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章 收心

“小呂啊!你的決定是對的!你現在的年紀正是思維活躍、能出大成果的時候!去打籃球實在是太浪費了!”劉校長出了門就把這一訊息彙報給校長,校長立刻找來張教授,讓他打電話安撫呂丘建。

身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球迷和籃管中心的官員們認為呂丘建有這麼高的籃球天分去研究數學才是浪費,而站在京師大學的角度來看,他放棄自己的科研生涯打籃球才是浪費。

“嗯,我現在已經拒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正在準備報告會的事情!”呂丘建當然不會忘記他們最關心的內容,順便給張教授吃了顆定心丸!

“哈哈哈哈!那就好,害得我白白擔心一會!”張教授算是暫時放下心來,起碼京師大學的這次報告會是跑不了了!“下學期你回來的時候說一聲,我親自去機場接你!等回來之後就給你安排個課題組,學校提供經費,你想要什麼人、什麼裝置只管開口!就是超級計算機即使不能配給你,但是幫你安排一段時間還是有可能的!”

連籃管中心都這麼積極了,京師大學也不會單憑呂丘建在自己這裡讀書就以為他畢業後還會心甘情願的留在這裡,如果一直呆在國內也就罷了,但他現在已經見識過了普林斯頓的財大氣粗和學術氛圍,難道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麼?

所以儘管京師大學的經費不能和普林斯頓想比,校長還是專門為呂丘建弄出了一筆不小的預算,當然有他現在的成績做後盾,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超級計算機?”呂丘建頓時來了興趣,在世界超級計算機排行榜TOP500上,現在是米國獨領風騷,但華國的大傢伙也有那麼一兩臺能殺進前二十去,如果能弄到些使用時間對自己的任務來說大有好處啊!

“咱們國家智慧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就是你的師兄啊!全世界不好說,在國內咱們京師大學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張教授聽見呂丘建感興趣頓時來了精神,給他這樣的機會想必他也不會讓京師大學失望吧,“曙光系列的產品我們想辦法給你找門路,就算是你想用軍用的裝置也不是不能商量啊!只要你能拿出合適的理由!”

華國早在83年就研製出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使華國成為繼米國、霓虹之後第三個能獨立設計和研製超級計算機的國家,現在已經能製造每秒十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在這對呂丘建來說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那就謝謝您了!等報告會之後我拿幾份方案給您過目!”呂丘建高高興興的答應了下來!自己沒白頂著壓力一直拖延普林斯頓舉辦報告會的要求啊!

“行,等著你的好訊息!記得要回國之前一定要先說一聲啊!”掛電話之前張教授還不忘再叮囑一句。

掛掉電話呂丘建躺在床上打算稍微休息一會兒,誰知手機卻一直在不定的響鈴,這短短的幾分鐘又有好幾個陌生的電話打進來,也不知道是記者還是那支球隊的經理人!

呂丘建在比賽後只接受了李曉、周維和馮紅旗三個老熟人的專訪,其他人的申請一概推開不理。

在和馮紅旗等人的專訪中,呂丘建再次否定了自己加入NBA的可能性,李曉和周維當初是因為龐加萊猜想才到米國來採訪呂丘建的,採訪過後回去很是查詢了一些資料,對於這個問題在數學史上的地位有了模糊的認識。

所以他們勉強能理解呂丘建的決定,當然更主要的是他們倆現在和呂丘建的關係不錯,他回國後的新聞估計單位還是得派他們來採訪,所以對自己的前途並不怎麼擔心;而馮紅旗就有些鬱悶了,自己可是體育媒體的記者啊!呂丘建不打籃球自己還有什麼理由來採訪他?

比他還鬱悶的就是那些米國的媒體同行們,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大新聞擺在面前卻挖不出東西,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啊!

所以這些人使出壓箱底的功夫,打電話預約,學校裡圍追堵截,找熟人託關係,許下豐厚的採訪費用等等,搞得呂丘建不勝其煩。

算了,這個號碼先不用了吧!呂丘建重新換了個電話號碼,挨個給那些熟悉的人們發完訊息,把舊號碼扔到垃圾簍裡,這才清靜了些!

從錦標賽到最終四強,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專心做研究了,現在也該是收心的時候了!還是先看看這段時間數學界對於自己論文的評價吧,也好為過幾個月的報告會做準備,要是到時候被問住了可就糗大了。

開啟電腦,將郵箱裡的垃圾清理乾淨,翻出幾封有分量的同行來信看過後一一回復,接著登陸ARXIV網站的數學板塊,已經有不少數學家就他的那兩篇論文撰寫了新的文章釋出在這裡。

是一個收錄科學文獻預印本的線上資料庫,與1991年被米國物理學家保羅·金斯帕所創立,高能物理學家們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新的交流方式,並積極地參與進來。並很快曼延到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乃至數學等其他領域。

究其原因,更快的交流理論和實驗進展已經成為現在科學家們的重要需求,如果按照傳統的期刊投遞、會議交流,獲取同行的最新成果恐怕要耽誤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對於一線的科學家來說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這些時間意味著你會浪費數以百萬計的資金,多走了一條彎路,乃至會錯失諾貝爾獎!而ARXIV則省去了投稿到稽核發表的過程,能讓你以最快的速度瀏覽到其他同行的最新成果,從而加快科學研究的進度。

所以不用等到下一期的四大期刊,呂丘建就能在這裡看到數學界對自己論文的最新反應,他一篇篇的瀏覽過去,默默地將他們的疑問記在心裡,這些都是過幾個月撰寫會議報告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