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4章 搞個大新聞

“呦,你們還不去吃飯啊!”吃完飯,又去處理了半天羲和計劃的事物,等呂丘建回到這間辦公室的時候連晚飯時間都過了,呂丘建推門進來的時候立刻被屋子裡瀰漫的煙氣燻了個夠嗆,看樣子他們應該是一直待在裡面沒出去。

“呂教授!關於推力控制的問題,我還有些不明白!你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您當初設計的時候是怎麼考慮的?”還沒等他走到窗邊準備開啟窗戶,辦公室裡的人就一擁而上,七嘴八舌提問著。

“哎呦,都到晚飯時間了啊!”劉大校看著窗外的夕陽,捶了捶背說道,在椅子上坐了半天沒活動,他的身子骨有點頂不住了,立刻起身走到人群中把呂丘建解救出來,“大夥兒先一起去吃飯吧!反正呂教授也要在咱們發射中心呆上幾天,等過兩天咱們再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請教!”

“現在這不上不下的那顧得上吃飯啊!”有人瞪著眼睛看著劉大校,親,這時候你還記得吃飯,你真不是酒囊飯袋?

“就算不吃飯,你們手頭的工作都完成了?轟天可就要進行火箭發射了!”劉大校回瞪過去,“呂教授提供的資料固然重要,可眼前的工作才是最緊迫的!要是發射出問題了,可回收火箭的工作你們就別想沾手了!”

得,這下算是擊中了他們的命脈,一個個依依不捨的起身準備離開,劉大校這才拉著呂丘建的胳膊說道,“呂教授。您這次可是給我們送了一份大禮啊!我們下來一定會協調好其他部門一起完成這份方案的實驗工作!”

“這就是你的工作了!”羲和計劃那邊還忙不過來呢,呂丘建可不打算將這份方案的執行也攬到自己身上,現在只需要放出風聲去就好。“等這次火箭發射成功了,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先把這個訊息放出去,看看有哪些單位願意參與進來!”

“嗯?現在只是有了設計方案,用不著這麼早就對外公佈吧!”劉大校的話還沒有說完,他想告訴呂丘建的是如果將來實驗進展不順利,對他豈不是很不利?

“沒事兒,我問過領導了,他們認為羲和計劃成立這麼久了,也該丟擲點東西了!”呂丘建說的是實話。但是其中的意義和劉大校想的完全不一樣。

“那就照您說的去做吧!我們先去吃飯吧!到飯桌上咱們邊吃邊聊!”說著劉大校拉這呂丘建出了辦公室,其他人也趕緊跟了上去,這些問題憋在心裡總是不踏實啊!要是在飯桌上能問出點什麼來就好了!

“後天就要進行火箭發射了!這次發射的是北斗計劃所需要的衛星,咱們的責任重大!所以這次就不喝酒了,我以茶代酒感謝呂教授這次為我們帶來的禮物!”劉大校雖然激動,但也沒有忘記正事兒,舉著茶杯向呂丘建表示感謝。

“感謝呂教授!”其他一起來的發射中心的技術骨幹們也齊刷刷的站起來舉起了手中的茶杯,然後像喝酒一樣一飲而盡。

茶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吃吃喝喝的差不多了。這些人又開始不安穩了;劉大校見狀和呂丘建小聲嘀咕了幾句,然後宣佈呂丘建將會在發射成功後第二天開始問他們解答疑惑,這才讓眾人稍微安心。

“10,9,8,7,6,5,4,3,2,1!發射!”隨著劉大校的一聲令下。華國聞名全球的長征火箭帶著北斗計劃的衛星飛上了天空。

這種倒計時的方法已經被全球各國採用,從一開始的火箭發射到運動比賽。再到各大節日的慶祝活動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倒計時的身影。

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方式其實不是科學家們的發明。而是一位電影導演的成就;1926年,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在米國試製成功;受其啟發德國人決定拍攝一部電影,該片導演弗里茲·蘭格為了加強戲劇效果,將正常的“1,2,3……”改為了“……3,2,1”發射!

然後這種方法給火箭專家們帶來了靈感,他們經過研究比較發現倒計時發射程式可以使人思想集中,產生準備時間即將完畢,發射就要開始的緊迫感,於是這種方法就從攝影棚走向了全球各個發射基地。

西北衛星發射中心為了這次發射已經做了很久的準備,在眾多工作人員一絲不苟的努力下,這次發射順利完成;火箭沿著預定的軌道將衛星送上太空,北斗計劃距離成功又更近了一步!

劉大校等人紅光滿面的和北斗計劃的代表以及呂丘建一起來到了新聞釋出會現場,在這裡華國幾大重要媒體的記者們也做好了採訪的準備。

對於呂丘建出現在這一場合他們也沒感到奇怪,在此之前呂丘建已經多次到訪西北衛星發射中心、西南衛星發射中心以及航空航天研究院等多家相關單位,在他們看來身為華國太空計劃的負責人,出現在這種場合再正常不過了。

問題一開始還是拋向了劉大校和北斗計劃的代表,這才是他麼你採訪的主要目的!劉大校和北斗計劃的代表洋洋灑灑的講述著這次成功發射和衛星順利入軌的重要意義,記者們也順利跌完成了採訪。

接下來的時間就相對自由一些了,終於有人找到了呂丘建,“呂主任,根據我們最新得到的訊息,紫金山天文臺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以您的名字命名,請問您怎麼看?”

“這是紫金山天文臺送給我的一朵小紅花!”呂丘建笑呵呵地說道,“感謝紫金山天文臺工作人員的厚愛,是對科技界的激勵和鞭策,也是科技界的榮幸;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總數應當在1000億個,我相信未來還會有許多華國科學家會獲得這一榮譽的!”這個答案十分正統,很符合這些媒體的基調。

接著又有人問道,“那您這次來主要是參觀發射麼?”

“不,我還有其他工作!”呂丘建提高了聲音,現在是放出大新聞的時候了!