法,和我準備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不過這種方法更簡潔也更具開創性!在偏微分的應用上似乎位元倫斯走的更遠!”

半晌之後他合上筆記本,“你有沒有想過把解題的過程寫成論文發在《數學年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